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充值网络游戏,其监护人能否追回充值款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1 11:00 2

摘要:近年来,网络直播、网络游戏兴起,然而在该行业发展的同时,一些平台主体责任缺失、主播良莠不齐、打赏行为失范等问题频发,像未成年人大额打赏主播、为游戏充值等事例屡见不鲜。

近年来,网络直播、网络游戏兴起,然而在该行业发展的同时,一些平台主体责任缺失、主播良莠不齐、打赏行为失范等问题频发,像未成年人大额打赏主播、为游戏充值等事例屡见不鲜。

网友咨询:

我家12岁的孩子偷偷用爷爷的手机给游戏充值了2万多元,我们能要求游戏公司退钱吗?需要提供哪些证据?

黄腾飞律师解答:

若是不满8周岁的孩子充值游戏行为是无效的,父母可以追回。若是已满8周岁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充值大额游戏行为,父母不追认或同意时,父母也可以追回,但若是小额充值符合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时,充值行为自充值完成时生效。

如何证明充值行为系孩子单独所为,这十分关键。因为孩子是用家长的手机充值玩手游,这也就意味着从实名制的角度看,充值人是家长,而非孩子。如果拿不出相关证据,则会面临败诉的风险。证明是孩子充值:

1、用户注册信息。若是游戏登记的主体系未成年人,那就可以推定,游戏充值行为系孩子所为,除非游戏公司能够拿出相反的证据证明。

2、收集和分析充值记录。查看充值时间是否在孩子的空闲时间,充值金额是否与其零花钱或积蓄相符等。

3、证人证言。如果有其他人在场见证了孩子进行充值操作,他们的证言也可以作为证据。

黄腾飞律师补充: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引导和监督,合理安排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时间,有效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如果家长遇到此类问题可以先与平台友好协商,在提供相应证据的情况下要求平台返还,如果平台拒不返还或者对平台返还比例不满意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五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黄腾飞律师

福建执旌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本人以“坚持信念,精通法律,维护正义,恪守诚信”作为执业的宗旨,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案件采取合适的法律策略,致力于维护当事人的权益。

来源:法妞问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