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我校团委联合各院(系)开展“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社会实践,立足首都,面向全国,重点辐射京津冀,推出四项行动,团结带领北化学子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为深植红色基因、铸牢理想信念,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保红色根脉,定时代担当”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保定,走进多地红色场馆开展学习实践。成员们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触摸红色记忆,在互动与思考中汲取精神力量,让青春在传承红色薪火中绽放别样光彩。
赴“日记之约”
中国共产党员日记博物馆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该馆收藏日记、碑记、物记等文物近万件,是一个以展示共产党员日记为核心的爱党爱国红色教育基地。
1
参观学习
实践团一行走进中国共产党员日记博物馆,受到副馆长李保台的热情接待,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中开启了深度学习。
成员们主动参与多元互动,通过扫码功能深挖党员日记背后的精神故事,在字里行间读懂先辈的初心坚守;馆长康殿英创新设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象棋”,让成员们在趣味对弈中把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认知,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同时成员们与工作人员共同观看专题视频,进一步夯实党史知识,更好地将红色精神转化为信仰力量,激励更多人自觉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践行者。
2
校馆共建
为深化红色教育合作、搭建长效实践平台,中国共产党员日记博物馆馆长康殿英与实践团成员共同参加了校馆共建交流会议。双方围绕红色资源开发、实践活动创新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最终达成合作共识,并正式揭牌“北京化工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此次共建不仅为后续常态化开展红色研学奠定基础,更让成员们深刻意识到青年在红色文化传承中的桥梁作用,实践团传承红色精神的初心与目标也更加坚定。
全面解码红色保定
为全面感悟保定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汲取不同历史阶段的精神养分,实践团前往河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纪念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保定市博物馆等红色场馆,跟随讲解志愿者深入学习,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在薪火相传中焕发时代光芒。
实践团在河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纪念馆,探寻该校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发展历程,体会其在培育爱国人才、传播进步思想中的重要作用;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通过史料了解先辈们“勤工俭学、实业救国”的奋斗故事,学习他们不畏艰难、追求真理的精神;在保定市博物馆,聚焦抗战图片联展,重温河北地区军民团结抗敌的峥嵘岁月,深刻体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气节。
这次学习让成员们收获了跨越时空的精神洗礼,也明确了要将不同阶段的红色精神融入成长之路,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根脉的目标。
悼念英烈立志报国
为传承英烈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实践团走进保定革命纪念馆与烈士陵园开展缅怀活动。成员们怀着崇敬之心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向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牺牲的英烈鞠躬致敬。整个过程中,实践团深刻感受着英烈们“舍生取义、为国为民”的崇高气节,也收获了思想上的淬炼与精神上的洗礼——不仅更加明晰了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坚定了以英烈为榜样,用青春力量守护红色江山、践行时代担当的决心。
此次保定红色实践之旅,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淬炼,更是一场鲜活的“行走的思政课”。从党员日记里的初心坚守,到红二师纪念馆等红色场馆中的历史回响,再到英烈纪念碑前的信仰传承,“保红色根脉,定时代担当”实践团不仅系统学习了保定红色历史的厚重底蕴,更将“保红色根脉”的责任与“定时代担当”的誓言融入青春血脉。未来,成员们将带着这份穿越时空的红色力量重返校园,通过主题宣讲、情景党课、互动工作坊等形式,把实践中的所见所思转化为青言青语,让红色基因在青春对话中激活时代价值,用青年影响青年的方式,在更多年轻心灵中播撒信仰的种子,让红色根脉在新时代青年群体中持续焕发蓬勃生机。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