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祖宗留下一句话:“谣言止于智者。”可如今,信息如潮水般涌来,每天睁开眼就有无数消息扑面而来,朋友圈、短视频、群聊弹窗,让人应接不暇。前几天某明星突然宣布离婚,网络立刻炸开了锅,各种“知情人士”冒出来爆料,说对方出轨、财产分割、孩子归属,说得有鼻子有眼。结果没
老祖宗留下一句话:“谣言止于智者。”可如今,信息如潮水般涌来,每天睁开眼就有无数消息扑面而来,朋友圈、短视频、群聊弹窗,让人应接不暇。前几天某明星突然宣布离婚,网络立刻炸开了锅,各种“知情人士”冒出来爆料,说对方出轨、财产分割、孩子归属,说得有鼻子有眼。结果没过两天,当事人亲自发声澄清,原来最初的那些“内幕”,竟全是凭空捏造。不只是娱乐圈,生活中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吃这个能抗癌”“那个公司马上要破产”“某某地又发生了大事”……这些话听起来煞有其事,细究起来却站不住脚。谣言就像看不见的风,悄无声息地吹进每个人的耳朵里。
为什么总有那么多人轻易被带偏?查理·芒格曾说过:“如果你手里只有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当一个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时,就容易陷入盲从。心理学研究也发现,人们更愿意相信那些符合自己原有认知的内容,哪怕它明显不合逻辑。于是同一个谣言,在一个群体中被视为笑谈,在另一个圈子里却被奉为真理,疯狂转发。这种选择性相信,正是谣言得以传播的心理土壤。
尤其有三类谣言最值得警惕。第一是健康类,比如“某种食物能治百病”“某个偏方可以抗癌”。多少中老年人因此花掉积蓄,耽误正规治疗,甚至损害身体。第二是制造焦虑的谣言,诸如“30岁还没财务自由就完了”“你的同龄人早就超越了你”。这类言论利用人们的不安感博取关注,结果只会让人陷入盲目攀比和自我否定。第三是情感类谣言,像“男人不给你花钱就是不爱你”“女人不做家务就不顾家”。用一句话定义一段关系,把复杂的感情简化成冰冷的标准,不知让多少本可以沟通解决的问题演变成误会与伤害。
面对这样的环境,我们更需要练就一双慧眼。遇到震撼的消息,先别急着激动或转发,问问自己:这是真的吗?有没有官方来源?是不是断章取义?有时候,真相需要时间沉淀,不妨让信息多飞一会儿。鲁迅先生曾说:“谣言世家的子弟是以谣言杀人,也以谣言被杀的。”在这个人人都是信息发布者的时代,我们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能成为无意中的传播者。守住内心的清醒,不轻信、不盲从,才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你可以倾听各种声音,但不必全盘接受。保持独立思考,就是在喧嚣的世界里点亮一盏灯。愿我们都能在纷乱中守住理性,在浮躁中保有沉静,做一个心中有光的人。
来源:妙招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