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烟台蓝色动脉,来看他们的“神操作”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1 08:15 1

摘要:是烟台的底色,也是这座城市的未来。在碧波翻涌的渤海湾,烟台依港而立、向海而兴,蓝色经济正成为她最强劲的增长极。而在这条奔涌的蓝色动脉中,有一群默默无浪的“海上领航者”——烟台港引航站的引航员。他们年复一年、昼夜不休,以专业、勇气和匠心守护着每一艘巨轮平安出入,

海,是烟台的底色,也是这座城市的未来。在碧波翻涌的渤海湾,烟台依港而立、向海而兴,蓝色经济正成为她最强劲的增长极。而在这条奔涌的蓝色动脉中,有一群默默无浪的“海上领航者”——烟台港引航站的引航员。他们年复一年、昼夜不休,以专业、勇气和匠心守护着每一艘巨轮平安出入,也成为这座城市连接世界、奔赴繁荣的无声见证者与推动者。

有人说引航是“水上国门的第一形象”,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行业的危险系数高居全球第三,仅次于试飞员和矿工。他们实行的是“365×24”全天候待命——没有节假日,不分昼夜,船来了人就得出海。风浪中登轮、颠簸中作业、危急时刻冷静判断,是他们工作的常态。而正是这支市交通运输局领导下的引航铁军,始终不负人民对烟台交通事业的殷切期盼,在过去几年中实现了引航艘次与服务质量“双提升”,稳稳托住了烟台港航经济的增长基本面。

1

多港区协同发展——

定制化的引航解决方案

烟台港区岸线狭长、功能各异,从芝罘湾的非洲货轮,到蓬莱的海工装备,再到莱州的电煤保供船,每个港区都提出了截然不同的引航需求。引航站拒绝“千港一面”,坚持“一港一策”,为不同港区量身打造引航方案。

引航员视角下的超大型船舶靠泊

芝罘湾港区是烟台港对非贸易的核心枢纽,铝矾土进口量和非洲杂货船密度近年来大幅攀升。面对船舶大型化、到港密集化的趋势,引航站克服气象多变、拖轮资源阶段性不足等困难,优化流程、加大频次。2024年,该港区引领超大型船舶272艘次,同比增幅高达82.5%,创下历史纪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非洲件杂货船——这类船节奏极快等泊成本高,引航站承诺“宁叫人等船,不让船等人”,优先安排计划、定制靠离方案。2025年1至7月,共完成非洲杂货船引领170艘次,同比增长24%,有力支持了烟台港打造“中国北方商品车物流枢纽港”的战略定位。

汽车船出港

与此同时,在以木材运输和海工制造为特色的蓬莱港区,引航站面对船舶尺度不断突破极限的挑战,多次组织技术攻坚,应对复杂水域挑战。2024年,该站首次实现原木船“套泊热接”作业模式,大幅提升泊位周转效率。更令人瞩目的是,他们接连刷新该港区船长靠泊纪录:2025年1月17日,引领241米长的“美娜斯”轮半潮流靠泊大金码头;3月5日,256米“泛舟8”半潜船成功靠泊;4月27日,289米Cape船“高原骑士”靠泊京鲁7号泊位,探索出超大型船舶作业新路径。2025年前七个月,该站共服务大金重工相关船舶104艘次,同比增长87%,成为蓬莱临港产业升级背后的“隐形力量”。

华电莱州港务有限公司致谢

莱州港是烟台市电煤供应的重要保障节点。迎峰度夏期间,该站主动对接华电莱州港务,针对疏浚避让、航标临时调整等难题制定专项方案。2024年11月,附近水域发生沉船事故,引航员第一时间前往勘查,协助制定救援与通航保障预案,确保了电煤运输不中断。“专业、可靠、响应迅速”,企业在感谢信中这样评价。

2

为国家战略护航——

裕龙岛、海工装备与能源大港

从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到“中海工北方总部”建设,烟台港引航站始终将服务国家与省市级重大战略作为核心使命,提前介入、全程护航。

作为国家“十四五”重点建设项目,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标志性工程。自筹建阶段起,引航站就深度参与:梳理港口资料、开展技术培训,制定《裕龙港船舶引航操纵指导规范》,并多次协同海事、港口部门破解引航难题。

“华鲁海2”靠泊

2024年9月18日,在流压大、转向难、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高等级引航员提前登轮,精准操控“华鲁海2”轮安全靠泊1号码头,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试运营阶段。2024年期间引航站日均为裕龙港引领船舶4-5艘次,引航工作逐步步入正轨。2025年,随着裕龙港10万吨级原油泊位对外开放,引航压力陡增,引航站持续增派人力、优化排班,为这一战略项目提供稳定可靠的引航保障。

