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启未来——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2025级MBA开学典礼隆重举行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1 21:01 1

摘要: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国发院院长、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院长、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教授代表学院欢迎2025级MBA新同学加入国发院大家庭。他表示,国发院是在国家改革发展中颇有影响力的高端智库,而BiMBA商学院的使命是用最顶级的师资培养最优秀的企业家和商界人才,

2025年9月5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国发院)BiMBA商学院2025级MBA开学典礼暨新生入学教育活动在国发院承泽园隆重举行。

国发院教师团队代表、MBA项目外方合作院校比利时弗拉瑞克商学院(Vlerick Business School)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管理学院(UCL School of Management)的教师团队代表、国发院多位行政主管、MBA和EMBA校友兼面试官代表、2025级MBA新生及亲属齐聚盛典。

活动由北大国发院 BiMBA 商学院助理院长、MBA 中心主任、职业发展部主任于斌老师主持。

黄益平致辞

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国发院院长、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院长、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教授代表学院欢迎2025级MBA新同学加入国发院大家庭。他表示,国发院是在国家改革发展中颇有影响力的高端智库,而BiMBA商学院的使命是用最顶级的师资培养最优秀的企业家和商界人才,同学们选择来这里学习是做出了正确的决定,老师们会全力保障大家学有所获。他给新生们提出了三点殷切期望:第一,继承和发扬国发院独特的文化,即“家国情怀、高度自信、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第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课堂知识转化为推动工作与社会发展的实践力量;第三,善用学院多元化的学生资源,主动交流、博采众长,从多样背景中汲取成长养分。

国发院教授、国发院副院长、南南学院副院长、BiMBA 商学院院长黄卓教授在致辞中向新生提出三项建议:其一,学会在团队中学习成长,与他人协同合作;其二,能够从多元视角出发,借助多种模型进行思考并作出决策;其三,掌握学习的方法,因为知识会随时间而过时,需提升持续学习的能力。

黄卓致辞

来自Vlerick商学院的BiMBA项目国际院长Dirk Buyens教授在致辞中介绍,Vlerick商学院由比利时前经济部长、著名教育学家和银行家Andre Baron Vlerick教授发起。建校宗旨是创建一所能够紧密衔接学术理论与企业实践的商学院,着重强调教育应着重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与实战能力,而非仅仅进行知识的单向传授。因此,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课堂知识之余,注重与身边所有同伴构建深度联系,重视知识技能的实践应用。他以Vlerick商学院的校训“Live your dream; Learn continuously; Leap with confidence.”鼓励大家为梦想而拼搏,持续学习,自信地实现飞跃。

Dirk Buyens致辞

Vlercik商学院合伙人Filip Roodhooft教授希望同学们能全身心投入这段MBA旅程,扎实学习知识、增长技能,并充分利用这段宝贵时光,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同时,他也提醒同学们要学会平衡学业、工作与个人生活,将挑战视为成长的一部分,最终将所学知识和技能投入实践,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Filip Roodhooft致辞

UCL管理学院院长Davide Ravasi教授在致辞时提及,UCL管理学院的伦敦校区已扩大教学面积,并增设新的教学项目,学院诚挚欢迎各位同学随时前来参观交流。他勉励同学们在当今世界复杂的社会、政治及经济格局中明确自身方向,稳步前行。此外,他着重强调了人工智能技术对学习所产生的影响,提醒同学们需审慎运用人工智能,使其成为提升自身能力的助力,而不要过度依赖人工智能,丧失了独立思辨的能力。

Davide Ravasi致辞

UCL管理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Alan Parkinson教授鼓励同学们充分利用这两年的学习时光,最终实现自我蜕变。从当下的自己出发,经过这段MBA学习历程,大家将在战略思维与决策、领导力、全球视野与文化智能、沟通与影响力、创业思维与创新、财务敏锐度与分析严谨性等多个方面获得成长,最终成为全新的自己。并且,学习与发展永无止境,希望大家在未来更长远的时期内持续进步。

Alan Parkinson致辞

新生代表发言环节展现了MBA新同学们蓬勃的朝气与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憧憬。

代表北大-Vlerick MBA项目的新生是来自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印铭同学。她表示,被国发院MBA项目录取是她长久以来的梦想。国发院MBA融合了东方智慧与西方商业精髓,既有跨国的多领域师资,又注重实践导向,定能帮助她解决工作中所观察到的中国艺术行业痛点。她渴望与来自不同行业的杰出同学们共同成长,成为兼具战略头脑与人文关怀的未来领袖。

