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华人作家叶宋曼瑛女士曾来海盐 | 贺叶宋曼瑛著《张元济的生平与事业》简体中文本首次出版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1 20:37 2

摘要:今天,张人凤老师通过顺丰快递寄来几张照片,是1987年2月叶宋曼瑛女士分别在北京、上海、海盐等地和张树年先生等人的合影,拍摄者即为张人凤老师。近40年前的彩照,保存至今还是异常的清晰。张人凤老师得意地说:“我可以用傻瓜机拍出这样清晰的照片,水平如何?”的确,拍

今天,张人凤老师通过顺丰快递寄来几张照片,是1987年2月叶宋曼瑛女士分别在北京、上海、海盐等地和张树年先生等人的合影,拍摄者即为张人凤老师。近40年前的彩照,保存至今还是异常的清晰。张人凤老师得意地说:“我可以用傻瓜机拍出这样清晰的照片,水平如何?”的确,拍的也好,保存也好。

无独有偶,昨天小编在电脑里查阅资料时找到了一封叶宋曼瑛女士写给顾廷龙先生的信,叶宋曼瑛女士同时复印了此信寄给了张树年先生(张树年先生的通信均捐给了张元济图书馆)。信中叶宋曼瑛女士就提到了1987年2月的行程,“明年(87年)二月,我会到北京去参加商务印书馆90周年的庆典。会议完毕后,张树年先生邀我到上海来,或同往海盐及乌镇。”到海盐的时间是1987年2月17日,由张树年先生,张人凤、郑宁夫妇陪同,海盐方面时任副县长张国华、政协副主席李忠邦、张元济图书馆馆长顾其生、副馆长凌志良陪同,照片的拍摄地点即为张元济先生纪念室门前广场。

(照片为手机翻拍并压缩)

叶宋曼瑛女士1945年生于中国香港,1974年定居新西兰,现为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墨尔本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研究员。《张元济的生平与事业》最初是叶宋曼瑛女士的博士论文,曾于20世纪80年代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过英文版本,并于90年代出版过繁体字版本。此次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简体中文版在国内还是首次。在本书的主体内容之前,编辑特意请作者以“出版感言”的形式,讲述了她半个世纪前国内刚刚改革开放之时,前往大陆查找资料、访谈文坛前辈和传主故交的曲折经历与动人故事。

《张元济的生平与事业:从清代改革家到二十世纪出版家》以珍贵详实的史料,从专业视角对一代出版巨擘张元济的生平与事业进行了生动解读,是一部全面展现张元济生平、思想及其对中国近代文化出版事业贡献的著作,既具有学术深度又具有通俗可读性。张元济作为清末民初的重要改革家和出版家,其一生跨越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他的事业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近代出版业的发展,也为中国现代文化的转型奠定了基础。本书通过详实的史料和严谨的学术分析,通过张元济的生平,展现了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等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大事件,张元济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人的奋斗史,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本书通过对张元济的生平、经历和事业的梳理,揭示了转型时期一代知识精英的独特气质与崇高人格。

叶宋曼瑛女士在撰写《张元济的生平与事业》过程中通过搜集张菊老的事迹,从而对研究中国早期从事翻译工作,介绍西方科技、文学、艺术及其他思想的情况产生了兴趣。她致顾廷龙先生信的主要内容就是想去上海图书馆查阅资料,她说:“从事翻译工作的人,有梁启超、严复、王韬、林纾、苏曼殊、辜鸿铭、曾朴、蔡元培、杜亚泉等。他们找什么书来翻译呢?他们的读者对象是什么人?他们有什么目标和理想?其他种种问题,例如技巧、翻译理论等等,都很有研究价值。”这应该是叶宋曼瑛女士在完成了《张元济的生平与事业》之后接下去想要研究的课题。

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重庆出版社主办,张元济图书馆、北京华章同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学习张元济的精神,继承张元济的事业——《张元济的生平与事业》作品研讨会”将于9月19日在海盐张元济图书馆举行。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