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8年,一万零二百二十个夜晚,张飞强在桥洞醒来时,最怕自己连真名都忘了。
28年,一万零二百二十个夜晚,张飞强在桥洞醒来时,最怕自己连真名都忘了。
9月8日,他回到四川绵阳老家,第一眼看见的是父亲花白的板寸。
老人还在打零工,每天搬三十袋水泥,一袋赚八块。
哥哥37岁,没结婚,在镇上焊铁门。他说不是不想娶,是怕弟弟回来找不到家门。
1995年夏天,张飞强被爷爷拿竹条抽了手心,赌气跑出门。
一个骑摩托的男人递给他一瓶汽水,醒来已在兰州。
卖花夫妇把他锁在平房后院,每天跪街边卖玫瑰,卖不够数就挨打。
冬天没袜子,脚背裂得像旱田。
13岁那年,他趁收摊逃上长途车,一路逃到西安。
白天翻垃圾桶找纸箱,晚上睡在城墙根桥洞。
最难受的一次,发烧到39度,没钱买药,躺在水泥管里听自己心跳。
那一刻,他以为自己活不过那晚。
后来遇到在回民街卖镜糕的大姐,给他一碗热汤,教他怎么吆喝。
再后来,他学会搬货、贴瓷砖、装空调,勉强活了下来。
父亲从没停止找他。
每到一个工地,就托工友把寻人启事塞进工棚。
家里土墙贴满泛黄的报纸角,全是失踪孩子的照片。
今年7月,志愿者把父亲的血样录进系统,比中了西安一名叫张强的工人。
DNA结果出来那天,父亲蹲在田埂哭了十分钟。
回家那天,奶奶把一锅腊肉炖了七小时,肥肉化在汤里。
张飞强连喝四碗,辣得眼泪直流,他说这是28年最踏实的一顿饭。
现在他开了直播,讲桥洞里的冬天,也讲大姐那碗汤。
粉丝问他以后干嘛,他说先把家里漏雨的瓦片换了,再带父亲去拍一张全家福。
全国每年新增上万条寻亲信息,能回家的不到三成。
再不做DNA采血入库,你会损失最后一次团圆的机会。
明天就用这三句话:
1. 采血不花钱,派出所十分钟搞定。
2. 把失踪亲人照片和出生信息发到“团圆”系统。
3. 每转发一次,就是给孩子多一条回家的路。
愿所有离散的人,都能在饭桌上重逢。
来源:山中感受清幽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