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HUD 可能明年普及,但你真的需要它吗?

摘要:「通过大尺寸的 AR-HUD 看电视节目」已经成为问界 M9 上一个颇具话题性的记忆点,而我们提及「AR-HUD」,也很大概率地会联想到「炫酷」「昂贵」「高科技」这些关键词。

「通过大尺寸的 AR-HUD 看电视节目」已经成为问界 M9 上一个颇具话题性的记忆点,而我们提及「AR-HUD」,也很大概率地会联想到「炫酷」「昂贵」「高科技」这些关键词。

不过,这样的「固有印象」,很可能会在 2025 年出现变化。

作为车载光行业的风向标之一,第二届智能车载光峰会透露出一些重要信息:进入到 2025 年 AR-HUD 会变得更加「炫酷」和「高科技」,但「昂贵」可能不再是它的核心标签。

尤其是《AR-HUD 白皮书 2.0》的推出,有机会让 AR-HUD 行业向「标准化」迈前一大步。再加上「整车智能」浪潮的推动,AR-HUD 技术在 2025 年进一步向下普及并非没有可能。

广义的「HUD」,也就是「抬头显示」技术最先应用于二战时的战斗式飞机,上世纪 80 年代被通用首次应用在汽车上,且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代 HUD 技术是独立配置在仪表台上的「C-HUD」,第二代是能够在前风挡上投影简单信息的「W-HUD」。而第三代,便是利用 AR 显示技术结合虚拟与现实道路信息的「AR-HUD」。

据中汽中心披露的市场调查数据,AR-HUD 近两年市场装配率提升明显,2024 年前 9 个月 AR-HUD 的装配率要比 2023 年全年实现翻倍,从不到 5% 提升至 10% 左右。

不断增加的市场规模相信会让 AR-HUD 技术在短期内出现较多变化,至于会变成怎么样,我们可以从《AR-HUD 白皮书 2.0》中找到一些信息。

首先,尺寸的变化可能最明显。《白皮书 2.0》建议 AR-HUD 的 FOV(视场角)至少要达到 10°×4°,VID(虚像距离)至少达到 7.5 米,且以 13 米为最佳;投影尺寸至少达到 44 英寸以上,最好是 55 英寸。

显然,如果多数车企都根据《白皮书 2.0》的建议来设计 AR-HUD,那么其视觉体验会有非常大幅度的提升,甚至看齐旗舰车型。

其次,AR-HUD 可能会更注重细节。《白皮书 2.0》对贴合误差、防抖抑制、估算误差和时延补偿等细节均有参数要求,旨在尽可能减少 AR 渲染画面与现实景观的误差,提升 HUD 的「拟真感」。

最后,根据《白皮书 2.0》的建议,未来的 AR-HUD 将能显示更多的信息,因为其建议的 AR-HUD 至少要将 ADAS 信息、路面信息、车况信息与娱乐信息一并显示。

某种意义上看,《白皮书 2.0》希望车企将中控大屏的信息密度,搬到 AR-HUD 上。不过这样的做法,也有利有弊。

AR-HUD 的能力出现如此大的变化,对体验的影响如何?先看好的一面,功能更强大的 AR-HUD,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正反馈。

首先,我们在使用智驾时,安心感会更强。

在峰会上中汽中心提到,AR-HUD 迅速发展的推手之一就是「智驾」。其原因是,用户使用智驾时需要借助仪表上的各种信息进行驾驶判断,但低头看仪表屏或者扭头看中控屏都不安全。

这时候,显示信息齐全的 AR-HUD 就能帮助用户更安全地使用智驾。

基于这样的逻辑,AR-HUD 能力升级后,驾驶员只需要保持直视前方的姿势就能观察到足够的行车信息,如果出现提示(比如需要接管)时便能快速操作。

也因为如此,第二届智能车载光峰会在做 2025 年的趋势预告时,有两点与 AR-HUD 有关的趋势都提到了「智驾」相关的内容,分别是「AR-HUD 成为智驾第一窗口」和「智驾和 AR 引擎的发展驱动 AR-HUD 体验提升」。

换言之,AR-HUD 和智驾之间有望互相成就,形成良性的发展循环。

其次,AR-HUD 的能力升级也可能改变原有的驾驶习惯,简单说就是「更少低头」。

华为表示,下一代 HUD 显示技术将会从光学引擎、成像光路、显示基材等方面进行革新,尺寸更大、画面更精细、对比度更高,其成像效果能进一步朝着传统显示设备靠近。

从娱乐的角度看,驾驶员在主驾位就能观看类似于投影仪的画面效果,而对比传统的观看中控屏,坐姿会更加舒适,更不容易出现疲劳。

综合来看,AR-HUD 的主要迭代方向还是围绕「更多信息」和「更好视效」两点进行,为我们的日常用车带来改变。

但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合理的信息密度反而可能对驾驶员形成干扰,反而带来安全隐患。

HUD 随着时间的发展,显示的信息从一开始的时速,再到车辆档位、地图等,来到 AR-HUD 时代随着虚拟导航箭头和 SR 模型等信息的加入,其信息密度已经不亚于仪表屏。

而且,部分厂商认为第四代的 HUD 将升级为 3D 模型和 AR 影像的结合,且覆盖「全视场」,可想而知届时出现在驾驶员眼前的信息会变得更加丰富,甚至是「杂乱」。

问题在于,驾驶员开车时需要把注意力放在路面上,但 AR-HUD 又希望整合更多的信息。当信息密度超过人眼接收的上限,驾驶员反而需要花费精力去分辨不同的信息——这时候,AR-HUD 很可能会「帮倒忙」。

在第二届智能车载光峰会上,相关单位的确提到了显示信息合理布局的重要性,也提到了「明确人驾阶段行驶场景功能限制」这一点,说明还是有意识到信息干扰的问题存在。

至于最终会以什么样的形式解决,或许我们需要等到新一代 AR-HUD 产品上线时,再考察一下。

此外,AR-HUD 功能在短期间仍会是高端产品的专属,消费者更关心的问题可能是,他们想体验更好的 AR-HUD,是否要付出更高的成本?

而这个问题,我们没有在峰会上找到明确答案,但大概率是「体验门槛不低」。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在峰会上给出的数据,AR-HUD 更多是 40 万元以上的车型才会「标配」,在 20~30 万元的车型上,则需要「选装」。

就现实而言,现阶段看,AR-HUD 还谈不上是「刚需」。都说市场的「内卷」可以让我们以更低的价格体验到高阶配置,但还谈不上刚需的 AR-HUD,暂时还不太可能从市场内卷中获益。

对于 AR-HUD,我们不妨再耐心地等一等。

来源:电动星球News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