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宛城区金华镇综治中心依托诉调对接机制,成功调解一起由区综治中心推送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该案是金华镇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生动体现,充分彰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基层治理效能,展现了以非诉方式实质性化解纠纷、节约
近日,宛城区金华镇综治中心依托诉调对接机制,成功调解一起由区综治中心推送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该案是金华镇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生动体现,充分彰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基层治理效能,展现了以非诉方式实质性化解纠纷、节约司法资源、促进社会和谐的显著优势。
接到区综治中心推送的案件信息后,金华镇综治中心调解员首先通过电话联系双方当事人,进行“背靠背”的初步沟通,全面梳理了2023年的借款事实和逾期的具体原因。了解到双方曾是要好朋友,调解员决定采取“情理法交融”的策略进行深入调解。在与债务人沟通时,调解员细致地释明了《民法典》中关于借贷关系的法律规定、逾期还款可能产生的法律责任以及被纳入失信名单对个人征信及日常生活可能带来的严重影响。与此同时,调解员也与债权人进行了耐心交流,引导其回顾双方的友谊,体谅债务人面临的实际经济困境,劝说其在还款金额和期限上给予适当宽限。随后,调解员组织双方进行“面对面”调解,营造坦诚沟通的氛围,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并适时分享了类似的成功调解案例,以增强双方化解矛盾的信心。经过多轮耐心协调、细致的法治教育和情感疏导,双方的对抗情绪逐渐缓和,分歧不断缩小。最终,双方就还款方式、还款时间达成一致,并现场签署了人民调解协议书。
这起纠纷的成功化解,是宛城区金华镇综治中心各入驻部门协同联动、高效运转诉调对接机制的生动体现,充分证明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对于化解基层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下一步,宛城区金华镇综治中心将继续用好用活诉调对接机制,持续强化与法庭、司法所及各村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联动协作,不断完善“分级预警、精准分流、限时办结”的工作机制,将诉源治理工作做深、做实,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断注入新动力。
供稿:刘鸿芃
一审:姚 莹
二审:刘 森
三审:袁永强
来源:宛城政法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