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破局,共谋发展:陕西纺织会议企业“头脑风暴”实录(上)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1 10:37 1

摘要:日前,陕西省纺织行业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暨第五届常务理事会第六次会议「链接」在陕西咸阳顺利召开。作为本次会议的核心环节,企业交流板块搭建起行业观点互通、资源高效对接的关键平台,吸引了纺织服装领域多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行业发展焦点展开深度分享与热烈探讨

日前,陕西省纺织行业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暨第五届常务理事会第六次会议「链接」在陕西咸阳顺利召开。作为本次会议的核心环节,企业交流板块搭建起行业观点互通、资源高效对接的关键平台,吸引了纺织服装领域多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行业发展焦点展开深度分享与热烈探讨。为充分释放会议价值,全景呈现企业视角下的行业思考与发展探索,现将该环节的核心交流内容进行梳理,以飨行业同仁,为陕西纺织业突破发展瓶颈、共寻高质量发展路径凝聚智慧力量。

↓↓

面对当前严峻的行业形势,纺织国企彰显担当,主动作为。西安纺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续强化研发与市场开拓,以创新驱动核心竞争力;咸阳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加快智能化改造步伐,积极探索转型升级新路径;陕西五环(集团)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向“新”而行,以“质”致远;陕西元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聚焦主责主业,持续突破,不断创新……纷纷针对企业发展困境提出破解之策「链接」。其他多家纺织企业代表深入分享、热烈探讨,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

榆林羊老大品牌服饰运营有限责任公司经理李晓介绍了公司基本概况,并针对发展瓶颈提出完善经营运行的相关举措。他说,受世界经济的大变局及后疫情时代影响,纺织服装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公司也不例外,主要从以下方面完善经营运行:① 产品与生产升级路径。推进产品向城市户外运动系列转型,设立研发基地;联合中国航天集团研发航天棉,实现纤维减重30%、保暖性较羽绒服提升10%;优化生产流程,精细化生产与检验环节,同时引进新设备替代人工,提升效率与质量稳定性。② 多维成本与安全管控。通过建设乡村振兴工厂降低人力物力成本;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原则,通过签订责任书、定期安全自查与专查等途径,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③ 库存清理与市场拓展。针对成品库存积压,开展促销、反季活动盘活资金;参与政府消费券活动,提振消费、扩大营销,缓解经济运行压力。④ 外部资源对接与产业布局。积极申报政府项目;联合34家服装企业申请建设羊毛绒榆横工业园,筹划1300亩横山产业园,规划服装展销中心、物流仓储等配套设施,推动产业集聚形成规模效应。

▲ 李 晓

西安(温州)纺织服装产业园总经理刘芳基于陕西纺织服装行业当前发展现状,分享了纺织服装文创电商孵化平台建设方案并提出实施建议。其中,纺织服装文创电商孵化平台建设方案包括设立校企合作基地、整合产业链资源、开发IP共创工作坊、搭建直播生态等;实施建议包括首期试点汉服和国潮品类、申报专项补贴、联合多所高校等。她表示,陕西的企业都非常有实力,但因缺乏高效的营销渠道和消费者洞察机制,导致优质产品难以直接触达目标用户群体,进而影响了销售转化和品牌溢价。因此,通过建设纺织服装文创电商孵化平台,可以整合数字化营销工具和市场数据资源,帮助企业精准对接消费需求,提升产品曝光度和销售效率,从而强化本地产业链的协同效应,实现从生产到消费的无缝衔接,最终促进陕西纺织服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 刘 芳

陕西永丰特种纱线有限公司行政经理孙志军对公司的主营产品、生产规模、设备改造情况进行简要介绍,指出陕西的纺织企业发展目前面临的多重困难,并发出呼吁。他说,在关税政策的影响下,部分出口企业转内销,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纺织企业的竞争;陕西纺织企业大多生产规模不大,纺织产品领域初加工比例较高,精、深加工能力较弱,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和化学纤维占比较低,自主创新能力弱和品牌建设不足,品牌竞争力与其他地区相比有一定差距;陕西大多数企业目前产品市场不畅,开台率低,效益不佳,无法实现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使企业发展陷入恶性循环中。为促进陕西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呼吁各级领导和企业家朋友们为陕西纺织行业发声: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增加纺织企业新增项目和原项目设备改造的补助力度,制定切实惠企政策;呼吁金融行业制定便利企业设备更新的融资政策;调整产品结构,在纺织产业链发展和品牌创建上群策群力,为陕西纺织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 孙志军

陕西咸阳杜克普服装有限公司综合部部长王延军汇报了公司的基本情况、生产经营状况、开展的重点工作,指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他说,公司坚持深耕服装市场39年,取得了诸多荣誉,2025年在“降本增效、智改数转”的大背景下,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同时,持续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定制业务、品牌合作等有序推进,生产经营状况较好。目前,公司的工作重点主要是建设杜克普纺织服装科普研学基地、开展品质提升行动、提高生产效率,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落实。他指出,市场竞争激烈、专业人才匮乏、销售渠道单一等,限制了企业生产经营、研发创新及市场开发能力。因此,提出互采互联,良性发展;政府搭台,企业参与;打造龙头,带动产业等可行性建议,以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发展。

▲ 王延军

来源:纺织器材在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