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该项目二期的规划用地约为1730亩,年产能预计可达80GWh,主要研发和生产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PACK模组等新能源产品。项目达产后,预计将创造超过6000个就业机会,使楚能新能源宜昌项目基地的总产能提升至145GWh。
原文链接:「链接」
9月6日举行的2025年湖北省宜昌市三季度重大项目签约活动中,宜昌市政府与楚能新能源签署了宜昌楚能二期投资协议。
该项目二期的规划用地约为1730亩,年产能预计可达80GWh,主要研发和生产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PACK模组等新能源产品。项目达产后,预计将创造超过6000个就业机会,使楚能新能源宜昌项目基地的总产能提升至145GWh。
项目一期自2022年8月开工,到2023年8月即实现投产,仅用一年便释放出65GWh产能,目前已稳定供应多家主流车企、大型电力集团及海外客户,交付高品质、高安全的电池产品。
楚能新能源成立于2021年,总部位于湖北武汉,专注于新能源储能电池、动力电池及能源管理系统研发与制造,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一体化能源解决方案。
短短数年间,公司已在武汉江夏、孝感、宜昌布局三大生产基地,规划总产能超350GWh,总投资高达1375亿元。目前三大基地一期均已建成投产,合计产能达110GWh。
今年以来,楚能新能源不断释放扩产信号。此次宜昌二期项目签约后,江夏、孝感的二期项目也有望陆续启动,进一步扩大产能规模。
为保障扩产顺利推进,公司自今年4月起,先后与华创新材、龙蟠科技、天赐材料、杉杉科技等9家材料供应商达成长期战略合作,锁定锂电铜箔、磷酸铁锂、电解液、结构件及负极材料等关键资源,供应规模达数百万吨级、金额数百亿元。
订单层面,楚能新能源同样表现强劲。8月,公司与东风柳汽签署合作协议,未来五年将为其提供超30GWh动力电池产品,并携手开展高能量密度、轻量化、CTP等前瞻技术研发。
与此同时,公司已获得三一新能源、一汽奔腾等客户订单,并正与广汽、日产等推进战略合作;在船舶领域,楚能新能源也已牵手多家头部企业,动力电池出货量有望再上新台阶。
在储能领域,楚能新能源已与国内“五大六小”“两网两建”等大型电力集团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今年以来,公司相继中标中国电建、中核集团、中车集团、中储科技等重点储能项目,并与特隆美储能签署了5GWh电芯战略合作协议。
海外市场同样捷报频传。自2024年下半年起,楚能新能源加快出海步伐,先后携手日本Bison Energy、美国YN Energy、澳洲Star Energy Technologies、意大利Cestari、印度合作伙伴等数十家国际能源企业。
今年,公司又与英国Immersa达成2.5GWh储能项目合作,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
订单持续落地,但交付才是硬实力。去年,公司提出“2025年出货量突破60GWh”的目标。据媒体公开报道,今年上半年楚能新能源累计出货量已达25GWh。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1-7月国内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355.4GWh,同比增长45.1%。其中,楚能新能源以2.42GWh的装车量首次跻身国内动力电池TOP15,位列第14位。
从25GWh到60GWh,楚能新能源下半年仍需全力冲刺。但随着动力电池在更多自主品牌高端车型上装车,以及472Ah大容量储能电池全面量产交付,公司能否如期实现目标,值得行业拭目以待。
▲声明: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伊斯特立场,部分资讯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来源:伊斯特化学微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