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中国还有这样一座校园!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0 02:07 1

摘要:近几年,中小学体育是许多家长和有识之士忧心的问题,诸如学生体质下降、“七成学生课间圈养”等话题,屡屡引发热议,为此,教育部还专门发文要求加强中小学体育。

近几年,中小学体育是许多家长和有识之士忧心的问题,诸如学生体质下降、“七成学生课间圈养”等话题,屡屡引发热议,为此,教育部还专门发文要求加强中小学体育。

但从媒体的调查看,各地中小学生在开展体育运动时,时间依然保障不充分,质量更是参差不齐,许多学校抱怨场地小、师资少,而体育课被占用,被边缘化的现象依然不在少数。

然而,最近,我发现重庆有着一家不可思议的学校,这所学校超过2/3的面积都是运动场,每天有着600场各类体育比赛,运动场上随处可见雀跃的孩子们,他们挥洒着汗水,脸上洋溢着活力与欢笑。

1

这所学校,就是位于重庆南岸区的珊瑚鲁能小学。建校初始,珊瑚鲁能小学也是一所场地匮乏,体育师资匮乏的学校,学校只有一块普通田径场,校园足球几乎为零。校长刘君决定打破现状,改变一切。

刘君是一名懂体育,重视体育的校长。他认为,孩子的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他深信,没有体育的参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无从谈起。用他的话说:“体育不仅仅是运动技能的掌握,它更是孩子们成长的载体,让孩子们在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锤炼意志,健全人格,亲历成长。”

那么,怎么才能把学校体育做好呢?刘君校长选择把场地建设作为突破口,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场地和设施设备的支持,学校体育只能是空谈。

可是,珊瑚鲁能小学属于典型的“地少人多”,校园面积只有5万平米,学生却高达5000多人,那么该怎么办呢?

刘君校长没被难倒,而是打破常规,大胆创新,把校园的边边角角、上上下下,所有可利用的区域,全部给利用起来。

校园墙壁改造的运动场

一般学校正门入口处,都会铺设柏油或大理石材质的宽阔道路,看着好看又气派。刘君却说,“好看顶什么用?”,他要求把这条路全部铺上专业运动垫层,变成50米往返跑跑道。

学校正校门入口处的跑道

校园里本来有处荒坡,刘君决定将荒坡填平,变成一座篮球公园,架设篮球架近100个,而且篮球架高度,篮筐大小有着多个规格,让不同水平的孩子都能轻易上手,找到投篮乐趣。

荒坡改造成的篮球公园

珊瑚鲁能小学不仅有一座标准足球场、此外还有沙滩、迷你、笼式等不同规格的足球场近30个,连教学楼的楼顶,也被开辟出多个小型足球场。

教学楼屋顶的足球场

正是靠着这样的挖潜扩容,珊瑚鲁能小学建起了大批让人眼花缭乱的运动场地,除了丰富的足球和篮球场地之外,还有体能公园、蹦床公园、轮滑公园、定向越野公园、射击公园、网球网球公园、AI智慧体能公园……

校园里的蹦床公园

许多中小学校一谈到发展体育,总是抱怨场地和设施不足,但硬件条件差,往往只是忽视体育的借口而已,我们目前校园的总体硬件水平,远远超过数十年前,真要想开拓运动的场地和空间,动动脑筋不难做到。

刘君校长的做法也告诉我们,场地和设施并非校园体育的拦路虎,懒惰的校长找借口,聪明的校长找方法,只要校长真正重视体育,校园的每寸土地都可以变成快乐的运动场。

2

运动场地有了,那么该怎么撬动孩子们运动的兴趣和热情呢?

一方面,刘君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打造了一支优秀的体育教师队伍。同时,给予学生充足的运动时间,珊瑚鲁能小学课间休息时间是10分钟,大课间更是长达60分钟,而且绝不允许被任何课程挤占哪怕一分钟。

另一方面,刘君选择把比赛当成支点,设计了“课堂教学基础联赛、班超联赛、校队精英联赛”三大赛事,整合一切碎片化时间,让每个学生每天至少参与一次比赛。

学生在体能公园运动

刘君校长认为,在小场地、短时间的快速竞技中,能够有效激发孩子们的运动兴趣。所以,即便在短短10分钟课间,校园里也处处是赛场,从篮球投球、到足球对抗,从网球击靶到轮滑竞速,参与者奋力拼搏,旁观者呼喊加油。

足球是珊瑚鲁能小学最受欢迎的项目,每天上演着近百场比赛,包括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八对八等等。

一对一的笼式足球

足球相关的赛事也最为丰富。同班级有不同队伍之间的足球比赛,班级之间有班超联赛,分为男子乙组,女子乙组,男子甲组,女子甲组,超级组5个队伍。同年级还会组建相同水平队伍,开展同校队不同小组之间的精英联赛。

