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场森林大火,起始于一颗火星;一次病毒肆虐,发端于一个宿主;一个帝国的崛起,往往源于征服第一个城邦。世间所有指数级增长的奇迹,都不是均匀发力、全面铺开的结果。它们都有一个绝对精确的、能量密度极高的原点。
一场森林大火,起始于一颗火星;一次病毒肆虐,发端于一个宿主;一个帝国的崛起,往往源于征服第一个城邦。世间所有指数级增长的奇迹,都不是均匀发力、全面铺开的结果。它们都有一个绝对精确的、能量密度极高的原点。
你的用户增长,同样如此。
绝大多数企业的获客,像一场绝望的“人民战争”。它们挥舞着钞票(广告费),漫山遍野地抓取流量(泛用户),然后指望用漏斗筛出几个可能的客户。结果是,99%的弹药浪费在无效阵地上,企业疲惫不堪,客户毫无感觉。
是时候换一种打法是了。忘记“用户”,思考“原点”。
原点用户,不是你的之一,他是你的唯一。他不是你收割的对象,他是你并肩作战的合伙人。你的核心战略,不是如何获取10000个普通用户,而是如何找到那100个原点用户,并让他们死心塌地地为你带来10000个用户。
本章,将为你揭示这套“以1生100”的终极用户战略。
一:定义“1”——绘制你的价值罗盘
在茫茫人海中找到那个“1”,你需要一张精确的“价值罗盘”。这个罗盘的指针,由四个“高”维度来校准。他必须同时具备“四高特性”:高势能、高声量、高客单、高复购。
1. 高势能(High Potential Energy):价值的放大器
他不是普通的消费者,他是你所在领域的价值枢纽。他自身拥有强大的网络、深厚的行业知识或巨大的影响力。服务好一个高势能用户,等于占领了一个战略高地,能让你俯瞰并链接整个战场。
·他是谁? 可能是细分行业的KOL、大型企业的采购决策者、知名投资人、社群领袖。
·如何识别? 他在社交媒体上的粉丝质量和互动深度?他的推荐能否引发跟风?他的公司是否是行业标杆?
·核心价值: 他不是终点,而是渠道。他的认可,是你最硬的通货。
2. 高声量(High Decibel):免费的广播站
他不仅自己有影响力,还极度乐于分享。他表达欲强,且在圈内有信用。他是你天然的、免费的、且效果最好的公关部门。
·他是谁? 资深博主、论坛版主、线下活动中的“交际花”、朋友圈里的“意见领袖”。
·如何识别? 他的历史朋友圈/微博/内容平台,是否充满了各种体验分享和推荐?他的推荐是敷衍的还是充满热情的?
·核心价值: 他是传播节点。你的故事,需要借他的口说出。
3. 高客单(High Ticket Price):商业模式的压舱石
他能为你贡献极高的客单价或终身价值(LTV)。这确保了你在为他提供“变态级”服务时,依然能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报。这是整个战略的经济基础。
·他是谁? 企业客户、高净值个人、对品质极度敏感而非对价格敏感的用户。
·如何识别? 他的付费能力?他过去为类似解决方案的付费意愿?
·核心价值: 他是利润中心。让你有充足的弹药去服务他。
4. 高复购(High Repurchase):增长的稳定器
他的需求是持续性的,而非一次性的。他认可你的价值,会反复购买,甚至购买你推出的任何新产品。他是你收入的“基本盘”,让你敢于进行长期投入。
·他是谁? 订阅制服务的用户、需要持续消耗品(如原材料)的企业、认可品牌价值的忠实粉丝。
·如何识别? 他所处行业的需求频率?他过去的消费行为模式?
