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好风物变“好钱景”!韶关正式出台“媒体+”方案赋能“百千万工程”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1 11:45 2

摘要:9月11日,中共韶关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宣传部联合印发《韶关市“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9月11日,中共韶关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宣传部联合印发《韶关市“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此举紧扣省委“1310”具体部署及“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新韶关”要求,以“媒体+”为核心抓手,围绕促消费、促外贸、促文旅、促农民增收、促媒体转型五大目标,结合韶关农业产业优势与文旅资源特色,通过系列创新举措构建多维度传播营销体系,为农产品品牌升级与农文旅深度融合按下“加速键”。

锚定特色产业:用“媒体+”擦亮农产品品牌名片

韶关农业资源禀赋突出,食用菌年产量占全省60%以上,翁源获评“中国兰花之乡”“中国兰花第一县”,茶叶、黄金柰李、仁化贡柑、长坝沙田柚等特色农产品亦具备高市场潜力。

韶关高山茶

《方案》精准聚焦这些核心产业,将媒体传播与产业发展深度绑定,通过主题IP打造、场景化活动策划、多渠道推广,让“韶关好物”突破地域限制,走向更广阔市场。

食用菌

围绕食用菌产业,“韶州蘑力节”成为核心推广载体,构建“产品+文化+体验”立体模式。厨艺比拼大赛邀请市内餐饮企业、专业厨师参与,开展食用菌菜式创新与厨艺竞技,优秀作品纳入“粤菜师傅”评选体系,同时结合韶关白土月饼知名度研发“菌类月饼”,通过挖掘种植故事与烹饪文化赋予产品独特内涵;菌香温泉火锅宴整合曲江温泉资源,推出“泡温泉+吃菌锅”主题活动,派发消费优惠券、设置自由体验环节,实现“温泉旅游+农产品消费”双向带动;“蘑力”半程马拉松联动小坑赛事资源,赛场周边设食用菌文化展示区与专属补给站,提供菌菇能量食品,赛事奖项设计为菌菇形象奖杯,同步开展种植采摘体验与亲子旅游线路,让体育赛事成为产业宣传的移动窗口;此外,联合抖音等平台头部主播开展专场直播带货,借助流量优势集中推广食用菌系列产品,直接带动销量增长与品牌曝光。

翁源兰花

针对翁源兰花产业,“兰韵韶关 花开旅途”系列活动以“文化+场景+情感”为切入点,构建多维度推广矩阵。节点营销精准触达人群,全国两会、重大运动会期间布置兰花展示区,邀请代表委员、运动员参与报道;春节前联动各级媒体与农文旅达人推出产业专题内容,详解种植规模、品种特色;父亲节打造“父爱如兰”情感标签,通过短视频讲述兰花与父爱关联故事,推动产品成为节日礼品新选择。

兰花

宣传阵地创新升级,在高铁韶关站建设兰花主题风度书房,设置文创产品销售专区;联动广州站、广州南站投放主题广告,LED屏滚动播放“中国兰花之乡——韶关翁源”等核心信息,精准触达大湾区旅客。兰花疗愈计划结合“世界心理健康日”,邀请专家分享兰花养护与情绪调节知识,发动网民上传养护心得,组织名人名家、种植户创作养护教程与疗愈案例,营造“养兰热潮”,兼具知识普及与销售带动作用。

推动文旅融合:以“媒体+”点燃韶关文旅消费热情

珠玑古巷

韶关坐拥丹霞山、南华寺、南岭国家森林公园、珠玑巷等优质文旅资源,《方案》将“媒体+文旅”作为重要方向,通过节点宣传、体验创新、节庆联动,让文旅资源转化为消费动能,实现“以旅带农、农旅互促”的良性循环。

梅关古道定向赛

“韶州好风光”推介活动构建常态化传播节奏,围绕春节、三八妇女节、暑期、国庆等节点打造特色主题:春节聚焦南华寺灯会、珠玑巷祈福,推出“新春祈福游”线路;暑期推广南岭避暑、丹霞山徒步,结合学生群体策划“研学体验营”;国庆结合“百千万笑脸”群众性文体活动,展示乡村旅游新风貌,组织中央、省、市、县四级媒体及自媒体达人创作短视频、直播、图文等内容,形成“节节有亮点、季季有主题”的传播态势,持续扩大文旅品牌曝光度。

