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大爷,您家这月水费2万1千8百块!"收费员小刘把账单往王大妈手里一塞。
深夜十一点,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老夫妻的安宁。
"李大爷,您家这月水费2万1千8百块!"收费员小刘把账单往王大妈手里一塞。
王大妈接过单子,老花镜差点从鼻梁上滑落:"什么?你是不是弄错了?"
"678立方米用水量,每立方3.2元,没错。"小刘不耐烦地摆手,"明天记得去缴费。"
一张天价水费单,牵出了隔壁邻居张师傅的惊天秘密,当警察破门而入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惊呆了...
01
秋夜的凉风透过老旧的防盗门缝隙钻进屋里,客厅里的老式挂钟正指向11点整。
李大爷刚脱下外套准备洗漱,急促的敲门声突然响起。
"咚咚咚!"
王大妈从卧室探出头:"这么晚了,谁啊?"
李大爷透过猫眼往外看,是小区收费员小刘。
"小刘,这么晚还工作啊?"李大爷打开门,脸上带着疲惫的笑容。
小刘手里拿着一叠厚厚的账单,面无表情:"李大爷,您家这个月的水费单。"
他从一堆单子中抽出一张,递到李大爷面前。
王大妈接过单子,眯着眼睛看了一眼,老花镜差点从鼻梁上滑落。
"什么?2万多?小刘,你是不是搞错了?"
她的声音瞬间提高了八度,手里的单子在微微颤抖。
小刘不耐烦地指着单子上的数字:"单子上写得清清楚楚,水表读数678立方米,每立方3.2元,就是这个数。"
李大爷颤抖着手接过单子,那串密密麻麻的数字在他眼中显得异常刺眼。
作为一个退休工人,他一个月的养老金才3000多块,这张水费单几乎要了他们老两口的命。
"我们老两口一个月能用多少水?"王大妈急得直跺脚,"平时洗菜做饭都省着用,怎么可能用这么多?"
她的眼圈瞬间红了,几十年的教师生涯让她对数字格外敏感,这个用水量完全不合理。
小刘摆摆手,显得很不耐烦:"你们去找物业和水务公司吧,我只负责送单子。"
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留下夫妻俩站在门口面面相觑。
客厅里的老式吊扇还在慢悠悠地转着,发出轻微的嗡嗡声。
夫妻俩坐在已经坐了十几年的布沙发上,沙发的扶手处已经磨得发亮。
王大妈越想越不对劲,她站起身在客厅里来回踱步:"老头子,咱家的水管是不是漏了?"
李大爷点点头,虽然听力不太好,但他也觉得这个水费实在太离谱了。
两人从厨房的橱柜里翻出手电筒,开始在家里寻找可能的漏水点。
厨房的水槽下面,卫生间的马桶后面,阳台的洗衣机旁边,他们仔细检查了每一个角落。
手电筒的光束在昏暗的房间里晃动,照出了墙角的蜘蛛网和地面的灰尘。
找了整整一个多小时,什么异常都没发现。
王大妈瘫坐在沙发上,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这可怎么办啊?2万多块钱,咱们哪来这么多钱?"
李大爷走过去轻拍她的后背,声音有些哽咽:"别急,明天咱们去问问,肯定是弄错了。"
客厅里的时钟已经指向了凌晨1点,夫妻俩却毫无睡意。
这一夜,注定无眠。
第二天一早,阳光透过老旧的百叶窗洒进客厅。
王大妈一夜没睡好,眼圈发黑,一大早就拿起手机给女儿李晓雯打电话。
此时的李晓雯正在公司的会议室里开晨会,手机在包里振动个不停。
"不好意思,我接个电话。"她匆忙走出会议室。
"妈,这么早打电话干什么?"李晓雯压低声音问道。
电话那头传来王大妈哽咽的声音:"闺女,出大事了,咱家收到2万多块钱的水费单!"
