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说他诈捐,或者说开始进入爱国赛道,变成司马南。但我觉得这些都不是最让人生气的地方。说实话,他本来就是这样的人,这种行为也不奇怪。值得思考的,是什么人造就了他?我是徐瑾,加我微信xujin2023,和明白人一起学财经。
最近张雪峰又火了一把。
他有个梗是
“枪声一响,他就捐5000万”
很多人说他诈捐,或者说开始进入爱国赛道,变成司马南。但我觉得这些都不是最让人生气的地方。说实话,他本来就是这样的人,这种行为也不奇怪。值得思考的,是什么人造就了他?我是徐瑾,加我微信xujin2023,和明白人一起学财经。
他在高考季节,十多分钟收入几个亿,但他的受众主要是三四线城市的家长,一二线城市的家长其实不太多。这些年他一直在树立“讲真话”的人设,每年都要来一波“别人都不敢说的话我来说”,然后又说不能再播了之类的表演。
关键是,每次即使是徐瑾经济人身边很多朋友,哪怕是文化圈的,也还是觉得“底层人家的孩子就应该听他讲”。但问题是,底层人家的孩子真的应该听这些吗?
他讲的那些关于报考志愿的内容,现在给人的感觉就是,几分钟就能决定几亿人的命运。他能把这个生意做这么大,算是击中家中痛点,作为商人确实有可取之处,也很善于利用流量。但问题在于,很多人把他当成了不仅仅是志愿填报的专家,甚至当成了命运导师,觉得他能把自己从“泥泞的深坑”里捞出来。
其实,张雪峰自己能爬出来,是因为他知道底层想要什么,但他未必真的能给底层想要的。
张雪峰之所以能火起来、拥有那么多粉丝,是因为多数人的选择。大家需要一个“拯救者”,于是他就扮演这个角色;大家需要一个看似讲真话的人,他就来满足这个需求。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们像养蛊一样培养网红,最终能成为超级网红的,往往都是这样的人。
他们一定要有道德感的包装,也一定会说很多边界模糊甚至出格的话,最后总会走向某种极端。
其实,张雪峰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他能获得无数流量和观众的支持,是大家共同选择的结果。我觉得比较遗憾的是,很多我认为已经很有文化的朋友,甚至一些知识分子,也觉得他讲的“真话”很重要,愿意去听他说什么。
但问题是,国人对于“讲真话”的定义,是否只是把一些令人难堪的话说出来就叫真话?是不是只有宣传丛林法则那套才是真话?其实,真话有很多种,事实的真相也有很多层面。
更不用说,关于志愿填报这件事,本身就充满了不确定性。你选一个好专业和找到一个好工作之间的联系,其实非常微弱,和城市、个人、家庭、经济、行业、宏观、政策甚至外交等有很大关系。
张雪峰的很多观点,反映的只是他的个人认知。如果你完全按照他的认知去填志愿,其实很可能永远都在走蓝海变红海的套路。
更重要的是,我觉得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信息差的时代了,AI能做很多事,前提你要会选择,而且不需要AI给你当人生导师。
张雪峰现在还在发表这些言论,我不确定他是看到了更大的机会,想进一步投机,还是因为自己红了,就觉得可以随意表达了,抑或希望对生意上点保险。
无论怎样,目前都显得过火。我觉得不必太在意张雪峰这个人。
他本质上只是个小人物,是流量将他捧上了神坛。你会发现,当一个人拥有流量时,他讲什么都会被认可,讲什么都有道理,讲什么都会铺天盖地地传播。因为流量也是一种权力,人们会对这种力量顶礼膜拜,都想沾他的光,从中分一杯羹。
所以,不是张雪峰造就了张雪峰,而是人们的贪婪与恐惧造就了他。
徐瑾经济人觉得,中国人只要涉及到孩子的事情,就会变得特别敏感;而涉及到赚钱的事情,又会特别贪婪。这两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种奇特的现象。即便很多知识分子表面上对张雪峰不屑一顾,却仍在谈论他,甚至在写文章时也不得不承认他某些观点的价值。
这就是问题所在:很多人一边否定一个人,一边又觉得他的某些观念值得借鉴,仿佛自己足够智慧去判断一个人言论中的价值。这种价值观上的首鼠两端与鸡贼,其实最终会让自己成为更绿的韭菜。
因为,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种判断其实难度很大。徐瑾经济人不认为一个在信用上可能破产的人,还能提供多少有价值的东西。即便有,你可能也没有能力去辨别。就像徐瑾经济人之前多次提到的,这种人设问题其实很复杂,也注定坍塌,
如今,大家关注张雪峰,认为他掌握资源、拥有权威,甚至觉得他在讲真话。然而,徐瑾经济人认为再过两年甚至更短,当流量消退,情况又会不同。或许今天的,就是当年的他。因此,我对他并没有太多愤怒,也不觉得他的言论特别令我意外。
真正让我感到悲哀的是,那些在他拥有流量时,因流量而对他顶礼膜拜的人。其中,有多少人真正具备独立判断能力?当下一个流量英雄出现时,你还能否辨别,还是又义无反顾加入其中?
成人巨婴,批量制造流量网红。认知与苦难,有时候真是彼此登对。
你渴望拯救,一定会出现伪神。
提升思维高度,打造财富人生
徐瑾私塾 小圈子大收获 拍下有面试 咨询微信ashes-18
来源:徐瑾经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