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葡萄嫩梢感病后,发生长椭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条纹,严重时新梢扭曲至干枯;幼叶感病后,病斑边缘暗褐色,中央浅褐色,病斑干枯穿孔;幼果被害时,果面发生近圆小斑,病斑边缘紫褐色,中央渐变灰白色,稍凹陷,上有黑点。
一、葡萄黑痘病
症状:
葡萄嫩梢感病后,发生长椭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条纹,严重时新梢扭曲至干枯;幼叶感病后,病斑边缘暗褐色,中央浅褐色,病斑干枯穿孔;幼果被害时,果面发生近圆小斑,病斑边缘紫褐色,中央渐变灰白色,稍凹陷,上有黑点。
发病规律:
多雨、高湿月份有利于分生孢子的形成、传播和侵入,干旱年份或少雨地区发病显著减轻。凡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管理粗放、树势衰弱的果园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农业防治要点:
1、结合秋季清园及冬季修剪,彻底清除病梢、病穗、僵果,刮除主蔓上的枯皮,扫清落叶并集中堆肥处理。
2、开花前及谢花70%-80%的关键时期,进行药剂防治。
3、保持好的通风透光排水条件,注意营养供给,以调节树势。
4、果穗及时套袋(注意选择适合有机葡萄使用的纸袋,以免造成污染),隔离病菌,进行幼果保护。
二、葡萄炭疽病
症状:又叫晚腐病,是对葡萄生产威胁较大的病害,能造成果实大量腐烂,还能侵害苹果、梨等多种果树。
主要危害着色或接近成熟的果实,发病严重时,病斑可以扩展到整个果面,最终软腐脱落或干缩成黑色僵果。新梢受害时呈现淡黄褐色病斑,被害部易脱落,残痕处有绯红色粘质物。
发病规律:
果实感染一般伴随降雨,6月中旬开始发病,7-8月份进入盛期。
夏季多雨病害发生重,如在葡萄成熟期遇高温、多雨天气,常导致病害流行。管理粗放病害发生重。
农业防治要点:
做好冬季清园工作,春季葡萄发芽前园内喷施铜制剂预防病害发生。2、炭疽病发生初期,到采收前半个月,结合白腐病的发生使用药剂重点保护果实,雨季需配合表面延展剂使用。三、葡萄白腐病
症状:又叫腐烂病,主要危害葡萄的果穗,也危害新梢和叶片。
果梗和穗轴上发病处先产生淡褐色水浸状近圆形病斑,病部腐烂变褐色,果粒变褐软烂。白腐菌不侵害幼果,主要在果实开始着色或成熟时侵染造成发现,雨季进入发病盛期。
发病规律:
高温、高湿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因素,多雨年份,果园湿度大、通风透光不良发病重。遭遇极端天气后,接近地面的果穗发病也重。
农业防治要点:
1、生长季节及时摘心,修剪副梢使其通风透光,降低果园湿度,适当提高果穗与地面的距离。
2、病害初发期及时用药防治。
四、葡萄褐斑病
症状:又叫斑点病,分大褐斑病和小褐病两种。
病斑定型后,直径3-10毫米的叫大褐斑病,直径2-3毫米的叫小褐斑病。
主要为害叶片,初呈不规则的角状斑点,由淡褐变褐,进而变赤褐色,周缘黄绿色,严重时数斑连结成大斑,边缘清晰。
发病规律:
北方多从6月份开始发病,在发病期间可反复出现再次侵染,7-9月份进入发病盛期。病害由植株下部叶片逐渐向下蔓延扩展。多雨地区和年份发病重,造成早期落叶,影响产量,削弱树势。
农业防治要点:
1、在发病初期,结合防治黑痘病和炭疽病,提前做好喷药防病工作。
由于病害由下向上蔓延,所以第一、二次喷药要重点保护下部叶片。
2、加强栽培管理,葡萄生长期要增施有机肥料,促进树势生长健壮。#葡萄#
来源:白菜豆腐汤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