"您慢点说,什么2万块水费?"李晓雯愣住了。
王大妈把昨晚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越说越激动:"这不是明摆着坑人吗?"
李晓雯听完直接炸了,作为会计师的职业敏感让她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这是在抢钱吗?妈,你们别着急,我马上请假回去!"
她挂断电话,匆忙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同事小张好奇地问:"晓雯,出什么事了?脸色这么难看。"
"我爸妈那边出了点事,我得马上回去。"李晓雯边说边往包里塞东西。
中午12点,李晓雯火急火燎地赶回了父母家。
一进门就看到父母愁眉苦脸地坐在沙发上,那张天价账单摆在茶几上。
李晓雯拿起账单,仔细查看上面的每一个数字。
作为从事财务工作十多年的专业人士,她一眼就发现了问题所在。
"这个用水量明显不对!"她愤怒地拍着桌子,"正常家庭一个月最多用10立方米水,这里写678立方米,简直是天方夜谭!"
王大妈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你看出问题了?"
"肯定有问题!"李晓雯站起身,"走,我们去找物业和水务公司讨个说法!"
下午2点,李晓雯带着父母直奔小区物业公司。
物业办公室里烟雾缭绕,物业经理刘总正和几个人围着桌子打牌。
看到李家三口进来,刘总很不情愿地放下手中的牌:"李师傅家的事啊?"
他的语气透着不屑,眼神还不时瞄向桌上的牌局。
"刘总,这个水费明显有问题,你们物业应该负责调查清楚。"李晓雯努力控制着情绪。
刘总摆摆手:"我们也觉得奇怪,但水表是水务公司的,我们管不着。"
"那你们物业是干什么吃的?"李晓雯再也忍不住了,一掌拍在桌子上,"业主出了问题你们就推卸责任?"
牌桌上的烟灰缸都被震得跳了一下。
刘总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站起身来:"小姑娘,说话注意点分寸。水表的事确实不归我们管,你们去找水务公司。"
李晓雯气得脸通红,但还是强压着怒火。
她深深吸了一口气:"好,我们去水务公司,但这事没完!"
王大妈拉了拉女儿的袖子,示意她不要再激动。
一家三口离开物业公司,直奔水务公司。
路上,李晓雯的怒火越烧越旺:"这些人就知道推卸责任,等着瞧吧!"
02
水务公司的客服大厅里人山人海,各种投诉声此起彼伏。
大厅里的空调呼呼地吹着,但依然无法驱散人们焦躁的情绪。
排队等了整整两个小时,才轮到李家三口。
客服小陈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看起来还很青涩。
她接过李晓雯递来的账单,在电脑上查询了一番。
"系统显示确实是这个数,如果有异议可以申请检查水表。"小陈的声音很轻。
"那你们什么时候来检查?"李晓雯紧盯着她问。
小陈在键盘上敲了几下:"需要预约,最快也要一周后。"
"一周?"李晓雯瞪大了眼睛,"那这个费用怎么办?"
"按规定先缴费,如果检查发现问题再退款。"小陈按照培训时学到的标准话术回答。
李晓雯彻底怒了,声音在大厅里回荡:"2万多块钱说交就交?万一你们检查不出问题,这钱不是白花了?"
周围等待的客户都把目光投向了这边。
小陈也很为难,她能理解客户的心情,但公司的规定就是这样:"这是公司规定,我也没办法。"
李晓雯深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她知道跟这个小姑娘发火没用,问题的根源不在她身上。
"那麻烦你给我们一个书面的检查申请表,我们填一下。"
小陈递过来一张表格,李晓雯仔细填写了每一项信息。
从水务公司出来,一家人的情绪都很沮丧。
夕阳西下,街道上的行人行色匆匆。
李晓雯扶着两位老人慢慢往家走:"爸妈,你们别担心,我就不信这个邪!"
