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脂肪肝,需要吃药吗?警惕:不想发展为肝癌,搞清楚这4点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1 08:26 2

摘要:现如今,很多人都有定期体检的习惯,而“脂肪肝”作为检出率很高的一种疾病,很多人都查出有“轻度脂肪肝”或“中度脂肪肝”,看到这样的结果,大家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这病严重吗?要不要吃药?不吃药会不会发展成肝炎甚至肝硬化?

现如今,很多人都有定期体检的习惯,而“脂肪肝”作为检出率很高的一种疾病,很多人都查出有“轻度脂肪肝”或“中度脂肪肝”,看到这样的结果,大家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这病严重吗?要不要吃药?不吃药会不会发展成肝炎甚至肝硬化?

脂肪肝,医学上称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指肝细胞内脂肪过度堆积的病理状态。简单来说,就是肝脏“胖了”。正常情况下,肝脏含有少量脂肪,但当脂肪含量超过肝脏重量的5%时,就被诊断为脂肪肝。

1、 脂肪肝的发展

脂肪肝是渐进性发展的,早期往往是单纯性脂肪肝,仅表现为肝细胞脂肪变性,没有明显的炎症或肝细胞损伤。若继续发展,可能会变成脂肪性肝炎,开始出现肝细胞炎症和损伤,是脂肪肝进展的关键阶段。而在长期炎症刺激下,肝脏逐渐纤维化,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2、脂肪肝的成因

现如今,脂肪肝越来越常见,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与现代人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关,长期摄入高脂肪、高糖、高热量饮食,再加上运动量不足就可能导致脂肪堆积,加重肝脏负担。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脂肪在肝脏堆积的风险显著增加,而且肥胖人群常伴有胰岛素抵抗,这会进一步增加脂肪肝发生的风险。另外,部分人群存在易感基因,也更容易发生脂肪肝。

脂肪肝早期通常没有症状,很多人不当回事儿,殊不知任由其发展也是很危险的。至于怎么干预,用不用吃药,关键要看病情阶段和危险因素。

1、单纯性脂肪肝,通常不需要用药

对于单纯性脂肪肝,肝脏仅有脂肪堆积,没有明显的炎症或肝功能异常,此时不需要药物治疗。治疗的核心是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控制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比例;增加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车);减重,体重减轻5%-10%可显著改善脂肪肝;戒酒,酒精会加重肝脏损伤,必须严格戒除。

研究表明,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大部分单纯性脂肪肝患者可以在3-6个月内实现肝脏脂肪显著减少,甚至完全恢复正常。

2、脂肪性肝炎,可能需要用药

如果脂肪肝已经进展为脂肪性肝炎,肝功能检查显示转氨酶(ALT、AST)升高,或肝脏活检证实存在炎症和肝细胞损伤,此时可能需要药物治疗。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专门针对脂肪性肝炎的特效药,大多数用药属于“超说明书用药”或临床试验阶段。患者不可盲目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来选择。

答案是:有可能,但不是必然。

单纯性脂肪肝本身并不一定会发展为肝炎,但如果高危因素持续存在,不加以干预,进展风险就会显著增加,包括体重持续增加或肥胖,这是脂肪肝进展为脂肪性肝炎的最强危险因素。另外,还有长期饮酒、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加速脂肪肝进展。此外,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患者、血脂异常患者,脂肪肝进展的风险会更高更快。

研究表明,约20%-30%的单纯性脂肪肝患者会在10年内进展为脂肪性肝炎,而脂肪性肝炎患者中又有部分会进一步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因此,即使不用药,也必须通过生活方式来干预控制疾病进展,同时要注意定期复查肝功能、肝脏超声或弹性成像等,有助及时发现进展迹象,及时止损。

前面也提到了,目前临床针对脂肪肝还没有特效药,治疗药物主要是对因下手,常见就包括以下几类,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

二甲双胍:常用于2型糖尿病,可改善胰岛素抵抗,但对肝脏脂肪减少的直接作用有限。吡格列酮:一种胰岛素增敏剂,研究显示可改善脂肪性肝炎患者的肝组织学,但可能引起体重增加和水肿。GLP-1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新型降糖药,具有减重和改善肝脏脂肪的作用,临床试验效果显著。

2、抗氧化剂

维生素E:一种抗氧化剂,部分研究显示对非糖尿病脂肪性肝炎患者有效,但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增加前列腺癌风险。水飞蓟宾:一种植物提取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常用于保肝治疗。

3、保肝降酶药物

甘草酸制剂:如甘草酸二铵,具有抗炎、保护肝细胞作用。多烯磷脂酰胆碱:促进肝细胞膜修复,改善肝功能。

4、新型靶向药物

奥贝胆酸:FXR受体激动剂,已被美国FDA批准用于脂肪性肝炎引起的肝纤维化,但尚未在中国上市。Resmetirom:甲状腺激素受体-β激动剂,2024年获FDA批准用于治疗脂肪性肝炎,是全球首个脂肪性肝炎特效药。

最后,总结一下,单纯性脂肪肝不需要用药,重点在生活方式干预,控制体重、饮食和运动;脂肪性肝炎,可能需要用药,但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目前尚无特效药。但无论是否用药,都应定期监测肝功能、肝脏影像学或弹性成像,评估疾病进展。

来源:王药师心血管讲堂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