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记者问丨济宁多部门联动推动“政企会客厅”进商圈 以高效服务护航企业发展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1 20:35 1

摘要:9月11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济宁市“政企会客厅进商圈·助力金秋消费季”的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1

9月11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济宁市“政企会客厅进商圈·助力金秋消费季”的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曹宏伟

济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郑圣议

济宁市司法局律师工作科负责人

王 升

国家税务总局济宁市税务局纳税服务科副科长

钟 锟

任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尹福艳

济宁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

党总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局长

1 现场答记者问环节

大众日报记者

今年济宁律师行业在服务企业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郑圣议

济宁市司法局律师工作科负责人

截至9月初,全市共有律师事务所122家,专兼职律师1772人。2025年以来,全市律师行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重要指示精神,从服务模式创新、资源整合、数字化赋能等多维度,持续提升法律服务质效,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助力济宁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用心搭建惠企平台。聚焦“一个万亿、五个倍增、十个新突破”的目标任务,择优遴选15家律师事务所组建“产业链法律服务团”,一对一服务15条标志性产业链,形成“一链一团一所一员”服务模式,编印《济宁市标志性产业链法律服务产品》汇编,通过“一链一团”定向对接、“一所一员”专属服务,实现“产业链延伸到哪里,法律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的保障格局。

二是用力实施专项行动。实施“百所联千企”护航民营企业发展专项行动,打造“法治会客厅”“律企通”法律服务平台,通过印发《济宁市律师行业服务企业优秀典型案例》《济宁市涉外法律服务工作指引(涉外民商事诉讼与仲裁篇)》等手册,举办法治座谈会、合规培训会等方式,助推律所与企业双结对,实现“企业有所呼,律所有所应”。截至2025年上半年,为2892家企业(商户)提供法治体检475次,法律咨询3840次,提出审查建议1491次。

三是用情提供法律服务。与市电视台合作,录播“律师爱在济宁”普法小剧场6期。深化“法律三进”活动,通过“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服务新就业群体公益法律服务” “一商会一法律顾问团”“政企会客厅进商圈”等活动,组织律师深入企业商会、广场楼宇等人员聚集地,开展公益法治讲座220余场次,受众23000余人,为济宁市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和坚实法治保障。

下一步,济宁律师行业将继续加强与行政审批、市场监管、税务、商务等部门协同合作,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和内容,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法律服务,以法治之力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齐鲁晚报记者

今年税务部门围绕服务企业推出了哪些便利措施?

王 升

国家税务总局济宁市税务局

纳税服务科副科长

今年,济宁市税务局围绕“智慧服务、政策落实、权益保障、聚力协作”这四个方面推出系列新举措,进一步为经营主体减负增效。

一是智能办税提速。从与纳税人缴费人关系最密切的办税出发,持续优化新电子税务局和移动端APP,推进办税方式智能便利。同时,深化征纳互动服务,推进办税服务厅和12366一体化转型升级,优化“问办协同”服务体验。

二是政策落实提质。从纳税人缴费人最关注的政策出发,加大政策宣传辅导力度、优化宣传辅导方式,推进政策及时落地。围绕“济简办”服务品牌,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积极向纳税人缴费人宣传辅导相关便民办税政策措施,促进各项税费政策更加精准有效落地。

三是诉求响应提级。从纳税人缴费人最迫切的需求出发,依托“税企面对面”活动走访问需重点群体,开展11次税企直接交流,高效解决企业诉求。建立税费诉求闭环管理机制,加强对重点行业、领域、群体诉求的信息化收集和智能化分析,持续跟踪热点诉求解决效果,推动实现解决一项诉求、破解一类问题。

四是聚力协作提效。从纳税人缴费人最需要的服务出发,持续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进一步提升税费服务效能,提高纳税人缴费人获得感和满意度。联合相关部门深入开展“春雨润苗”专项行动,开展相关宣传、培训活动66场,覆盖经营主体3114户次,为小微经营主体纾困解难,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下一步,济宁市税务局将持续擦亮“济简办”纳税服务品牌,持续营造优质高效的税收营商环境,积极参与“政企会客厅进商圈·助力金秋消费季”,帮助广大经营主体轻装上阵迎接金秋消费高峰。

大众网记者

任城区位于主城区,大型商圈集聚,请问为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采取了哪些举措?