帽子峰银杏染秋

体验项目创新升级聚焦游客参与感,总结丹霞山电音狂欢节、帽子峰银杏染秋等成功活动经验,推动各县(市、区)结合资源特色开发主题项目:仁化县依托丹霞山地质景观,推出“丹霞地质研学”课程,邀请专业讲师带领游客探索岩石形成奥秘;曲江区结合南华寺禅文化,打造“一日禅修体验营”;南雄市围绕珠玑巷广府文化,策划“广府寻根之旅”,组织游客走访古巷、聆听迁徙故事,以丰富体验吸引游客打卡分享,形成口碑传播。

丹霞山

节庆活动联动造势激活“节庆经济”,中秋、国庆、春节等节点结合世界广府人恳亲大会、丹霞山系列赛事,策划开展村BA篮球赛、“四季村晚”文艺演出、农产品展销会等群众性活动。以“韶州好风物”为纽带,串联景区、乡村、民宿、农产品基地,推出“丹霞山+仁化贡柑采摘”“南华寺+曲江菌菇火锅”“珠玑巷+南雄银杏观赏”等特色文旅体验线路,让游客在游览途中感受韶关好物,实现“文旅引流、农产品变现”的双向价值。

构建赋能体系:靠“媒体+”夯实产销与传播基础

为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方案》从促销模式、平台建设、队伍培育、外部合作四个层面,构建“线上+线下”“本土+外地”“国内+国际”的全方位赋能体系,为农文旅发展提供稳定支撑,确保“媒体+”效应持续释放。

黄金奈李在广州塔、纽约时代广场

“媒体+”农产品促销系列活动聚焦产销链路打通,针对茶叶、乐昌黄金柰李、翁源三华李、始兴杨梅等特色农产品,策划“韶州好风物”专场促销,活动形式兼具创意与实效:黄金柰李成熟季举办“黄金柰李骑行挑战嘉年华”,邀请骑行爱好者沿果园线路骑行,同步开展摘果体验、露营音乐会;仁化贡柑上市时在广州塔等城市地标投放宣传广告,举办“贡柑品鉴会”,邀请美食博主、采购商现场试吃评价。

丰收

传播渠道形成合力,组织协调四级媒体、省内外网络大V、本土乡村网红参与宣传,借助电商联盟实现“统一包装、统一宣传、统一销售”;国际传播精准发力,深度挖掘黄金柰李、贡柑等农产品出口海外的故事,通过省外宣平台及“南岭故事”项目,在海外社交媒体、中文媒体投放宣传内容,重点面向东南亚、港澳地区推广产品生态优势,助力外贸增长。

黄金奈李

“韶州好风物”平台与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内生动力,平台层面依托中国报商联盟资源,推动“韶州好风物”与省市媒体信息互通,为产销对接提供交易撮合服务;联合亚北、星河生物等本地重点农业企业,建立货源供应、质量检测、物流配送、产品溯源全链条托管体系,确保品牌品质可控。

内容传播上做强“韶州好风物”专题栏目,通过纪录片、访谈节目挖掘农产品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与种植户奋斗历程;成立“媒体+”工作室,重点运营视频号、抖音账号,联合各县(市、区)融媒体中心、松山学院、农业企业等组建电商联盟,开展跨区域连线直播、产品联合开发。人才培育方面,建立涉韶自媒体人才台账,开展“善美韶关网络推荐官”评选,实施“请进来+走出去”培训计划,邀请互联网专家、MCN机构导师授课,组织优秀推荐官赴先进地区考察;孵化“媒体+农产品”领域名主持人与乡土网红,提供流量扶持与曝光资源,打造本土宣传“代言人”。

韶关的奇异果

外部资源整合拓宽传播辐射半径,积极联动香港TVB明星艺人、知名网络达人走进“韶州好风物”直播间,通过现场互动、产品展示、试吃试用,重点推荐食用菌、兰花、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借助其粤港澳及全网影响力拓宽销售渠道;邀请外国网红、TVB艺人实地探访丹霞山、南华寺等景区,拍摄短视频、发布旅行攻略,以明星流量带动文旅热度。外宣渠道精准发力,统筹省外宣平台与香港TVB资源,制作多语种农文旅宣传产品,面向东南亚投放“广府寻根”主题内容,吸引华人来韶旅游;同时推广农产品品质特色,助力“韶州好风物”走出国门。

此次《方案》的出台,是韶关市以媒体融合赋能乡村振兴、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的创新实践。通过产业、文旅、体系三大维度的系统推进,韶关将进一步打通农产品产销链路、激活文旅消费潜力、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力,为农业增效、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撑,助力“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新韶关”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来源:羊城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