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盐城市大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聚焦“防风险、强服务、提效能”核心目标,以“标前预警、标中见证、标后联动”为关键抓手,构建起全流程、立体化的辅助监管体系,通过监管关口前移、交易过程紧盯、后续服务跟进,为公共资源交易筑牢坚实安全防线。
盐城市大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聚焦“防风险、强服务、提效能”核心目标,以“标前预警、标中见证、标后联动”为关键抓手,构建起全流程、立体化的辅助监管体系,通过监管关口前移、交易过程紧盯、后续服务跟进,为公共资源交易筑牢坚实安全防线。
标前预警:双管齐下,夯实规范与思想“双基础”
“预防是监管的第一道防线。”中心将标前准备作为辅助监管的首要环节,从人员指导与氛围营造两方面精准发力,提前化解潜在风险隐患。”
在人员规范指导上,针对新入库评标专家、新进场招标代理公司,中心建立常态化“场内规范指导”机制,通过政策解读、流程模拟演示、典型案例剖析等形式,系统讲解交易现场操作规范、廉政纪律要求及应急处理流程。截至目前,已累计为10名新评标专家、4家新备案代理公司提供入场指导服务,助力其快速掌握交易规则要点,从源头减少操作不规范问题。
在廉洁氛围营造上,中心在评标专家等候室循环播放《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廉政警示录》等教育片,以真实案例敲响廉洁履职警钟;同时在等候室、评标室显眼位置悬挂“评标专家对评标行为终身负责”警示标语,在代理工作室放置《工作提醒牌》,将“规范、责任、廉洁”理念融入交易前的每一个细节,让参与主体时刻绷紧“规范履职弦”。
标中见证:标准引领+动态管控,守好交易“关键节点”
交易实施过程是监管的核心环节,中心以“全程见证、动态管控”为原则,既当好交易行为的“记录员”,更做好规范履职的“监督员”。
一方面,构建标准化记录体系。中心梳理整合《江苏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交易行为信息归集和共享办法》《江苏省综合评标专家库和专家管理细则》等省级政策要求,形成两类标准化记录表:针对招标代理,整合交易中心负责记录的17项信息与监管部门负责的12项内容,制定《招标代理机构交易行为全流程记录表》,实现代理行为“每步留痕、全程可溯”;针对评标专家,将交易中心负责的12项评价指标与监管部门的18项考核内容深度融合,制定《综合评标专家履职评价表》,从专业能力、履职规范、廉洁自律、效率效能4个维度开展全面评价,为专家管理提供精准依据。
另一方面,建立动态管控机制。中心依托全流程电子监控系统,实时捕捉评标过程中的异常行为;同时与行业监管部门建立“见证+监管”协同机制,一旦发现招标代理存在流程疏漏、专家评委出现打分异常或违规沟通等情况,立即通过场内广播系统进行语音提醒,对情节较严重的,第一时间联系监管人员到场处置,实现“问题即发现、即时纠正”。截至目前,已通过实时提醒方式,及时纠正不规范行为20余起,有效保障交易过程合规有序。
标后联动:数据赋能+线索移交,织密监管“闭环网络”
标后环节是辅助监管的延伸与深化,中心通过线索移交、数据分析、信息共享,推动监管形成“发现—处置—反馈—优化”的闭环体系。
在监管线索移交上,中心对交易见证过程中发现的、属于行业监管部门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及时整理形成《公共资源交易监管线索告知函》,详细说明问题发生时间、具体情形、涉及项目信息及佐证材料,定期移交至对应监管部门,确保问题得到及时处置。
在废标数据分析上,中心对近半年(2025年1—5月)的废标项目开展专项梳理,重点分析废标原因、涉及企业、项目类型等信息,通过数据交叉比对,精准排查出疑似“陪标”企业线索——期间参与工程项目投标且被废标6次的企业有3家、被废标5次的有4家、被废标4次的有13家,并形成《废标项目数据分析报告》,为监管部门打击围标串标行为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在交易数据共享上,中心根据行业监管部门需求,定期梳理交易金额、项目类型、参与主体、交易结果等核心数据,形成系统化数据台账,主动推送至住建、财政等监管部门,助力监管部门精准掌握行业交易动态,推动监管模式从“经验判断”向“数据驱动”转型升级。(盐城市大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严顺斌)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