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才指挥家”舟舟的故事,像一场梦,热烈地开始,又悄然落幕。智力永远停留在三岁的他,曾站上过万人瞩目的舞台,也曾被无数掌声包围。可繁华褪去,谎言拆穿之后,他的人生又剩下些什么?
“天才指挥家”舟舟的故事,像一场梦,热烈地开始,又悄然落幕。智力永远停留在三岁的他,曾站上过万人瞩目的舞台,也曾被无数掌声包围。可繁华褪去,谎言拆穿之后,他的人生又剩下些什么?
01
1978年4月1日,愚人节。武汉的一个音乐家庭迎来了新生命。胡厚培,当时乐团里的大提琴手,给儿子取名“一舟”。像一艘小船,愿你一路向前——这是他最朴素的愿望。
但命运偏偏在这一天,开了个沉重的玩笑。
刚满月的舟舟被确诊为唐氏综合征,智力发育极限只有三岁,需要终身被人照顾。母亲整日流泪,甚至想过带着孩子一走了之。是父亲胡厚培拉住了她:“别怕,有我。”
胡厚培工作越来越忙,妈妈则辞了职全心照顾舟舟。教一个唐氏孩子生活技能,真的太难。八岁了,舟舟还数不清一到五。父母常常相对无言:如果我们不在了,他该怎么办?
于是他们决定再生一个孩子。不是偏心,是无奈。这个家需要多一双手,将来替他们接住坠落的舟舟。
妹妹出生之后,从小接受的教育里就有一句:“你要照顾好哥哥。”
童年的舟舟,因为反应慢、说话不清楚,常常被其他孩子欺负。他不会反抗,只是笑。那个笑容,让胡厚培心如刀割。他一次次找对方家长理论,却只换来一句:“离那个傻子远点。”
无奈之下,胡厚培开始带着舟舟去乐团排练。
没想到,这成了转折的开始。
乐团成了舟舟的避风港。叔叔阿姨常给他零食,陪他玩。更让人意外的是,每当音乐响起,这个连话都说不清的孩子,会突然安静下来,举起双手,像真正指挥家那样挥动起来。
起初大家只觉得有趣。可慢慢发现,他的每个动作都卡在节拍上,起落停顿,有模有样。有人开玩笑问:“舟舟,想不想上台指挥?”他使劲点头,眼睛发亮。
就这样,他被抱上指挥台。
音乐响起,他舞动手臂,神情专注。一曲结束,还知道鞠躬谢幕。
台下有人笑,也有人偷偷抹泪。胡厚培和妻子远远望着,泪流满面。他们多希望,音乐真能带来奇迹。
可现实依然冰冷。胡厚培尝试教他乐理,却发现他只是在模仿。节奏感更多出于本能。但没关系,至少那一刻,舟舟是快乐的。
02
转折发生在1997年。
湖北电视台一位编导来乐团取材,偶然注意到了角落里的舟舟。音乐中的他,眼神发光,手势流畅,整个人像被点亮了。
得知他竟是唐氏患儿,编导深受触动,决定为他拍一部纪录片——《舟舟的世界》。
拍摄中途,剧组说没钱了。胡厚培立刻说:“钱我不要了,请你们把片子做完。”
他没想到,这部片子彻底改变了舟舟的人生。
1998年,纪录片播出。 “天才指挥家”舟舟火了。他登上央视春晚,和刘德华同台,与施瓦辛格握手。演出邀请从全国各地涌来,出场费最高达到一场十万。
那是舟舟和家庭最风光的几年。
可也是在鲜花掌声最响时,舟舟的妈妈因病去世。生活的重量,一下子全压在了胡厚培肩上。
他辞掉工作,陪着儿子到处演出。可热度来得快,去得也快。渐渐地,演出变了味。有节目让舟舟唱《小苹果》,有相亲综艺拿他炒作。胡厚培心里难受。
他终于站出来说:“舟舟其实不懂音乐,所谓指挥,只是我陪他重复练习的动作。”
他也郑重地说:“谢谢大家,陪舟舟玩了一场快乐的游戏。”
03
喧嚣过后,生活回到原本的轨道。
但考验还没结束。胡厚培患上糖尿病,每天需注射胰岛素。2016年,舟舟被查出肺癌。
还好手术成功,舟舟活了下来。但这个家已经筋疲力尽。
胡厚培思前想后,把退休工资卡和房子都过户给了女儿。“以后,哥哥就拜托你了。”
妹妹虽然严厉,却始终负责。只是舟舟似乎不适应那种约束,最终还是搬了出来。
如今的他,住进了一家残疾人艺术团设在乡下的站点。那里安静,人也单纯。他每天散步、听歌、跟着音乐随意摆动。
再也没有镜头对准他,也没有掌声包围他。他拿着每月600元的低保,过着最普通的日子。
“天才指挥家”的光环,与其说是一场骗局,不如说是一个父亲为孩子编织的、温柔的梦。
梦会醒,但爱不会。
我们祝愿舟舟,在宁静的时光里,继续被世界温柔以待。
来源:暖心文笔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