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耀安徽 | 让抗战精神永续传承 寻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旧址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2 02:08 1

摘要:寻访历史足迹,传承抗战精神。坐落在庐江汤池镇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不仅是当年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所在地,还是第二批国家级抗战遗址。1939年5月,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在庐江县东汤池成立,至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解散。

寻访历史足迹,传承抗战精神。坐落在庐江汤池镇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不仅是当年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所在地,还是第二批国家级抗战遗址。1939年5月,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在庐江县东汤池成立,至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解散。

1939年5月,叶挺与赖传珠、罗炳辉、张云逸在庐江县东汤池留影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真面目日益暴露,不断制造摩擦事件,迫令已进入皖中和皖东的新四军开往江南,并调集兵力进攻这一地区的新四军,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同时,江北地区的新四军队伍较为分散,缺乏统一的、强有力的指挥核心。为推动华中敌后游击战争,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确定了“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成立了中共中央中原局,由刘少奇任书记。

新四军江北指挥张云逸为反对内战巩固团结致李品仙主席电

1939年2月,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专程赴皖南新四军军部传达中央精神,并与新四军领导人共同商定了“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任务。在此形势下,为了加强和统一指挥新四军江北部队,叶挺、项英于3月30日致电毛泽东、刘少奇,提出拟在江北设立指挥部的建议。中共中央迅速批准叶、项的建议,发出关于大力发展华中武装力量的指示,并指出:“华中是我党发展武装力量的主要地域,并在战略上华中亦为联系华北、华南之枢纽,关系整个抗战前途甚大。”“新四军在江北指挥部应成为华中抗日武装力量之领导中心,除指挥我原有武装外,更有建立及发展新的队伍之任务。”“希望东南局及新四军领导同志顾全全国局势及华中之重要,抽调大批干部到江北。”

油画绘制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旧址

4月24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再次明确指示:“目前我党我军在皖东的中心任务是:建立皖东抗日根据地,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和目的。”

1939年,徐海东(左二)到达江北指挥部与杨梅生(左三)合影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指示,加强江北部队的统一领导和指挥,迅速开创皖东抗日战争的局面,1939年4月27日,新四军军长叶挺率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第一支队副司令员罗炳辉、军参谋处处长赖传珠等人从皖南渡江北上,于5月6日到达庐江东汤池。5月中旬,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在庐江东汤池严家松园成立,张云逸兼任总指挥,邓子恢兼任政治部主任,赖传珠任参谋长。同时组建中共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前委,张云逸兼任书记。

罗炳辉(左)和张云逸(中)的合影,背面是叶挺亲笔题写的“新四军中:大小两位”

为何将江北指挥部选址在这里呢?因庐江县东汤池地处大别山余脉,南临安庆,北接合肥,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党组织建立得早,群众基础好。据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讲解员介绍:“东汤池人口密集,群众基础好。当时,汤池严氏望族听闻新四军要来,连夜商议腾出占地10亩的严氏祠堂,村民们敲锣打鼓迎‘亲人’,不仅让出住房,还主动送来粮草、指引地形。百姓们说‘救星来了’,这份信任,成了新四军扎根这里的底气。”

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成立后,统一协调整编新四军江北部队。1939年6月15日,中共中央任命徐海东为江北指挥部副指挥。7月1日,江北指挥部整编所属部队,将第四支队分编成第四、第五2个支队,江北游击纵队改由江北指挥部直接指挥。

张云逸之子张光东少将在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碑前留影

江北指挥部驻严家松园时,指挥部设有司令部、政治部和供给部。当时指挥部所属部队分别驻扎在舒庐交界处的东、西港冲和大、小马槽一带。7月初,叶挺军长由张云逸指挥陪同抵达立煌(现金寨县),与时任安徽省政府主席廖磊进行谈判,就新四军江北部队活动区域问题进行交涉。

谭希林(左)和谭友林,照片有叶挺亲笔题写的:谭希林(四支参谋长)谭友林(五支团副)在东汤池会见,新四军干部一个来自淮河北岸,一个来自鄂东黄安

同时,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国民党顽固派可能向新四军发起进攻,要求鄂豫皖工作重点转移到敌后。中共鄂豫皖区党委机关从立煌白水河迁到庐江县东汤池,与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一起活动。7月24日区党委书记郑位三、民运部部长张劲夫到达东汤池,宣传部部长彭康和军事部部长谭希林也随后赶到,留下何伟任新四军驻立煌办事处主任。

谭希林照片背面 叶挺 摄

1940年10月,江北指挥部指挥所属部队击退了顽固派的进攻,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守住了路西,保卫了路东,配合了苏北作战。到1940年底,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所属部队已发展到近2万人,进行大小战斗200 余次,歼灭日伪军近9000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保证了皖东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

纪念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成立80周年座谈会现场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在江苏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新四军江北指挥部自成立到结束,虽仅仅历时一年多,但在极其错综复杂的斗争中,坚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东进方针,加强和统一了江北新四军部队的领导和指挥,推动了第四支队挺进皖东,为创建、巩固、发展皖东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

版权须知: 未经本刊书面许可,任何人 或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本刊图文内容。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朋友圈✬

评论功能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文字:孙婷

图片:马启兵

编辑:张倩莹

校对:吴巧薇

审核:周卫星 孙婷

《安徽画报》创刊于1958年,是安徽省唯一一份大型政经文旅类高端期刊,由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指导、安徽出版集团主管,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安徽画报》立足主流宣传阵地,以美图美文美术美味传播安徽形象,讲好安徽故事,画说美好安徽。2017年复刊以来,先后被评为“全国版权示范单位”“中国最佳画报”“中国最佳媒体融合奖”“安徽省优秀期刊”“安徽重要外宣窗口阵地”“安徽省版权示范单位”等。

来源:安徽画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