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领家庭树立良好家风家训,传播科学家教,五通桥区法院联合金口河区法院、五通桥区政协,以“开学第一课”暨“家校院·同心圆”家庭教育指导为主题,走进冠英镇杨家小学,用彝汉双语为该校彝族同学及家长们送上丰盛的“法治+家庭教育指导大礼包”。
为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领家庭树立良好家风家训,传播科学家教,五通桥区法院联合金口河区法院、五通桥区政协,以“开学第一课”暨“家校院·同心圆”家庭教育指导为主题,走进冠英镇杨家小学,用彝汉双语为该校彝族同学及家长们送上丰盛的“法治+家庭教育指导大礼包”。
启智润心:“彝语普法”零距离
“ꐋꀨꊈ,ꆍꊇꉾ!”课堂上,金口河区法院干警甘毛军信用彝语详细讲解了校园欺凌的性质、类型和认定要素,围绕《刑法》、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及《家庭教育促进法》相关条款,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不同年龄阶段校园欺凌者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以及家长需要承担的监护责任,引导家长重视家庭教育,树立良好家风,积极培育未成年子女尊法、学法、守法意识。大家纷纷表示,没想到法院会开展彝语普法,这堂课不仅听得进去,更听得明白,既学到知识,又增加了情感联结。
指导赋能:科学教育促成长
家庭教育指导环节,特邀专家、区政协委员张树林从主动社交建立连接、结构化表达提升印象管理出发,指导同学通过自我介绍迅速融入集体,同学们跃跃欲试,反应热烈。针对家长提出工作忙无暇陪伴、与子女沟通不畅、无能力辅导学习的共性问题,张树林结合彝族家庭文化特点,从心理学角度阐述父母缺位对未成年子女的负面影响,建议家长树立认真倾听、及时沟通、正向反馈的陪伴思维,提升未成年子女主动沟通意愿,优化亲子关系。同时,张树林以“后喻时代”为例,建议家长缓解学历、能力焦虑,培养不卷学习、重学习力的教育理念,多路径开展自学,营造温馨、学习型家庭氛围,增强未成年子女主动学习自驱力。
搭建平台:协同共育暖彝家
本次活动,是五通桥区法院结合辖区彝族群众占比日益增加的实际,积极拓宽“法院+政协”机制服务路径,做深做实“家校院·同心圆”家庭教育指导特色品牌,专项推动彝族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有益尝试。
下一步,五通桥区法院将持续整合资源,着力构建彝语协同普法机制,联合区政协建立法律、心理学专门知识委员库,组建“委员—彝族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服务团队”,邀请具备专门知识委员重点参与“家校院·同心圆”彝族家庭教育专项指导工作,及审执工作中涉彝族未成年人纠纷心理疏导和调处,以司法浓情、委员关爱呵护辖区彝族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来源:四川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