新生代表印铭发言

北大-UCL MBA项目的新生代表是在TikTok音乐版块负责AI战略项目工作的李策同学。他坦言,面对AI快速发展带来的群体性焦虑,他决定申请国发院MBA的动机来自学院张维迎教授一篇文章中的核心观点:"未来并非被揭示,而是由人类共同创造"。他相信,国发院MBA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在持续学习与自我革新中创造未来的能力;同时,学院的多元化学习生态能帮助学生提高与其他人建立深度真挚连接的能力,这正是人类在AI时代最大的比较优势。

新生代表李策发言

校徽授予仪式

开学典礼的终章为新生授徽仪式。在《燕园情》的悠扬旋律中,新生们依次上台,学院教师与校友面试官代表为同学们佩戴象征荣耀的北京大学校徽,赋予新生全新的身份标识。

校徽授予

出席校徽授予仪式的校友面试官代表有:2008级MBA郭祝磊、2004级EMBA刘志强、2006级EMBA卢日华、2006级MBA孙晓蕾、2006级MBA许蔓秋、2002级MBA赵昕刚。

部分面试官代表

仪式结束后,全体师生在承泽园篮球场进行了大合影,纪念这一光荣时刻。

师生大合影新生入学教育

紧随开学典礼之后,新生入学教育活动开启。国发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北大博雅青年学者、MBA项目学术主任邓子梁老师首先致辞,他为MBA一词赋予了内涵更为丰富的意义。在他看来,M(Mastery)代表对知识、经验、信息和能力的精通;B(Bridge)象征着连接彼此的桥梁,既是连接同学们之间的纽带,也是连接同学们和所有与学院相关人群的桥梁;A(Advancement)则代表着同学们在学习、事业与人生各方面的全面进步。

邓子梁致辞

BiMBA商学院教务部副主任房莹老师重点宣讲了学院的学术规范和纪律,要求同学们严格遵守。职业发展部副主任金薇老师介绍了学院为同学们职业发展提供的全面而专业的指导和帮助,助力新生规划职业道路。最后,两个MBA项目教务负责人分别进行了教学计划和教务规则的宣讲,帮助新生清晰了解项目的各项管理制度。

房莹发言

金薇发言

UCL管理学院国际项目主任Michael Manlangit发言

UCL管理学院研究生教务老师Hannah Roberts发言

此次开学典礼暨入学教育,为 2025 级 MBA 新生开启了在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学习的大门,为他们未来的学习与成长奠定了基础。

文字:白尧 | 编辑:王贤青

开学典礼精彩花絮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简称“国发院”)是北京大学一个以经济学为基础的多学科综合性学院,前身是林毅夫等六位海归经济学博士于1994 年创立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2008 年更名为国家发展研究院。学院秉承北大兼容并包、和而不同的学风,秉持“家国情怀、高度自信、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精神,高度关注中国的现实问题,致力于学术与现实的结合,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进步,是北京大学构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三十年发展,国发院在教学、科研和智库方面都取得了非凡成就,其中又以智库的成就最为公众所熟知。这里不仅聚集了林毅夫、周其仁、张维迎、易纲、海闻、宋国青、曾毅、闵维方、汪丁丁、姚洋、黄益平、雷晓燕、徐晋涛、刘国恩、卢锋、赵耀辉、林双林、李玲、傅军、胡大源、杨壮、马浩、张黎、宫玉振等一批智囊人物和著名学者,而且对智库工作有一个共识:好的公共讨论不仅有利于形成更科学的决策,而且有利于凝聚共识,提升政策执行的效率和质量,从而更有力地推动社会进步。三十多年来,国发院坚持教学、科研、智库为一体的发展模式:在教学方面,形成了政、商、学三大体系,许多优秀学子已成长为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在科研方面,对标世界一流学术前沿,用国际学术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创新理论体系;在智库方面,聚焦改革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扎实调研,在多个重大问题上提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政策建议,成为国家首批高端智库之一,极具公众影响力。学院坚持“小机构、大网络",与各界开放互动,成为中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邮箱:admissions@bimba.pku.edu.cn

网址:www.bimba.pku.edu.cn

来源:北大国发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