回到小区,李晓雯决定先仔细检查一下他们家的水表。
在小区的地下室里,她找到了水表的位置。
这里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霉味。
李晓雯用手机的手电筒功能照明,仔细查看墙上的水表。
突然,她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他们家的水表和隔壁张师傅家的水表挨得很近,而且两个水表的编号很相似。
她们家的水表编号是H20230856,张师傅家的是H20230865。
只有最后一位数字不同!
"会不会是抄错了?"王大妈突然说道。
李晓雯眼睛一亮,赶紧拿出手机拍下两个水表的照片。
仔细对比后,她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
他们家水表读数确实只有8.5立方米,而隔壁张师傅家的水表读数竟然是678.3立方米!
"果真是搞错了!"李晓雯兴奋得跳了起来。
王大妈也激动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那就是说,这个天价水费是张师傅家的?"
李大爷在一旁点头:"肯定是抄表员看错了编号。"
一家三口的心情瞬间从谷底升到了云端。
李晓雯拍着胸脯:"我就说嘛,咱们家怎么可能用这么多水!"
但紧接着,新的疑问又浮现在她心中。
张师傅一个人住,怎么会用这么多水?
03
夜幕降临,小区里的路灯一盏盏亮了起来。
"肯定是抄表员搞错了!"李晓雯兴奋地说,"走,我们去找张师傅核实一下。"
一家三口爬楼梯回到六楼,李晓雯迫不及待地去敲隔壁张师傅家的门。
"咚咚咚,张师傅,张师傅在吗?"
敲了半天,里面没有任何动静
李晓雯又敲了几下:"张师傅,我是隔壁李晓雯,有点事想跟您聊聊。"
依然没有回应。
李大爷在一旁说道:"张师傅这几天都没见着人,可能出门了。"
他想了想补充道:"前几天我在楼下遛弯,也没看到他。"
王大妈皱着眉头:"那他家水表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读数?一个人住,用不了这么多水吧。"
李晓雯也觉得事情有些蹊跷。
按常理说,一个单身汉一个月用水量顶多20立方米,678立方米实在太离谱了。
"我们明天再来问问,说不定他只是暂时出门了。"
第二天上午,李晓雯又去敲张师傅家的门,还是没人应答。
她有些着急了,决定去物业那里了解一下情况。
在物业办公室里,刘总正在处理其他业主的投诉。
看到李晓雯又来了,他显得有些不耐烦:"又是你啊,怎么了?"
"刘总,我想问一下张师傅的情况,他最近在家吗?"李晓雯尽量保持礼貌。
刘总想了想:"张师傅?好像这几天确实没见着他,可能出差了吧。"
"那他家的水费账单是怎么处理的?"
刘总翻了翻桌上的账本:"张师傅家的账单都是我们物业代缴的,他之前交了一笔押金。"
李晓雯心中一动:"能让我看看他家的缴费记录吗?"
刘总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把账本递给了她。
李晓雯仔细查看,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
过去半年来,张师傅家的水费账单确实一直很高,每月都在5000元以上!
最高的一个月甚至超过了8000元。
"张师傅做什么工作需要用这么多水?"李晓雯追问道。
刘总支支吾吾:"这个...他是搞水暖维修的,可能工作需要吧。"
"水暖维修需要在家里用这么多水?"李晓雯越来越觉得蹊跷。
刘总摆摆手:"这个我就不清楚了,你可以等他回来直接问他。"
从物业出来,李晓雯心中的疑问越来越大。
一个搞水暖维修的人,为什么每个月的水费会这么高?
而且最近几天都不在家,这也太巧合了。
当天晚上,李晓雯决定在楼下观察一下张师傅家的情况。
她在小区的凉亭里坐下,抬头看向六楼张师傅家的窗户。
奇怪的是,张师傅家一直亮着灯,但就是没有人影在窗户前晃动。
更奇怪的是,她还能隐隐约约听到从楼上传来的机器运转声。
"嗡嗡嗡"的声音断断续续,好像是什么设备在工作。
李晓雯看了看时间,已经晚上11点了。
如果张师傅出门了,为什么家里还开着灯?还有机器在运转?
