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济南一位某生物科技公司离职员工透露的消息在职场圈引发关注:“之前护肤的团队都是100多人,现在只剩下10多个人了。”这家国内知名生物科技公司的裁员情况,不仅折射出美妆行业的整体遇冷,更反映了当下职场人面临的普遍挑战。
美妆行业寒冬与职场人的艰难转身!
失业君小编 | 文
公共图库 | 图
近日,济南一位某生物科技公司离职员工透露的消息在职场圈引发关注:“之前护肤的团队都是100多人,现在只剩下10多个人了。”这家国内知名生物科技公司的裁员情况,不仅折射出美妆行业的整体遇冷,更反映了当下职场人面临的普遍挑战。
该生物作为国内透明质酸行业的龙头企业,旗下护肤品牌曾乘着国货美妆东风快速扩张。然而,随着美妆消费市场增速放缓、竞争加剧以及资本市场对美妆赛道热情的消退,企业不得不通过裁员来应对寒冬。
从行业数据来看,2023年美妆行业整体销售额增速大幅放缓,许多品牌出现负增长。线上流量成本持续攀升,新规不断出台,使得美妆品牌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该生物的裁员决策,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整个行业正在经历的阵痛期。
该生物公司今年上半年业绩持续下滑。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2.61亿元,同比下降19.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1亿元,同比下降35.3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下滑幅度高达45%。
据报道,该生物目前裁员“可谈赔偿,基本上是n+1”。这一做法在当下的裁员潮中显得相对规范,至少保障了法律规定的底线权益。相比某些企业通过各种手段逼迫员工主动离职的做法,该生物的处理方式展现了一定的企业责任感。
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n+1”赔偿对于被裁员工而言,仅仅是经济上的短暂缓冲。在就业市场不景气的环境下,找到合适的新工作可能需要远比赔偿金覆盖时间更长的周期。更何况,职场人的职业连贯性、心理安全感以及职业自信,都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
对于那些从100多人团队中留下的10多人,或是离开的员工,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留下的人要承担更多的工作量,面对更紧张的组织氛围;离开的人则要重新进入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
这次裁员事件提醒所有职场人:没有任何工作是绝对稳定的,个人核心竞争力的持续建设才是最好的“职业保险”。跨领域技能、人脉资源的积累以及个人品牌的打造,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从企业角度看,该生物的裁员可能是其战略调整的一部分。从快速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周期调整。然而,如何平衡短期财务压力与长期人才战略,是企业管理者需要深思的问题。
大规模裁员虽然能够快速降低人力成本,但也会造成组织记忆流失、员工士气低落以及企业声誉受损等负面影响。在调整过程中,如何更加人性化地处理裁员事宜,如何保留核心人才和关键能力,是企业需要认真考虑的课题。
该生物裁员事件反映了当前职场的新常态——不确定性成为唯一确定的事情。面对这种环境,职场人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
❶培养“T型”能力结构:既要有专业深度,也要有跨界广度;
❷建立职场安全网:包括财务储备、人脉关系和持续学习能力;
❸保持职场敏感性:关注行业动态,提前感知变化信号;
❹发展副业能力:在主业之外,拓展其他收入来源和能力领域。
同时,企业也需要建立更加灵活的组织结构,避免过度扩张带来的裁员之痛,探索更加可持续的人才管理模式。
该生物的裁员只是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调整的一个缩影。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在新的职场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生存之道。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唯有适应变化、持续进化,才能在职场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职场从来没有永远的稳定,只有不断增值的能力才是最好的职业保障。在这个冬天,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为未来的春天做好准备。
议
网友热议
@沈逸1998(IP京):
作为前美妆行业从业者,深有体会。去年公司裁了三分之一,说是‘优化’,其实就是把最贵的老人都裁掉了,然后招便宜新人。行业寒冬真的来了……
@JIYEON22(IP沪):
n+1已经算有良心了!我们公司裁员只给n,还千方百计找理由不给赔偿,相比之下算厚道了。现在这经济形势,有赔偿就不错了
……
@冬小曦(IP粤):
股价从高点跌了70%,不裁员才怪。资本市场的残酷就是这样,扩张时疯狂招人,收缩时毫不犹豫裁员。打工人永远是代价。
@乌拉那拉氏inlundun(IP吉):
100多人变10多人?这已经不是优化了,是几乎整个业务线都砍掉了吧?估计这两个品牌距离退出市场也不远了……
@陈沃茨Watts(IP贵):
留下的人更惨吧?一个人干十个人的活,工资还不涨。职场就是这样,有时候被裁未必是坏事,拿到赔偿另找出路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KerwinLee(IPHK):
美妆行业今年是真的难,流量贵,转化低,新规多。好多公司都在悄悄裁员,只是没爆出来而已。
最后一条,
是这个理……
来源:汉语言文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