摘要:2025年9月初,美国佐治亚州发生了一起震动国际社会的恶性事件——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的执法人员突袭了韩国现代汽车与LG新能源合作在建的电池工厂,逮捕了475名工人。
2025年9月初,美国佐治亚州发生了一起震动国际社会的恶性事件——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的执法人员突袭了韩国现代汽车与LG新能源合作在建的电池工厂,逮捕了475名工人。
其中,超过300人是韩国公民。随后流出的视频显示:这些韩国工人被戴上手铐、脚镣甚至腰链,画面在韩国国内迅速传播,引发了公众的愤怒和被盟友“背叛”的强烈情绪。
事件发生后,韩国外交部长官赵显紧急赴美磋商
韩外长在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等美方官员的会晤中“强烈要求美国政府特别关注和支持,让被拘留的韩国人能迅速离开美国”,并且提出一个请求,那就是:不受戴手铐或任何类似行动的外在干扰,因为他们不是罪犯”。
这清晰地表明了韩国在争取本国公民尊严释放问题上的立场。经过交涉,韩美双方就释放被捕韩方人员达成协议,韩国政府派包机接回了这些公民。尽管美方同意放人,但韩国方面仍深感屈辱和震惊。
此次事件暴露了美国在吸引外资与严格移民执法之间的深刻矛盾,引发了外国投资者对美国投资环境的普遍担忧。
对于韩国而言,此次事件带来的不仅是公民被扣押的困扰,更深刻的是一种心理上的冲击和“背叛感”。这种情绪源于多重因素:
首先,时机与背景极其敏感。这次突袭行动发生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与韩国总统李在明在白宫举行友好峰会的一周之后。就在8月25日,李在明还访问了美国,承诺韩国将向美国造船业及关键产业投资至少1500亿美元。
事件发生后,韩国最大报纸《朝鲜日报》的评论标题尖锐地指出:“在投资特朗普MAGA之后,换来的是300名韩国人被捕”,这种强烈的反差让韩国舆论哗然。
其次,被逮捕的韩国工人并非普通非法劳工。据透露,其中许多是工程师和设备安装工,计划在美国的工厂从事高度专业化的工作,为现代汽车电池工厂安装或维修特定机器。
这些工人持有的可能是B-1商务签证或通过免签计划入境,以帮助安装新设备和监督施工。韩国延世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白宇烈指出:“美国每年给韩国分配的H-2B签证配额不足500个,这根本无法满足韩国企业在美发展的需求”。
这意味着,韩国企业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被要求对美国给予巨额投资,另一方面又无法获得足够的合法签证渠道引入必要的技术人员。
再者,韩国对美投资规模巨大。根据美韩7月底达成的贸易协议,韩国承诺向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现代汽车自身也多次加码投资承诺,宣布将美国投资增加至260亿美元。
位于佐治亚州的被突袭电池工厂本身就是美国佐治亚州史上最大制造业项目之一,总投资76亿美元,计划到2031年雇佣8500人。在这种情况下,韩国方面自然期望其公民能得到更好的对待。
美国粗暴做法,形成外国投资者的担忧与“寒蝉效应”
ICE此次针对韩国企业的突击搜查,已产生了广泛的“寒蝉效应”,令在美国投资设厂的外企人人自危,尤其是员工签证容易受限的亚洲公司——多家跨国公司紧急评估风险并寻求法律咨询。
事件发生后,各大跨国公司迅速行动。据报道,LG已暂停员工赴美出差。一些大型外企已暂停部分赴美差旅,以重新评估佐治亚州逮捕事件的法律影响。律所HSF Kramer美国移民业务负责人马修·邓恩表示:
“客户们正不断给我们发邮件,问他们是否也面临风险。他们还问公司总部是否需要担心,美国区经理是否有风险,还担心在美持雇主担保工作签证的外籍员工会不会成为特朗普政府的打击对象”。
韩国主流财经媒体《财经新闻》的社论认为,这一事件暴露出美国虽然试图吸引外资、推动制造业回流,但实际上引资环境令人担忧。社论还指出,美国一方面试图吸引来自韩国企业的大规模投资,另一方面却又以大规模执法行动阻碍工人生产。
咨询公司Intralink的韩国董事总经理Jonathan Cleave分析指出,为了确保获得政府补贴的项目能按时完工,美国地方政府此前对韩国公司引入工人的做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联邦层面的严厉执法彻底打破了这种默契。
这种政策执行的不确定性,让外国投资者难以预测和规划其在美国的业务运营,并对制造业回流美国产业潜在负面影响——特朗普政府推动“制造业回流”的计划与严格的移民执法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
美国约30%的建筑工人是移民,严格的移民执法导致得州等地的很多建筑工地被迫停摆,全美约一半大都会地区的建筑业从业人数正在减少。这不仅影响外资企业,同样对美国本土的建设项目和制造业计划造成阻碍。
韩国国际贸易协会研究负责人Chang Sang-sik直言:“美国政府是两面派,它要求韩国在美国进行更多投资,同时却将韩国工人当作罪犯对待,尽管他们很清楚这些项目的推进离不开韩国技术人员”。
多国都在关注美国政府的立场与未来走向
面对外界的批评和担忧,特朗普政府试图传递一种“软硬兼施”的信息。特朗普本人为突袭行动辩护,称被捕人员是“非法外国人”,执法部门属正常履职。但他同时也承认,美国在特定领域缺乏专业人才,并表示“我们确实需要想办法引进专家,以便他们可以培训我们的人”。
事件也凸显了美国签证制度与国际经贸合作的不匹配。尽管美韩自2012年起就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但与新加坡、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其他自贸伙伴不同,韩国并未获得针对性的工作签证计划。
一位韩国高级官员透露,韩国在过去二十年里曾多次提出这个问题,但均被历届美国政府回绝。值得注意的是,在韩国外长赵显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的会晤中,美方已同意确保这些被捕韩国人员今后再次赴美时“免遭不公正待遇”。
这表明美方可能意识到此次行动的外交敏感性,并试图缓解由此引发的双边关系紧张。总之,韩国请求美国在释放300名工人时不戴手铐,看似一个简单的外交请求,却折射出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投资、移民政策和外交关系的复杂交织。
对于依赖国际人才和资本流动的全球经济来说,这一事件提醒所有跨国企业和投资者,在享受市场机遇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政策风险和法律合规性。
未来,美国能否在保持开放投资环境与执行严格移民法律之间找到平衡点,将直接影响其吸引外资和重振制造业的能力。而对于韩国和其他国家的投资者来说,这一事件无疑是一个促使他们重新评估美国投资风险和价值的重要案例。
来源:南生观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