她决定上楼再敲敲门。
电梯在这个老旧的小区里算是奢侈品,李晓雯爬楼梯来到六楼。
站在张师傅家门前,她能更清楚地听到里面传来的声音。
不仅有机器的轰鸣声,还有类似液体流动的声音。
她轻轻敲了敲门:"张师傅,您在家吗?"
里面的声音突然停止了几秒钟,接着又继续响起。
李晓雯心跳加速,有一种说不出的不安感。
她贴着门仔细听,里面传来奇怪的化学药剂味道。
这味道很刺鼻,有点像医院消毒水的味道,但又不完全一样。
正当她犹豫要不要继续敲门时,楼道里突然传来脚步声。
她赶紧离开张师傅家门前,假装往自己家走。
脚步声越来越近,李晓雯偷偷回头看了一眼。
是物业经理刘总!
他手里拿着一串钥匙,径直走向张师傅家。
李晓雯躲在自己家门前,透过猫眼观察外面的动静。
只见刘总用钥匙打开了张师傅家的门,走了进去。
大约十分钟后,他又出来了,脸色看起来有些慌张。
李晓雯等他走远后,才敢从家里出来。
她心中的疑问更大了:刘总为什么有张师傅家的钥匙?他进去干什么了?
04
夜越来越深,整个小区都安静下来了。
李晓雯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脑海里全是关于张师傅的疑问。
凌晨2点,她索性起身,准备再去楼道里听听动静。
刚打开家门,她就听到了从张师傅家传来的异常声响。
"嗡嗡嗡"的机器声比之前更响了,还夹杂着奇怪的撞击声。
她轻手轻脚地走到张师傅家门前,仔细聆听里面的动静。
突然,里面传来一声巨响,像是什么东西倒塌了。
紧接着,李晓雯听到了水流声,很急很大的水流声。
她的心跳瞬间加速,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过了几分钟,一切又归于平静,只剩下微弱的嗡嗡声。
李晓雯蹲下身,发现门缝下面开始往外渗水!
一开始只是几滴,接着越来越多,很快在楼道里形成了一小滩积水。
她慌忙跑回家,叫醒了正在熟睡的父母。
"爸妈,快起来!隔壁好像出事了!"
李大爷迷迷糊糊地坐起身:"怎么了?"
"张师傅家在漏水,而且里面有很奇怪的声音!"
王大妈也被吵醒了,她披上外套跟着女儿到门外查看。
看到楼道里的积水,王大妈也慌了:"这么多水,是不是水管爆了?"
李晓雯摇摇头:"不像是水管爆裂,更像是......"
她说不上来那是什么感觉,总之很不对劲。
"我们要不要报警?"王大妈建议道。
李晓雯犹豫了一下:"万一是虚惊一场,会不会不太好?"
"那我们先敲门,看看能不能联系到张师傅。"
三人来到张师傅家门前,李晓雯用力敲门:"张师傅!张师傅!您家漏水了!"
敲了很久,里面依然没有任何回应。
但奇怪的是,那种机器的嗡嗡声还在继续。
李大爷贴着门听了听:"里面好像有人在动,但就是不开门。"
王大妈着急地说:"会不会是张师傅出事了?摔倒了或者晕倒了?"
