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豆坝镇地处康县西南部,群山环绕,有10.76万亩集体林地和1.7万亩国有林,森林覆盖率高达76%以上。平均海拔1800米,独具“一水携两山”的地形和湿润多雨的气候,林地资源丰富。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豆坝镇按照“五区”基层党建工作要求
豆坝镇地处康县西南部,群山环绕,有10.76万亩集体林地和1.7万亩国有林,森林覆盖率高达76%以上。平均海拔1800米,独具“一水携两山”的地形和湿润多雨的气候,林地资源丰富。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豆坝镇按照“五区”基层党建工作要求,积极推进林区党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体系,发展林下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共建组织堡垒,强化责任落实。一是严格落实镇村两级林长责任制。确立镇级总林长2名、林长3名,村级林长15名、副林长15名,构建林场和镇村联动的责任体系。二是健全属地林场党组织与豆坝党委政府共同参与、协作配合的党建工作体系。结合豆坝镇14名天保护林员和44名生态护林员力量,建立党员突击队3支,设立党员先锋示范岗5名,共同落实好林区管护工作。三是健全以党员为先锋的应急防灭火体系,组建以镇村干部、基干民兵、派出所民警、林场专业队伍和党员群众为成员的16支应急防灭火队伍,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护林防火和应急灭火等工作。
坚持多方共治,提升治理效能。一是由镇党委牵头,林场、派出所及村党支部搭建起共治平台,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判林区治理与发展问题,形成“党政牵头、林场助力、村级落实”的责任闭环。二是依托“多网合一”的党建网格,整合护林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等力量,常态化开展巡林防护、搜山踏查、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护林防火等工作,推动林区管护建设高效落地。三是重点宣传林区产业发展政策扶持,高频推送护林防火、火情应急处置流程,普及松材线虫病防治、传播途径及科学除治方法,消除群众认知盲区。
激活产业动能,群众共享红利。豆坝镇以党建为引擎,创新推动林区党建与林下产业深度融合,通过构建“1131”产业发展蓝图破解产业发展难题,让群众全程共享发展红利。一是成立豆坝镇特色产业发展联合党支部,引领各村党组织聚焦林下经济,组建党员先锋队与技术服务组各15支,为产业发展注入红色动能。二是通过林区党建引领,林下特色产业多点开花:林下青冈食用菌达16846架、小杂粮种植面积超2020亩、林下跑山鸡存栏量266018只、中蜂养殖规模突破6000箱、养护高山板栗林2万余亩。再通过刘坝食用菌加工厂统一收购加工,让乡亲们的“林下收获”有了稳定销路,多了份增收保障。三是通过“支部引领+合作社支持+能人大户示范带动+群众参与”的联农带农模式,直接带动脱贫户、“三类户”等356户农户稳定增收,同时吸引400余人实现就近务工。通过“靠山吃山”的新模式,将豆坝的绿水青山,变成了豆坝人民的金山银山!
下一步,豆坝镇将锚定“林区党建”引领核心,持续深化“共建共治共享”发展模式。通过不断丰富林区党建内涵、拓展服务维度,推动生态发展与产业发展协同并进、再上新台阶,用心用情为群众勾勒出“党建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来源:陇南康县发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