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口服补体B因子抑制剂飞赫达(盐酸伊普可泮胶囊)已于9月9日获得中国NMP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降低有快速进展风险的原发性免疫球蛋白A肾病 (IgAN)成人患者(通常定义为尿蛋白/肌酐比值[UPCR]≥1.5g/g)的蛋白尿水平。 这是继 2025
重磅新闻
口服补体B因子抑制剂飞赫达(盐酸伊普可泮胶囊)已于9月9日获得中国NMP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降低有快速进展风险的原发性免疫球蛋白A肾病 (IgAN)成人患者(通常定义为尿蛋白/肌酐比值[UPCR]≥1.5g/g)的蛋白尿水平。 这是继 2025 年 4 月初,飞赫达 获批成人 C3 肾小球病( C3G )适应症之后,在国内加速批准的第二个肾脏疾病治疗领域适应症。包括此前获批的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PNH )适应症在内,飞赫达 在中国已有三个适应症获得批准。
证据充分,APPLAUSE-IgAN研究表明伊普可泮安全有效
飞赫达这一新适应症获批是基于APPLAUSE-IgAN III期临床研究的预设的中期分析结果。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组、III期研究,主要纳入人群(基线GFR≥30ml/min/1.73m²,N=443)用于疗效和安全性分析以及严重肾功能损害人群(基线eGFR 20-30ml/min/1.73m²,N=27)以提供额外的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信息。研究评估了200mg伊普可泮(每日两次)治疗IgAN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发现: 在降低 24h-UPCR 方面, 9 个月时,伊普可泮组与安慰剂组相比, 24h-UPCR显著降低了38.3% (P。伊普可泮治疗第2周即观察到晨尿UPCR降低。9 个月时, 伊普可泮组与安慰剂组相比,UPCR-FMV(首次晨尿样本中的蛋白尿/肌酐比值)降低了35.8%。亚组分析表明,无论基线特征(性别、地域、UPCR/eGFR水平)、SGLT2i使用情况或MEST-C评分如何,伊普可泮组在9个月时的24h-UPCR降幅均显著优于安慰剂组。
图1 治疗第9个月时24h-UPCR较基线降幅
图2 UPCR-FMV较基线的变化
在9个月随访期间,伊普可泮组中达到复合肾衰竭终点(eGFR较基线持续下降≥30%,或eGFR持续mL/min/1.73m²,或维持性透析,或接受肾脏移植,或因肾衰竭死亡)的患者比例为5.6%,明显低于安慰剂组的12.8%。伊普可泮组达到24h-UPCR的几率是安慰剂组的3倍之高(OR为3.12 [95%CI:1.68,5.79]),达到24h-UPCR的几率是安慰剂组的2.656倍(OR为2.656[95% CI:1.04,6.781])。
图3 达到复合肾衰竭终点的患者比例
9个月的治疗期间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大多数事件为轻度至中度,且可逆。未观察到感染风险增加,未报告死亡事件。
APPLAUSE-IgAN是首个证实抑制补体旁路途径(AP)在IgAN管理中有明确作用的III期研究。结果表明,伊普可泮治疗9个月在降低蛋白尿水平方面显著优于安慰剂,安全性耐受性良好,为IgAN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在IgAN中,半乳糖缺乏的IgA1(Gd-IgA1)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脏,局部激活AP途径,AP过度激活导致肾脏炎症与肾小球损伤,是IgAN重要发病机制之一2。伊普可泮为同类首创、口服、强效、近端补体抑制剂,特异性结合B因子并抑制AP途径。抑制B因子可阻断旁路途径相关C3转化酶的活性,从而阻止下游旁路途径C5转化酶的生成,以及C3a、C5a过敏毒素和膜攻击复合物的形成。图4 伊普可泮作用机制
飞赫达此次获批新适应症,为IgAN带来了全新的靶向治疗方向,进一步丰富了临床治疗选择。作为首创、强效的口服补体抑制剂,有望为IgAN患者群体带来更精准的治疗方案,能够快速且稳定地控制尿蛋白,减少肾小球炎症和补体介导的肾损伤,有望改变我国IgAN的临床治疗格局。
IgAN疾病概况
最常见肾小球肾炎类型,有肾衰竭风险,诊断依赖于肾活检
IgAN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免疫炎症性疾病,也是中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我国约有400万IgAN患者,其中20-30岁的青壮年是高发群体,给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研究显示,多达50%的持续性蛋白尿IgAN患者会在确诊后10-20年内进展为肾衰竭,需进行终身透析治疗或肾移植4-10。亚洲IgAN患者临床病理表现更严重,肾功能下降速度更快11。IgA沉积是IgAN的标志12,可通过光学显微镜(LM)、免疫荧光显微镜(IF)和电子显微镜(EM)在肾活检中检出13图5 IgAN肾活检诊断方法
IgAN的症状具有高度异质性,从无症状的镜下血尿、到发作性肉眼血尿不等,还可能出现蛋白尿(程度从轻度到重度),甚至急性肾损伤或者肾病综合征等,疾病进展中可能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及高血压等14审批码FAB0050642-106780,有效期为2025-09-10至2026-09-09,资料过期,视同作废
参考文献:
1.Perkovic V, et al. Alternative Complement Pathway Inhibition with Iptacopan in IgA Nephropathy. N Engl J Med. 2025 Feb 6;392(6):531-543.
2.盐酸伊普可泮胶囊说明书.
3.Schubart A, et al. Small-molecule factor B inhibitor for the treatment of complement-mediated disease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9 Apr 16;116(16):7926-7931.
4.Xie J et al. PLoS One. 2012;7;e38904.
5.Rodrigues J, et al. Clin J Am Soc Nephrol. 2017;12(4):677-686.
6.Pitcher D et al. Clin J Am Soc Nephrol. 2023;18(6):727-738.
7.Hastings MC et al. Kidney Int Rep. 2018;3(1):99-104.
8.Sim JJ et al. Poster TH-PO615 presented at: ASN Kidney Week 2023; November 2-5, 2023; Philadelphia, PA.
9.Bobart SA et al.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21;36(5):840-847.
10.Saha MK et al. Poster TH-PO1016 presented at: ASN Kidney Week 2019; November 5-10, 2019; Washington, DC.
11.Zhang H, Barratt J. Is IgA nephropathy the same disease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Semin Immunopathol. 2021 Oct;43(5):707-715.
12.Roberts ISD, et al. The Oxford classification of IgA nephropathy: pathology definitions, correlations, and reproducibility. Kidney Int. 2009;76(5):546-56.
13.Roberts ISD. Pathology of IgA nephropathy. Nat Rev Nephrol. 2014;10(8):445-54.
14.Stamellou E, et al. IgA nephropathy. Nat Rev Dis Primers. 2023 Nov 30;9(1):67.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仅供HCP观看。
来源:医脉通肾内频道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