李晓雯也开始担心起来,她拿出手机准备报警。
就在这时,楼下传来了汽车引擎声。
她透过楼道窗户往下看,发现是物业的车。
刘总从车上下来,匆匆往楼上赶。
几分钟后,刘总出现在六楼楼道里。
看到李家三口站在张师傅家门前,他的脸色瞬间变了。
"你们在这里干什么?"他的声音有些紧张。
"刘总,张师傅家好像出事了,一直在漏水,我们联系不到他。"李晓雯如实说道。
刘总走过来查看地上的积水,眉头紧皱:"可能是水管出了问题,我有备用钥匙,进去看看。"
他从口袋里掏出钥匙,打开了张师傅家的门。
门一开,一股刺鼻的化学味道扑面而来。
刘总的脸色更加难看了,他赶紧关上门:"你们先回家,我来处理。"
"到底怎么了?"李晓雯追问道。
"没什么大事,就是水管爆了,我联系人来修理。"刘总的语气很急,明显在搪塞。
李晓雯觉得不对劲,但也不好再多问什么。
一家三口回到家里,但都没有睡意。
天快亮的时候,楼道里又传来了脚步声和说话声。
李晓雯透过猫眼看到,有几个陌生男人在张师傅家门口进进出出。
他们穿着工作服,手里拿着各种工具。
其中一个人还戴着防毒面具。
这让李晓雯更加确信,张师傅家绝对不是简单的水管爆裂那么简单。
05
第二天一早,李晓雯还在为昨晚的事情感到困扰。
她坐在餐桌前,心不在焉地喝着粥。
突然,楼下传来了警车的鸣笛声。
王大妈跑到窗台边往下看:"怎么来了这么多警车?"
李晓雯也凑过去看,发现小区门口停了三四辆警车。
几个民警正往楼里走。
"不会是昨晚的事情被人举报了吧?"李晓雯心中一紧。
果真,没过几分钟,就有人敲他们家的门。
李大爷去开门,门外站着两个民警。
为首的是社区民警老王,李大爷认识他。
"李师傅,我们接到举报,需要了解一些情况。"老王的表情很严肃。
"什么举报?"王大妈紧张地问。
老王掏出一个小本子:"有人举报你们家用水量异常,怀疑在进行非法生产活动。"
李晓雯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警察同志,这里面有误会。"
她赶紧把水费账单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民警。
包括发现水表编号搞错,张师傅家才是真正的大用水户等等。
老王听完后,眉头紧锁:"你们确定隔壁张师傅最近没在家?"
"确定,我们敲了好几次门都没人应答。"李晓雯点头。
"但是他家一直开着灯,还有机器在运转。"
老王和同事交换了一个眼神:"机器运转?什么样的声音?"
李晓雯描述了昨晚听到的各种异常声音。
包括嗡嗡的机器声,液体流动声,还有最后的巨响和漏水。
老王的表情越来越凝重:"你们昨晚有没有闻到什么奇怪的味道?"
"有!"王大妈连忙点头,"很刺鼻的化学味道,像消毒水但又不是。"
老王立刻对讲机联系了指挥中心:"请求技术支援,疑似发现非法生产窝点。"
接着,他转向李晓雯:"你能带我们看看那个水表吗?"
一行人来到地下室,老王仔细查看了两家的水表。
确认李晓雯说的没错后,他的表情更加严肃了。
"张师傅平时是做什么工作的?"
"听物业说是搞水暖维修的。"李晓雯回答。
老王点点头,对同事说:"马上联系物业,要张师傅家的备用钥匙。"
十分钟后,物业经理刘总匆匆赶来。
他的脸色很难看,额头上全是汗。
"警察同志,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刘总的声音在颤抖。
老王没有回答他,直接要钥匙:"张师傅家的备用钥匙给我们。"
刘总犹豫了一下,还是把钥匙交给了民警。
一行人来到六楼,楼道里弥漫着更加浓重的化学味道。
老王让其他人站在远处,他戴上防毒面具,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张师傅家的门。
门一开,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
警察老王一打开门,刺鼻的化学气味瞬间扑面而来,浓得几乎令人窒息。他赶紧后退两步,示意大家不要靠近。
"都退后!可能有毒!"老王戴着防毒面具,声音闷闷的。
在场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李晓雯扶着父母退到安全距离,但好奇心驱使她还是忍不住往门里瞧。
张师傅的客厅已经面目全非。原本应该摆放沙发和茶几的地方,现在摆满了各种玻璃容器、管道和机器设备。大大小小的塑料桶堆满了整个房间,有的桶上还贴着危险品标识。
地面上到处是水渍和不明液体,墙壁被化学品腐蚀得斑驳不堪。一个大型蒸馏装置倒在地上,似乎是昨晚发出巨响的罪魁祸首。
最令人震惊的是,客厅的角落里堆满了药片和白色粉末,旁边还有包装袋和电子称。
"这是...毒品实验室?"李晓雯倒吸一口冷气。
老王没有回答,他对着对讲机低声汇报:"确认发现制毒窝点,请求毒品科和刑侦队支援,需要专业人员处理现场。"
物业经理刘总脸色惨白,像是随时要晕倒。他靠在墙上,双腿发软。
老王转身盯着刘总:"张师傅人呢?"
