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人丨“双抢”,刻在记忆里的艰辛与喜悦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1 10:31 3

摘要:“双抢”这个词,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或许有些陌生,而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讲,更是不知所以然。但对于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种过两季水稻的地方,它代表着一年中最忙碌、最紧张的那个农事阶段。

在岁月的河流之中,“双抢”是一段独特而深刻的记忆,它见证了父辈们农忙时节的艰辛与喜悦,也承载着人们对土地的深情与敬畏。

“双抢”这个词,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或许有些陌生,而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讲,更是不知所以然。但对于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种过两季水稻的地方,它代表着一年中最忙碌、最紧张的那个农事阶段。

我的家乡里耶,地处酉水河畔,它是湘西山区难得的一块小盆地。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家乡种植两季水稻。春季,先是浸种谷(催芽)、播种、育秧,插禾苗。待到秋季,也就是七八月学校放暑假之时,就开始抢收早稻,抢插晚稻,这便叫“双抢”。

夏末秋起,依旧骄阳似火,当早稻成熟的金黄铺满田野,“双抢”的号角便骤然吹响。此时,抢收早稻与抢插晚稻如同两场紧锣密鼓、紧密衔接的“战役”,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容不得丝毫懈怠。

抢收早稻,是“双抢”的首场硬仗。父辈们头戴草帽,肩扛打谷机,手持镰刀,奔赴田间。此时的稻田,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饱满的稻穗在微风中摇曳,散发着成熟的香气。但这丰收美景的背后,是时间的紧迫。早稻一旦成熟,若不及时收割,遇上狂风暴雨,稻谷便可能倒伏、发芽,一年的心血将会付诸东流。

天刚蒙蒙亮,天气比较凉爽,生产队长就一声声催促,叫唤出工了。母亲也将我叫醒,我揉着困乏的双眼,粗粗洗涮,囫囵喝下桌子上的稀饭,咽下干硬的苞谷粑粑,接过母亲递过的镰刀,套上旧长布衣裳,光着脚板,拖着迟钝的身子,极不情愿地跟着母亲,来到村口的稻田。此时正值暑假,我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劳动,算半个劳动力,每天记五个工分。

父辈们早已在稻田里,他们弯下腰,挥动镰刀,“唰唰唰”的割稻声,此起彼伏,田间奏响着劳动交响曲。每一次弯腰,每一次起身,都挥洒着汗水。烈日高悬,炙烤着大地,也炙烤着田间劳作的人们。汗水湿透了衣衫,顺着脸颊、脊背流淌,滴落在脚下的土地里。尽管酷热难耐,可人们的动作却丝毫没有减慢,一心只想尽快将稻谷收割归仓。

收割后的稻谷,需要尽快脱粒。那时用的是人力脚踏的打谷机,两个力气大的男子踩着踏板,将割下的稻穗在飞速旋转的滚筒上绞打,金黄的谷粒便纷纷脱落。脱粒后的稻谷,用箩筐装起来,一挑挑地送回村寨晾晒。在晒谷场、院坝里,甚至马路上都是竹席,将稻谷均匀摊开。父辈们时刻关注着天气变化,一旦乌云密布,便立刻召集人们,迅速将稻谷收拢,以防被雨水淋湿。

那个时候,我还没力气踩打谷机,便跟着妇女们割稻谷。光脚下到田里,稻田里的水还算凉爽,脚底踩进软软的泥巴,也还有几分舒适。我学着妇女们的样子,左手搂住稻谷秸秆,往前一推;右手拿镰刀勾着稻秆子,往怀里一带,“嚓”的一声,一把将水稻割断,然后顺势平摊,放在左手一旁。带穗的金黄稻禾一排排放整齐。随着我们手臂的起落,在“嚓嚓”声里,稻田渐渐化成一道道金黄的风景。

记忆中的割稻如同打仗。第一个敌人便是蚊子,早晨正是田里蚊子最多的时候,蚊子纷纷叮咬,令人烦躁。第二个敌人便是稻芒,刺到皮肤上很痒很难受。这再加上蚊子的叮咬,且越挠越痒,还生起小疙瘩。三是用镰刀割稻,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割到手指头,顿时血流如注,直接挂彩。什么痒和疼,都是轻伤,即便手指流了血,在田坎边找一株苦蒿子,含嘴里嚼一嚼,贴在伤口上,细布条一扎,又接着干。

抢收早稻结束,紧接着便是抢插晚稻。这时的稻田里,早已灌满了水,经过深耕细耙,变得泥泞而松软。父辈们马不停蹄地将育好的秧苗运到田边,开始插秧。一行行秧苗在他们身后整齐排列,绿色的希望在田野间蔓延。

插秧是个体力活。要分秧四五只,棵距行距均匀,插秧入田不深不浅,不能伤根,不能折苗,才能保证秧苗尽快成活。这门农家活,只能熟能生巧。只见父辈们挽起裤腿,赤着双脚,踏入水田里,左手攥着秧苗,右手快速地分秧、插秧。那时实行“索索秧”, 就是在田间扯起笔直的绳索,人们依据绳索一排排地插,使秧苗均等排列,通风向阳,获得高产。父辈们怕我插不好秧,经不了累,便叫我与另一个学生扯绳索。

即便如此,稻田仍是蚂蟥的天堂。我们腰酸背痛的跟随大人插秧的时候,蚂蟥便神不知鬼不觉地吸附上小腿,大口吞吸我们的鲜血,直到身子被血液撑得滚圆,滚落下来。这伤口又肿又痒,就算好了,往往也会留下难以消除的疤痕。

“双抢”时节,村寨里无一人闲着,无论老少,包括像我们这样的十来岁的少年,都是重要力量。抢收早稻,不让辛苦一年的收成在风雨中霉变;抢插晚稻,抓住时节播下又一季的希望。每天清晨四五点,天尚未亮,人们就被叫醒参加劳作。夜晚,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回到家中,虽然身体疲惫不堪,但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大家围坐在一起,谈论着当天的收成和明日的农活,简单的饭菜吃得格外香甜。

如今,当我回望那段历史,依然能感受到那份深深扎根于土地的情怀,以及劳动人民为美好生活不懈奋斗的力量。

来源:湘西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