“BYD EXPLORER NO 1”在龙口交付

烟台作为“中国海工北方总部”,在中集来福士等企业的带动下,海工装备制造能力已跃居世界前列。而这些“大国重器”的出港,往往需依赖引航员的技术驾驭。

近年来,引航站完成多次“国内首次”乃至“世界级”引航任务:2024年1月,龙口与芝罘两分站协作,首次实现新造滚装船“BYD EXPLORER NO.1”在锚地交付后直靠装车;2024年2月,8名引航员耗时9.5小时,安全拖带无动力超大型FPSO“Marechal Duque de Caxias”出港,创行业先例;2025年4月,成功引领世界最大FPSO之一“P80”轮出港,该船总长345.3米、宽86米、重11.7万吨;2025年5月,全球最大半潜式油气生产装置(FPU)在来福士码头靠泊,再次突破技术极限……这些成就不仅体现了引航站的技术能力,更成为中国海工装备走向国际的“海上通行证”。

“MarechalDuquedeCaxias”从中集来福士基地拖带出港

西港区30万吨原油码头的运营,事关北方原油转运体系的安全与效率。引航站早在规划阶段就介入论证,参与航道拓宽、航标布设等多场关键技术研讨会,提出多项建议。 通过推动602#泊位通航安全评估、开展潮流观测分析,他们逐步建立起科学靠离方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优化“多潮时靠泊模式”,打破原先仅低潮时可靠泊的限制,大幅提升通航效率。如今,30万吨级油轮已实现常态化安全作业,为烟台打造“北方重要原油进口转运基地”打下坚实基础。

3

技术引领+安全筑基——

驱动引航现代化的双引擎

面对全球船舶大型化、作业复杂化的趋势,烟台港引航站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与安全保障并重,为港口运营筑牢生命线。

30万吨级油轮

2024年,西港分站创新实施“同潮同进”作业,在一次潮水中同时完成40万吨矿船与30万吨油轮的靠泊,实现“一潮两靠”,极大缓解了港口生产压力。全年完成3次此类操作,为企业节省大量时间和成本,成为国内高效运营的典范。

在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方面,引航站积极融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系统建设,持续优化代理注册、动态申报等流程。2023年,该案例入选山东省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优秀实践,获省级媒体关注。2025年上半年,新增代理5家,总数达131家,显著提升船舶联络与调度效率。

平台海上装载

与此同时,引航站着力打造“龙口创新工作室”和“深水钻井平台研究室”,形成“东西呼应、覆盖重点”的技术创新格局。龙口工作室专注裕龙港引航、LNG船舶引航、龙口港区来福士特种船舶引航三大前沿领域;深水钻井研究室则系统攻坚海工平台规范与风险防控。2024年10月,引航站首次向全国航运界展示烟台海工平台特色引航成果,获得交通运输系统专家及同行的高度肯定。

安全是不可逾越的底线。引航站构建起全覆盖的制度体系,2024年修订安全规章10余项,严格执行方案报备和航后总结机制。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当年即整改问题16项,梳理风险点59处并提出56条应对措施。同时强化应急能力建设,2025年上半年成功处置主机失控、锚链断裂等险情7次,启动应急响应7次,并在莱州港海冰灾害期间通过提前培训、更换冰标、检修拖轮等方式,保障冰冻期引航安全顺畅。

烟台港引航站Scarabeo 5项目组在平台前合影

80年,烟台日报记录的是城市的变迁史,也是一代代奋斗者的足迹。而引航员,正是这蓝色征程中无声却关键的角色。他们引领的不仅是钢铁巨轮,更是一座城市向海图强的决心和梦想。

潮汐如旧,帆影不息。从芝罘湾的晨光熹微,到裕龙岛的灯火通明,从30万吨油轮平稳靠泊,到全球级海工装备昂首出港——烟台港引航站始终以技术为桨、以安全为帆,在辽阔的蓝色疆域上,默默书写属于这座城市的骄傲与未来。

在这条奔涌的蓝色动脉中,引航员们将继续以专业和勇气,守护着烟台与世界连接的每一海里,见证着这座蓝色之城走向更加辽阔的深蓝。

YMG全媒体记者 张孙小娱

资料来源:刁翔宇

责任编辑:杨云阁

来源:大小新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