刘总支支吾吾:"我...我不知道..."
"你有他的钥匙,你昨晚来过,你什么都不知道?"老王的目光变得锐利。
刘总的额头冒出了豆大的汗珠:"我真的不知道他在干什么...他每个月给我五千块钱,让我帮他保密..."
"保密什么?"
"就是...水费的事,他说他做了个小作坊,需要用水..."刘总的声音越来越小。
老王冷笑一声:"小作坊?这是制毒工厂!"
刘总彻底瘫坐在地上:"我真不知道...真的不知道..."
这时,更多的警察赶到了现场。专业的刑侦人员和禁毒民警开始对张师傅的房子进行全面检查。
李晓雯和父母被安排到楼下的小区活动室里暂时休息。三人都被眼前的一幕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这就是张师傅家水费这么高的原因?"王大妈喃喃自语,眼睛里写满了不可思议。
李大爷摇摇头:"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平时看着多老实的一个人啊..."
06
傍晚时分,警方的工作仍在继续。
小区里已经聚集了不少居民,都在议论纷纷。禁毒大队的警车和刑侦队的面包车停满了小区门口,还有记者在外围拍照采访。
老王找到了李家三口,脸上的表情稍微轻松了一些。
"李师傅一家,谢谢你们的举报,这次立了大功了。"老王坐下来,给三人倒了杯水。
"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李晓雯忍不住问道。
老王喝了口水,缓缓道来:"这个张师傅,本名叫张明,不是什么水暖工,而是有多年前科的制毒分子。他半年前搬到这个小区,就是为了避人耳目,建立新的制毒窝点。"
李大爷惊讶得嘴巴都合不拢:"这...这..."
"他选择这个老旧小区,就是因为监管松散,居民大多是老年人,不会起疑心。"老王继续解释,"他用大量的水来冷却设备和稀释化学品,所以水费才会这么高。"
"那物业经理刘总..."
"刘总已经承认了,他知道张明用水量大,但不知道具体在做什么。张明每个月给他好处费,让他帮忙瞒下来。"老王叹了口气,"刘总会因为包庇罪被追究责任。"
李晓雯眉头紧锁:"那张明人呢?"
"昨晚他的设备出了故障,药水泄漏,他怕被发现就逃了。"老王说,"但我们已经掌握了他的活动轨迹,很快就能抓到他。"
李晓雯突然想起一个问题:"那我们家的水费怎么办?"
老王笑了笑:"别担心,这个账单肯定不是你们的。水务公司会更正错误,你们不用付这笔钱。"
王大妈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晚上9点,小区里的警灯还在闪烁。
李晓雯站在阳台上,看着楼下忙碌的警察。心里五味杂陈。
她想起平时偶尔碰到的张师傅,总是戴着口罩和帽子,话很少,但会礼貌地点头示意。谁能想到,这样一个"低调"的邻居,竟然是危险的制毒分子?