钟 锟

任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党组书记、局长

任城区将以此次“政企会客厅进商圈·助力金秋消费季”活动为契机,坚决避免“一阵风”服务,真正把“一次性活动”转变为常态化、机制化、实效化的政企沟通平台,紧扣“有事即办、无事不扰”原则,推动政务服务持续走进商圈、贴近企业。重点三个方面建立长效机制:

一是打造移动“政企会客厅”,实现“适时+预约”双模式服务。按照市局在商圈组建“移动审批专班”的工作部署,各县市区作为专班成员,切实将政务服务窗口前移,主动迎合商圈大型活动需求,打造移动的“政企会客厅”;日常推行预约服务,商户一个电话,服务专员上门办理。简单问题现场30分钟内办结,复杂问题24小时内响应并制定方案,力争“事不过夜、高效闭环”。

二是推出“商圈吹哨、部门报到”协作机制,拓展“政务+”集成服务。将以济州上城为试点,推动高频事项“商圈就近办”。同步引入数字化手段,如远程视频帮办,让商户“不出店门办成事”。定期组织“政策解读沙龙”,用通俗语言讲解食品经营、卫生许可等政策;还将联合银行、律所等机构,嵌入金融、法律、知识产权等增值服务,打造“政务+金融+法治”一站式服务圈。

三是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服务网络,推动资源下沉、服务前移。将济州上城所在的观音阁街道列为首批“营商环境示范街道”,在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设置企业专窗,在社区网格配备“企服专员”,形成“简单问题网格解决、复杂问题街道响应、难点问题区局攻坚”的协同体系。

下一步,任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以常态化服务机制为支撑,持续推动资源下沉、服务前移,真正实现“有事即办、无事不扰”,让每一项举措都能转化为商户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济宁日报

记者

请问高新区在政企常态化沟通、会客厅进商圈等方面的工作有哪些创新举措?

尹福艳

济宁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市场监督管理局)

党总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局长

今年,高新区将持续深化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全市“政企会客厅进商圈”工作精神。近期结合“助力金秋消费季主题活动”,拓展服务路径,推出政企会客厅进车展、进社区、进园区等主题活动,将更加贴合企业需求,更加紧扣产业发展,更加注重增值服务,让企业“找得到、问得清、办得成”。

一是紧扣双向互动,构建政企直通沟通机制。在延续8951234服务热线、企业服务综合平台、“益企谈”恳谈会等服务模式基础上,将进一步畅通企业沟通渠道,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访谈等方式,收集企业和商户在证照办理、经营许可、政策咨询等方面的诉求,确保企业咨询、诉求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回应。同时,在商圈内建设社会合作网点,为企业和商户提供政务服务、法律咨询、金融指导等“一站式”服务,搭建政府与商圈企业之间的“零距离”沟通桥梁。

二是紧扣增值改革,推动政务服务更加便捷高效。持续优化审批流程,推行“一网通办”“一窗受理”“容缺受理”等服务模式,让企业办事更省时省力,探索开展政务增值服务,如为企业提供法律、金融等专业服务,帮助企业规避经营风险,提升管理水平。重点推进“政企会客厅进商圈”系列活动,组织多部门业务骨干现场办公,将政务服务延伸到商圈一线,集中受理商户营业执照办理、税务申报、促销活动备案等高频事项,切实减少企业办事等待时间,让商户能够更快速地开展新业务、推出新活动,及时抓住消费热点和商机。

三是紧扣产业发展,推动园区集成式服务。围绕高新区主导产业,将针对不同园区的产业定位和企业特点,整合商事登记、项目立项、税务等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依托项目管家和“跑小青”帮办代办专员队伍,为企业提供“一对一”前置帮代办服务,让企业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同时,开展“政务服务进园区”活动,组织部门业务骨干现场宣讲惠企政策、解答办事疑难,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打造“园区事 园区办”政务服务新标杆。

下一步,高新区将充分用好“政企会客厅”沟通平台载体,强化企业问题诉求的全流程跟踪与高效解决,以更积极的姿态深入企业一线,主动问需问计,以贴心周到的服务举措,全力打造“一线问需、主动服务”的特色工作品牌,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张墨盈

审核:孙静、谷雨

来源:济宁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