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如何在百米高空走“钢丝”?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1 08:14 2

摘要:想象一下,在百米高空,为风机塔筒做检测,那感觉就像是在云端走钢丝,头晕目眩、恐惧不安。对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一场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极限挑战”,难度系数直接拉满!

9月7日,大唐物资公司自主研发的风机塔筒焊缝检测机器人“智检1号”登上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让我们一起来看它是如何在风机塔筒上“飞檐走壁”的

自主研发 填补国内空白

想象一下,在百米高空,为风机塔筒做检测,那感觉就像是在云端走钢丝,头晕目眩、恐惧不安。对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一场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极限挑战”,难度系数直接拉满!

但“智检1号”可不怕这些!为了解决在役风机塔筒涂层下焊缝缺陷自动化检测这一难题,研发团队那是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市场上找不到合适的工具?没关系,咱们自主研发!基于电力设备无损检测方面多年的经验和生产实践,中唐电咨询公司成立项目研发团队,聚力技术攻坚。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一轮又一轮的头脑风暴,一个又一个的方案被推翻,无数个黑夜与白昼,研发团队就像一群执着的“追光者”,在实验室和风电场之间来回奔波。终于在2023年11月,国内首个“在役风机塔筒焊缝漏磁自动检测机器人”——“智检1号”横空出世,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

科技赋能 支撑风电运维

“智检1号”可不是个徒有其表的“花瓶”,它可是有着自己的“独门秘籍”——“四大创新”。

新方法:将两种不同的检测方法——磁扰动和漏磁检测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检测方式。

新技术:开发出一种“聪明”的技术,能更准确地识别出在涂层下面的缺陷所产生的复杂信号。

新工艺:改进了在有涂层的情况下检测缺陷的操作流程和方法。

新设备:造出了一台新设备,能自动完成对带涂层金属的缺陷检测。

有了这“四大创新”,“智检1号”就像是一位“守护者”,能够及时发现塔筒质量隐患,把不可逆的风机事故扼杀在摇篮里,为风力发电机组的科学运维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而且,它的应用范围可不局限于风电领域,还能拓展到石油、化工等相关行业,简直就是科技界的“潜力股”!

荣誉加身 见证品牌实力

2025年5月,“智检1号”迎来它的“高光时刻”。经过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的严格鉴定,“智检1号”荣获国内领先水平的鉴定结果,这一成果不仅是对中唐电咨询公司技术实力的高度认可,更是风机塔筒检测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中唐电咨询公司依托“智检1号”申请的发明专利《无损检测传感器及无损检测系统》已进入实质审查阶段,《缺陷检测装置》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风电塔筒漏磁检测机器人控制软件V1.0》已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此外,“智检1号”还像一位“荣誉收割机”,先后斩获多项集团公司级、行业级荣誉,成为中唐电咨询公司技术实力的最佳注脚,包括首届“大唐杯”职工创新创效成果竞赛三等奖、2024年全国电力行业设备质量试验检测优秀案例、第六届全国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2023年度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2024-2025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物资管理创新成果二级项目、入选集团公司2024年科技创新成果推广手册等,纪实文章《“智检1号”的自主研发之路》获第十二届全国品牌故事大赛潜力奖(三等奖)。

成果转化 铸就行业标杆

2024年,“智检1号”先后完成了首单系统内、系统外检测服务项目和首单产品销售项目,实现了创新成果转化落地的“大满贯”,并获得业主单位的高度赞扬。2025年,“智检1号”全国多地推广工作全面展开,已与多家单位达成了塔筒检测服务合作意向。目前,大唐桂冠盘州四格风电场塔筒焊缝检测项目的现场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同时,中唐电咨询公司立足于“智检”品牌,构建以“智检”系列机器人为核心的“机器人+”及“无人机+”科技产品梯队。目前,风电塔筒清洗机器人和打磨喷漆机器人研发已取得实质性进展,“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的超声检监测技术研究项目”进入攻坚冲刺阶段,实现科技创新真正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以“智检”品牌铸就行业标杆!

来源:人间多情㔻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