·核心价值: 他是稳定基石。为你抵御市场的波动。
行动工具:原点用户“四高”画像画布
找一个白板,和你最核心的团队一起,用尽所有细节,描绘出这个“完美用户”的肖像:
·姓名(虚拟): 张伟(化名)
·职务: 一家年营收5亿左右的科技公司CEO
·他的核心痛点: 战略无法落地,各部门执行力低下,年中复盘总是达不成目标。
·他常出没的地方: 长江商学院校友会、正和岛私董会、虎嗅网36氪。
·他信任的信息源: 吴晓波频道、刘润公众号、身边几个同样级别的企业家朋友。
·他的“四高”特质:
o高势能: 他的公司是行业标杆,他的决策会被同行参考。
o高声量: 他经常在私董会上分享心得,他的推荐极具分量。
o高客单: 他愿意为能解决他痛点的方法支付数十万甚至更高的费用。
o高复购: 企业管理是持续过程,他需要持续的学习和外部咨询。
这个画布,就是你整个用户战略的北极星。所有动作,都必须围绕吸引和服务这个“张伟”而展开。
二:征服“1”——从交易到“皈依”的仪式
找到“1”只是开始。如何让他从“知道你了”变成“信仰你了”,需要一套精心设计的、远超预期的征服流程。我称之为“皈依仪式”。
心法:1:100 服务法则
在你资源有限时,不要用1份精力服务100个客户。要把100份精力,聚焦服务好1个原点用户。让他体验到一种“离谱”的、受宠若惊的极致服务。
“变态级”服务三重奏:
1.破冰期——价值饱和供给:
o在他付-费前后,为他提供远超合同范围的“价值预支”。例如:在他购买你的战略咨询前,先免费为他团队做一次深度诊断,出具一份包含大量干货的初步报告。
o目的: 瞬间击穿他的心理防线,让他惊讶:“还没付钱就这样,付了钱还得了?” 建立最初的、巨大的信任落差。
2.交付期——深度情感绑定:
o创始人亲自服务: 前100个原点用户,我必须亲自参与服务,甚至亲自上门交付。这不是成本问题,这是战略投资。
o“超流体”响应: 他的任何问题,无论何时提出,必须在15分钟内响应,2小时内给出解决方案初稿。让他感觉他拥有你的“特权通道”。
o个性化惊喜: 记住他和他家人的生日,送上手写贺卡和量身定制的礼物。在他公司取得重大进展时,第一时间发送视频祝贺。你要服务的不是一家公司,而是一个人。
3.固化期——荣誉身份赋予:
o授予他“联合创始人”、“产品顾问”、“白金体验官”等极具荣誉感的头衔。
o邀请他进入一个极度私密的、小范围的顶级用户社群,里面只有像他一样被筛选过的、最顶尖的20-30位用户。
o新产品内测、价格决策、战略方向,主动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感觉到,这家公司也有他的一份。
案例: 在我们的“华夏商学院-社会企业家EMBA”项目中,我们对每一位报名的亿万身家企业家,都提供这种“变态级”服务。从报名那一刻起,他就有了一位24小时在线的“首席服务官”,协调一切资源满足其个性化需求。我们甚至会帮他分析孩子的教育路径、夫妻的沟通问题。我们卖的不是课程,是一个解决方案,是一种身份认同,是一个高能量圈子的入场券。所以,21.8万的学费,对他们而言,不是成本,是超值投资。
三:裂变“1”——启动增长的核裂变反应堆
当一个原点用户被你彻底“征服”,对你产生近乎“皈依”般的认同时,他就从“用户”变成了你最具杀伤力的“销售合伙人”。这时,你要做的不是感谢他,而是给他一个 effortlessly(毫不费力)就能帮你扩散的武器。
裂变体系设计核心:降低分享阻力,放大分享收益。
“60余个百万级订单”的裂变引擎拆解:
1.武器系统(The Weapon):提供“社交货币”弹药
用户不会分享一个产品,只会分享能给他自己脸上贴金的内容。你必须为他准备好这些“弹药”。
o极致的内容/体验: 你的产品/服务本身必须好到让他忍不住想分享。(参见第八章)
o精美的分享素材: 一键生成的海报、金句图片、深度复盘文章、活动靓照。让他分享时显得有格调、有思想。
o背后的宏大叙事: 让他觉得分享你,是在宣告一种他认同的身份和价值观(例如:“我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
1.动力系统(The Engine):设计“双赢螺旋”激励
裂变不能只靠爱发电,必须有精巧的、即时反馈的利益机制。
oB2B场景(高客单):
§“星火计划”: 正式设立一个“推荐人计划”。原点用户A推荐成功一个新用户B后,A不仅获得高额现金奖励(例如学费的20%),更获得“积分”,积分可兑换更高级的课程、一对一的专家咨询时间、甚至是项目股权投资机会。让裂变成为他的一种投资行为。
§“联盟贡献公示”: 在内部社群、甚至公开报告中,隆重感谢推荐人,并公示其贡献(经同意后)。满足其荣誉感。
oB2C场景(高复购):
§“共生裂变”: 设计“邀请方”和“被邀请方”同时获利的机制。例如:A邀请B,A得一张100元券,B也能获得一张50元券。实现“你好我也好”的双赢。
§“众筹式解锁”: 发起一个活动,当推荐总人数达到某个目标,所有推荐人和被推荐人共同解锁一个超级福利(例如:免费参加一场大型嘉年华)。利用群体动力。
1.循环系统(The Loop):打造“无缝”裂变流程
整个裂变动作必须极简,最好能在3步内完成。
o内嵌流程: 将分享按钮深度内嵌在产品使用的关键节点(例如:完成一次精彩学习、获得一个成就徽章后),弹出提示:“你的表现超过了99%的用户,一键分享挑战你的朋友?”
o降低认知负担: 分享的话术都已经精心写好,他只需要点击“发送”。
o即时反馈: 一旦有用户通过他的链接注册或付费,系统立刻给他发送一条微信消息或短信通知:“恭喜!您的好友XX已通过您的推荐加入,您已获得200积分!”。这种即时正反馈,会极大地刺激他继续分享。
原点用户战略,是一场从“狩猎采集”思维到“精耕细作”思维的彻底革命。它要求你从贪婪和恐惧(想要更多客户)转向专注和热爱(服务好极少数)。
当你真的能让一个人发出“WOW”的惊叹,并感到不把你推荐给别人就于心有愧时,你就已经拆除了增长的天花板。
你的用户,不再是你的数字,而是你的军队。
姜岚昕结缘见面会:《大成心法》——财富登顶的终极定律
来源:海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