标准球场的足球赛

在这些体育赛事里,学生不只是被动的参与者,有600多学生是各类比赛的裁判员,此外还有很多学生参与到组织、教练、记分、场地器材管理等赛事工作中。

总结珊瑚鲁能小学的赛事特点,那就是“多选择、低门槛、高参与、自组织”。学校提供了丰富的运动选择,学生可以依照自己兴趣选择项目,运动比赛打破常规,充分利用小场地和碎片化时间,用刘君的话说:“踢两下、跳一跳……只要动起来就好了。”

学生在玩轮滑

学校对学生也给予了信任和放权,场地器材向学生全面开放,从低年级开始学生就参与运动赛事的自主管理,哪怕是课间的比赛,每一块场地边都有学生担任的裁判员和记分员。换言之,学生成了校园体育的主角,体育不是被迫完成的枯燥任务,而是充满乐趣和激情的竞技,是属于学生自己的嘉年华。

张贴的班超赛程,裁判员均为学生

3

许多人可能担心,珊瑚鲁能小学学生把这么多精力放在运动上,学习会不会受到影响?

从家长普遍反馈来,学生参与运动后,不仅成绩没有下降,反而有所上升。因为,学校在抓学生体育时,对于学生其他课程的要求并未降低,且学生强健的体魄反而成了高效率学习的保证。

走廊里的小型乒乓球桌

一位学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自信地表示,“我觉得踢球之后精力更好,现在不仅学得更轻松,而且学得更好!”

老师则发现,课间运动好比孩子的一次“自我充电”,等上课铃声一响,孩子们回到教室之后,他们可以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专注力更高了。

学生在AI智慧屏前PK体能

事实上,珊瑚鲁能小学在当地炙手可热,属于一位难求的“名校”,谁家孩子进入这所学校,会让其他家长艳羡不已,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该校过硬的教学质量。

这么多学生参与运动比赛,安全该如何保障呢?

这里不得不提刘君的“用心”,除完善相关安全规范外,刘君对场地和设施“硬件”,把关极为严格。

沙滩足球场的沙子,是质量最好的海沙,这种沙子几乎没有棱角,也无扬尘,孩子们可以安心地在里面摸爬滚打。

比赛中的沙滩足球场

前文提到的校门入口处的跑道,采取了多层设计,有着出色的弹性和缓冲性能,测试显示,一枚鸡蛋从四米高处掉在跑道上,依然能保持外壳完整。

如果你走入珊瑚鲁能小学,发现这里的体育设施,许多都是弹性塑胶的材质,能给学生在激烈运动中最好的保护。更难能可贵的是,使用大量塑胶,校园里却没有任何难闻的塑胶异味,因为刘君要求,这些设施必须通过最严格的SGS环保认证,不得含有任何有害物质。

学校对于学生运动安排,也讲究因时而异,因人而异。比如,下雨天或夏季高温暴晒时,学生会在室内进行乒乓球等运动。针对“小胖墩”学生,学校会把他们单独组织起来,制定专门的运动计划,这些举措不仅人性化,也最大限度保障了安全。

4

刘君的努力没有白费,目前,珊瑚鲁能小学已经成为国内中小学体育的典范之一,不仅教育部门高度认可,一些公益机构如蔡崇信公益基金会,也给予刘君及学校资助和支持。

刘君的改革,验证了“以赛促动”,是发展中小学体育的一个可行路径。中小学体育不应是一成不变的广播操,也不应是按部就班的体育课,而是要尊重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热情。

赛事正是这样的“抓手”,全员赛事并非不可能,把门槛降下来,人人都可以是参与者,而非旁观者。根据不同年龄段,设置不同比赛等级,如低年级重趣味,高年级重竞技,可以做到循序渐进。

而像珊瑚鲁能小学那样,通过班级联赛,将赛事成绩和班级荣誉绑定,则可以激发学生的集体动力,张扬竞技精神,使得学校体育能有一个更加良好的氛围。

当然,全员赛事并非没有困难,如场地匮乏,但只要对校园空间充分开发利用,并错峰使用,组织起大量小场地、短时间的比赛,完全有可能。

人手不够的话,可以考虑引入外部力量,比如校外专业教练,比如家长志愿者的参与,也可以像珊瑚鲁能小学那样,把学生培养成小小教练员、裁判员……

可见,办法总比困难多,身为学校管理者,只要有以体树人的信念,只要敢于扛起责任,那么,让孩子身上有汗,眼中有光,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

但愿,像刘君那样爱孩子,懂体育的好校长,能多些,再多些!

来源:轩轩课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