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积极推进“九湖环保卫士”“春城志愿·高原湖泊生态美”主题志愿服务走深走实,壮大“志愿暖阳·碧水盟”服务矩阵,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基层团组织、团员青年和志愿者在阳宗海河湖保护一线积极发挥作用,为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湖美目标,建设美丽阳宗海贡献青春力量。
为积极推进“九湖环保卫士”“春城志愿·高原湖泊生态美”主题志愿服务走深走实,壮大“志愿暖阳·碧水盟”服务矩阵,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基层团组织、团员青年和志愿者在阳宗海河湖保护一线积极发挥作用,为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湖美目标,建设美丽阳宗海贡献青春力量。
提升引领力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入“青”心
一是在主题活动上下功夫。阳宗海各团支部、少先队组织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以生态文明、阳宗海保护为主题的主题团日、队日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加强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青言青语”“童言童语”阐释,让青少年听得懂、易感受,能领会、有共鸣,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是在护湖宣讲上下功夫。积极组织“明湖青年先锋”、阳宗海“青年讲师团”、“红领巾宣讲团”等护湖宣讲团深入基层、走近青少年,广泛开展有特色、接地气的互动交流,促进阳宗海生态环境“共建共享”,讲好阳宗海生态环保中的生动故事。2024年以来,开展“阳宗海保护”主题宣讲、《云南省阳宗海保护条例》知识问答等活动21场次,累计3200余名青少年参加。
三是在生态研学上下功夫。依托阳宗海高原湖泊研究中心、陈景院士工作站、阳宗海环湖绿道等资源,串联生态研学路线,推动共青团“生态文明课”由讲堂走向实地,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提高青少年保护生态、爱护阳宗海的意识,累计组织开展生态研学25场次,覆盖青少年4100人次。
突出凝聚力
建强组织队伍聚“青”力
充分发挥广大团员、团干部、青年志愿者在阳宗海保护治理中的作用,助力阳宗海保护治理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是“育”字为先,抓实团青组织建设。以夯实团建基础、助推河道整治、生态团建共促为目标,在阳宗海保护治理工作中扎实开展团组织和团员先锋行动,组织“保护绿色家园 争当明湖先锋”主题实践活动18期。设立环保政策宣传、生态文明劝导、入户河道管护等团员先锋岗,形成团员、团干部积极参与河湖管护的良好氛围。
二是“联”字为要,联动助推作用发挥。加强校地共建,联动辖区内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昆明传媒学院,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鼓励院校大学生深入沿线村镇、社区调研绿色低碳发展成果,将社会实践活动与阳宗海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相结合,进一步扩展和深化校地良性互动,为绿美阳宗海生态建设凝聚人心、形成共识、拓展智慧。
三是“融”字为基,构建志愿服务矩阵。吸纳党政机关、驻区企业、学校、社会组织等59家成员单位组成阳宗海“碧水盟”,推进阳宗海保护志愿服务队伍壮大、模式创新,做好人力、物力、需求的优化匹配与融合,实现“志愿服务一个点,拧紧青年参与一条线,铺开阳宗海保护一张面”。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护湖志愿服务轮值活动31场。
增强感召力
丰富活动载体助“青”为
深化阳宗海保护的活动内涵,积极开展内容新颖、精彩纷呈的生态环保活动。
一是开展青春公益巡河。青年志愿者实地巡查阳宗海入湖河道环境、河流水质等情况,向周边居民宣传水资源保护知识,累计开展“‘阳’帆明湖公益巡河”活动16场,切实维护阳宗海水域生态环境,全面提升群众爱湖护湖意识。
二是组织生态放鱼活动。组织“‘鱼’你同行 守护明湖”生态放鱼活动,通过增殖放流花䱻、光唇等土著鱼类,有效保护阳宗海水生生物资源,为阳宗海生物多样性的修复注入新的生命力。同时,联动阳宗海管护中心志愿者,规范民间放生行为,避免盲目、随意放生行为破坏阳宗海水域生态系统。
三是开拓绿道生态之旅。聚焦阳宗海西岸片区、临水片区、草海片区、南岸片区4大片区,依托阳宗海环湖绿道,将公益、交友、环保、健康等元素融入阳宗海文旅产品及生态环保志愿服务行动中,积极开展以“与海有约”为主题的公益徒步、绿色众筹、交友联谊等活动12场,传播绿色生态文明理念。
四是丰富低碳环保实践。通过垃圾分类、旧物改造、手工绘画等形式,组织开展小而美、简便易行的绿色实践活动,开展“旧衣换绿植”“绿色实践青年说”等活动23场,不断激发青少年参与热情,培养青少年绿色生活习惯,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展现建设美丽阳宗海的青春担当,诠释阳宗海保护治理的青春力量。
来源:阳宗海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