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小记者数博会上探秘高科技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1 18:02 1

摘要:8月28日,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开幕当天,一群身着亮黄色马甲,由观山湖区融媒体中心选拔的学生聚集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外,将以双语小记者的身份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首次亮相。

8月28日,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开幕当天,一群身着亮黄色马甲,由观山湖区融媒体中心选拔的学生聚集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外,将以双语小记者的身份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首次亮相。

15岁的李屹涵来自遵义,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贵阳学校,他说:"我读过几本记者的回忆录,一直对这个职业充满向往,”

为了准备做好此次采访报道,李屹涵和小伙伴们在会前接受了专业的培训。"英语老师为我们梳理了采访可能涉及的英语问题,经验丰富的记者老师教我们如何在复杂情况下如何灵活应对,"李屹涵说。

一进入展厅,双语小记者们就被各种尖端科技所吸引。李屹涵选择南方电网开发的电缆检修机器人作为报道的选题,"工作人员告诉我,这款机器人名叫'悟空',因为它和孙悟空一样会使用'分身术',通过遥操作和力反馈,操作人员可以远程实时控制,效率提升80%,无需人工进入危险区域。"

14岁的女孩刘韵怡来自观山湖中学,她采访了一位使用机械臂的男士。"他失去了前臂,机械臂就安装在他的肘部。” 刘韵怡回忆道。该男子解释说,该设备使日常任务变得更加轻松,从书写和搬运物品到提高他的整体生活质量。

刘韵怡说:“参加数博会让我亲眼目睹了中国的技术有多么先进,我在这里看到了我曾经认为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东西。”

同样,14岁的女孩王紫霓来自观山湖区第九中学,她对无人机足球非常感兴趣。"我第一次见到如此独特的运动,了解到它正逐渐被纳入正式比赛项目,将四旋翼无人机放在网状球体中,操纵其穿过悬空圆环,比赛通常采用3v3或5v5模式。"王紫霓说。

作为双语小记者,学生们还与国际参展商进行了交流。王紫霓采访了一位美国展商,其公司为硬件制造商提供验厂服务。对王紫霓来说,英语交流并不总是那么容易,尤其是当遇到令人困惑的专业术语时。但她很快找到了调整方法:"面对外国展商时,我将焦点转向生活方式和文化交流上,比如推荐贵阳本地美食,或询问他们对这座城市的印象,” 王紫霓表示,这是她第一次和外国人交谈,起初很紧张,但他们的热情让自己放松下来。

刘韵怡表示,在笔记本里她写满了精心准备的采访问题、技巧和注意事项,指引着她完成每次对话。当大多数同伴选择文字报道时,刘韵怡另辟蹊径采用了短视频报道。刘韵怡表示,视频能让观众沉浸式感受现场氛围,使体验更具吸引力。

但这个选择也带来了独特挑战,有些受访者不愿出镜,偶尔还有路人闯入镜头迫使她重拍。"视频报道需要顺畅的沟通,采访中的小插曲都会影响最终效果。" 刘韵怡说。尽管困难重重,她还是最终成功制作了四条视频,这段经历让她对新闻业有了新的认识。

刘韵怡说:"记者不仅是信息传播者,更需要深入挖掘、全面理解问题,并运用专业技能向公众清晰地呈现事实。讲述一个故事远比看起来要复杂得多。

曾以观众身份参加数博会的李屹涵,此次也感受到了角色转变带来的差异。"作为参观者,我可能只是随意浏览展品,但作为一名记者,我能真正深入接触科技产品,更深刻地体会到研究人员付出的巨大努力。"李屹涵说。(作者: 孟文杰 编译:中国日报社贵州记者站)

原文见9月10日中国日报旗舰版18版、国际版15版 英文链接:https://www.chinadaily.com.cn/a/202509/11/WS68c229a0a3108622abca0289.html

中国日报版面截图

来源:中国日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