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7月10日至14日,由甘肃省文联主办,甘肃省文艺创作传播中心、庆阳市文联承办的“高天厚土 多彩庆阳”采风活动成功举办。其间,作家们通过采风,对庆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多彩的自然风光、繁荣的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即日起,庆阳文学院公众号将不定期推送
2025年7月10日至14日,由甘肃省文联主办,甘肃省文艺创作传播中心、庆阳市文联承办的“高天厚土 多彩庆阳”采风活动成功举办。其间,作家们通过采风,对庆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多彩的自然风光、繁荣的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即日起,庆阳文学院公众号将不定期推送采风作品,敬请关注。
河 山 如 故
组 诗
段若兮
秋染子午岭 王启宁 摄
黎明降临
光之变幻,犹如
蝶蛹的骤然破裂和翅膀的缓慢展开
寂静中传来叶片相触的声音
风丝和空气的轻微摩擦,震颤蛛网
一条蛇借助背上的绿斑,藏身于
苔藓和卵石之中。露珠沿着叶脉滚动
至低处,坠入草丛和泥土
……时间进入倒叙?我错过的所有黎明都回到这里
以倾听我的独白和忏悔。天幕由玄黑变为谧灰
最后一颗星,发出钴蓝的光
在它坠落的地方,霞光升腾起鱼血般的绯红
雾之语
此时,白雾封锁楼群。而在另一首诗里:
“秋天,把它的薄雾之马赶向河流”
我们终将踏入同一条河流,白浪浮动银雪
把光阴带远,唯一能够留下的只有记忆
如卵石静卧水底
白雾淹没城市,只露出阁楼和白塔的尖顶
电线琴弦般绷紧,一种时刻保持紧张和专注的力
呼应着风的轻拂,云色的流转
弥漫,遮蔽,酝酿?雾的纱帐背后发生了什么?
叶片的倾斜,让一枚露珠在滚动中变得沉重
而在这首诗的结尾处,露珠摔碎了自己
浓雾消散,再也寻不到踪迹
断 崖
是什么力量打断了巨石的倾诉?
你愤怒
而那未及说出的语言在体内长成
铁的筋骨
断崖突兀、傲慢、承受着天空和时间的双重重量
又像是对着风,一声声,无声质问
……风不会回答你。只留给你一件虚无的斗篷
只是山阳有鹰,山阴有雪
极目处,落日恍惚
仲 夏
番石榴的汁液还留在你的唇边
豆荚裂开。牡丹芳馥
猫的身体变肥,蜷缩在沙发里,打着冗长的呼噜
乌云和暴雨在远方,只把最后一缕阴翳和凉风
吹送过来。这风一定抚过了大片苇田
长满紫樱和阙兰草的水坝
牡丹的香气至浓时,颓靡而疲倦
豆荚轻微的一声爆裂
……是什么在此刻变得脆弱?
蝉的偏执。日轮的热量熔化了自己
葡萄酝酿的甜味接近窖藏的酒
一切都是最为饱满醇浓的时刻:你午睡时
迷蒙的脸,你肩胛的细汗
北石窟寺 赵彩霞 摄
古 寺
墙垣颓塌,蒿草遮蔽
菩萨金身俱碎
蛛网大如罗盘,占据佛龛
一只蜘蛛踱步而出,斑纹如虎
……我们上山途中,遇到的那个背水老妇
就是菩萨在人间的第九代转世
下山。夜色忽临
一枚糯米纸做的月亮,负起神职
保佑人间:大梦清甜
宁静如水
散 步
沿着月色铺成的小路,步入密林
雾气混合草木的清芬,盘结于蛛网
树冠为归鸟和传奇构筑藏身之巢
在虫声和风吟的天籁之乐引导下
走入密林更深处。踟蹰漫步
久久思索的问题没有答案
困顿,如囚于无迹可寻的风之笼中
风语如丝。流萤闪烁让夜色更为深浓
而密林寂静,只有星光休憩于露水的宫殿
徘徊良久后,你转身返回
走出密林,无意间抬头仰望
方觉真理如此朴素而简单,它早已镌刻于星阵
亘古至今都裸呈于苍穹
林 中
踩在松软厚实的松针上,初醒的野花
轻撞我的脚踝和膝盖
风是万物共用的语言
光线、溪水,还有不知名的虫雀都加入了交谈
……花朵是泥土无法掩饰的秘密
露珠只用来盛放细窄的天空。草叶的摇动
让大地也随着摇动
——是星空和苍茫的宇宙在摇动
宇宙的摇篮呵,你收留了我们
——唯一而永恒的孤儿
清新、纯净、弱小、命运多舛的孩童
人类只是宇宙的孤儿
萌生于时间、水和血液的襁褓
手执微弱的火炬,走向盟约一样辉煌的死亡
……树冠在和天空交谈,群星是他们的语言
月亮,这万物共用的墓碑
在云中矗立
泉 边
蝴蝶把影子投入水中,而自身成为飞翔的幻象
落叶掩埋石径,很久未有人来过?
这是遗忘之地,栏杆上蓄积着奢侈的宁静
风,在树和云之间筑巢
冉冉而起的木质芳香,独属于自然的
一种未被解读的言辞?
黄昏降临。虎豹缓缓起身,走回深林
浓黑的树荫落在斑纹的炫金里
有酒和剑刃的光晕
暮 晚
最先归来的是风。紧跟其后的是鸟群
最后是酡醉的夕阳
收敛威仪,太阳神走下火焰的马车,转身
遁入远山之空门。这时寂静如神意般缓缓降临
湖泊打开镂金魔盒,释放出星光和虫吟
忽而一弦红月亮站上断崖,吹响号角
雄鹿庄严起身,把树枝状的犄角伸入天空
引渡夕阳,流入夜的深井
作者简介
段若兮,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研究生班文学硕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诗集《春山空静》《人间烟火》《去见见你的仇人》。作品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参加诗刊社第33届青春诗会。鲁迅文学院第34期高研班学员。获华文青年诗人奖,三毛散文奖,石峁文学奖,第十届敦煌文艺奖,第六届、第七届黄河文学奖,第十一届、十二届李梦阳文艺奖等。入选甘肃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第三届、第四届“诗歌八骏”。
来源:甘肃省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