王大妈走到她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闺女,多亏了你细心,否则这个毒窝还不知道要害多少人呢。"
李晓雯笑了笑:"我只是为了咱家的水费单,没想到会发现这种事。"
第二天早上,整个小区都沉浸在震惊中。
电梯里、楼道间,到处都是居民们的窃窃私语。一夜之间,这个平静的老旧小区成了新闻焦点。
"听说那个张明制造的毒品价值上百万!" "可不是嘛,用了六百多吨水呢,能洗多少毒啊!" "幸亏发现得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早饭时间,李晓雯收到了公司领导的电话,关心她家的情况。她简单地解释了一下,领导体谅地给她批了三天假,让她安顿好家里的事情。
上午10点,小区门口的警戒线撤下了一半。禁毒队的专家们穿着防护服,把最后一批证物从张明家里搬出来,装进了警车。
李晓雯陪着父母来到水务公司。
这次,他们没有像上次那样排长队。服务台的工作人员一看到他们,就立刻把他们引到了经理办公室。
水务公司经理陈主任亲自接待了他们,态度十分客气。
"李师傅一家,真是对不起,给你们造成了这么大的麻烦。"陈主任满脸歉意,"这完全是我们工作人员的失误,我们已经查明了原因。"
他解释说,由于水表编号相似,抄表员把张明家的读数记在了李家的账号上。公司已经更正了错误,李家这个月的实际水费只有27元。
"我们决定,给您家一年的免费用水,以表歉意。"陈主任递过来一份文件,"这是补偿协议,请过目。"
李晓雯看了看补偿条款,一年免费用水,外加1000元精神损失费。虽然不算太多,但也算是一个合理的处理方式。
她和父母商量了一下,决定接受这个补偿。
离开水务公司时,王大妈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终于解决了,这几天真是吓死我了。"
李大爷摸着下巴:"这事也有好处,起码咱们小区以后安全了。"
李晓雯点点头:"是啊,希望物业也能换个靠谱的经理。
三天后,新闻报道了张明被抓获的消息。
原来他逃到了邻省的一个小镇,准备重新建立制毒窝点,但因为他的照片被媒体广泛传播,被当地群众认出并举报。
警方还顺藤摸瓜,捣毁了张明背后的整个制贩毒网络,抓获嫌疑人12名,缴获毒品成品和半成品共计32公斤。
这一战果,让负责此案的老王警官受到了上级的表彰。
老王专门来到李家,送来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见义勇为,助警破案"。
"李晓雯同志,感谢你的细心和勇气,为打击毒品犯罪作出了重要贡献。"老王郑重地说。
李晓雯有些不好意思:"我只是为了查水表..."
老王笑了:"有时候,正义就是从生活中的小事开始的。"
小区里的居民们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都对李家赞不绝口。
"李大爷家闺女真有眼力,一个水费单就揪出了制毒分子!" "现在像李晓雯这样的年轻人不多了,有责任心,敢于追查到底。" "以后我们小区有她这样的人,大家都安心多了!"
07
一个月后,小区换了新物业公司。
第一件事就是彻底检修了所有的水电表,确保不会再发生读数错误。
张明的房子被彻底清洗消毒后,暂时封存作为警示教育基地,供附近社区居民参观学习,了解毒品的危害。
李晓雯帮父母把家里重新粉刷了一遍,去除了可能残留的化学气味。她还在阳台上种了几盆绿植,让家里更有生气。
周末,一家人坐在焕然一新的客厅里,喝着茶,看着电视。
"闺女,这次多亏了你。"李大爷感慨地说,"要不是你坚持查下去,我们不但要白白付冤枉钱,还要继续和毒贩子做邻居呢。"
王大妈点点头:"是啊,咱闺女做事就是靠谱。"
李晓雯笑了笑:"这次经历告诉我们,生活中的异常现象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大的问题。不能因为麻烦就选择退缩。"
她看着窗外的小区,那里的居民们正在广场上跳舞、下棋,孩子们在嬉戏奔跑。一切都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与祥和。
"有时候,正义只是从一张水费单开始。"李晓雯轻声说道。
窗外,夕阳将小区染成了金色,一切都显得那么安宁美好。
没有人会想到,就在一个月前,这个看似平静的小区里,曾经隐藏着如此惊天的秘密。
而这一切,都是从一张深夜送达的水费单开始的。
来源: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