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教育家精神——教师专业成长故事(四)

摘要:纪晓会,女,1990年2月出生,2014年9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中学数学一级教师。参加工作11年来,她在领导的关怀、同事的帮助以及师生间的默契中,较快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

求实精研育桃李

琼华开处照春风

承德市第七中学

纪晓会

纪晓会,女,1990年2月出生,2014年9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中学数学一级教师。参加工作11年来,她在领导的关怀、同事的帮助以及师生间的默契中,较快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

过坎坷更识路

云开见晴

初上讲台,杨校长经常去听她的课,课后进行指导,细致到每个PPT中的标点,渐渐地,她的课堂有了起色。每当遇到问题时,同科室的其他老师总是耐心地给予指导,帮助她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她不仅在教学上取得了进步,还在班级管理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她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学生沟通,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如何在课堂上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课 堂

第一次公开课,她内心一片慌乱,反复自问:“该如何讲授这堂课?”她深知授课无捷径可走,于是反复研读教材,梳理教学思路,并向当时的指导教师高飞副校长求教,预设教学流程,精心制作课件,将课堂预设到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力求将这节课打磨到完美无缺。经过多次试讲和修改,最终顺利完成了这堂课,并获得了在场教师的一致好评。这让她明白,只有持续深化学习,方能达成专业上的成长。

勤学笃行逐先

取长补短树师

当再次接手七年级教学工作时,她更加明晰了自己教学的弱点并积极加以改进。在备课过程中,不断向指导教师郝老师请教,每天都去听郝老师的课。郝老师的授课风格幽默风趣,内容安排紧凑有序,每次听完郝老师的课,她都感到非常满足,自己的教学也实现了质的飞跃。她还从姜老师那里学到了自创的记忆“口诀”,从李老师那里学到了“小组合作”教学法,从杨老师那里学到了特殊方法指导,从邢老师那里学到了制作精美课件的技巧,从贾老师那里学到了自制教具的方法……

她积极参与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活动,认真研读《新课标》,精心备课,研究学情。在备课、授课和反思过程中,她对知识的前后联系和重难点的掌握有了显著提高,在处理易错点方面也摸索出了一套方法,力求减少学生的错误。对于缺乏学习动力或基础薄弱的学生,她会特别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并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她还积极参加各种讲课比赛,屡次荣获一等奖。在疫情期间,她录制的精品课程在“空中课堂”播出,并在承德市城区初中数学学科教研活动中作为示范课,得到同仁广泛好评。

款语温言勤解

言传身教立学风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她始终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利用课余时间她阅读了《给教师的建议》《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等书籍。

担任班主任期间,她曾遇见了一个特别的学生。这名学生总是以眼泪宣告自己的烦恼,一不如意便满地打滚。在学期初的某个星期三,晚自习前,一个学生慌慌张张地跑来告诉她,班里有位男生哭得厉害,说头痛。她立刻赶到教室,把男孩扶出来,耐心询问。孩子支吾着说头疼,想回家。于是她联系了他的家人,孩子的姥姥在电话那头无奈地说,家远,交通不便,不能立刻赶来。

后来,姥姥坦言,孩子可能是想家了。意识到这个细节后,她主动接近这个男孩,用心倾听,悉心安抚,渐渐地发现了男孩心思细腻的一面。通过交谈,她了解到孩子父母早已离异,他一直由姥姥姥爷抚养,备受宠爱,第一次离家,自然不适应,缺乏归属感。深思之后,她给了他一项小任务——整理讲桌。男孩欣然接受,神采飞扬地回到了课堂。

这件事让她明白,班里许多孩子是初次住校,思家情切。于是,她常常主动找这些孩子谈话,给予关怀,并在班级中营造一种家的氛围,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家的温暖。她深信,是这一段时间的真心交流,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让孩子们感受到班主任无微不至的关爱。

在做班主任的三年里,她教育学生们爱国、尊师、孝亲。每次家长会,她都会详细询问孩子在家的表现,并在会后和学生们深谈。家长们对她十分信赖,孩子有任何情绪上的变化,总是第一个想到找她倾诉。她也因此和每位家长都建立了融洽的关系,任何问题都能顺畅地交流。她深刻领悟到,家校合作密切,沟通无障碍,才能真正实现无阻的教育。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她们班被评为校级“优秀班集体”。

她相信,用心去教,孩子们就能快乐的学,而快乐的学,将伴随他们一生,成为他们最宝贵的财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育教学之路上,她会砥砺奋进,一路前行!

来源:记录旅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