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来想看看真实车主反馈,结果全是水军刷的好评,根本分不清真假。”近期打算购车的北京市民李先生抱怨道。他的困扰即将得到解决。近日,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信访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为期半年的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工
虚假“探店”、恶意“灌水”、拉踩引战……这些汽车行业网络乱象将面临强力监管
“本来想看看真实车主反馈,结果全是水军刷的好评,根本分不清真假。”近期打算购车的北京市民李先生抱怨道。他的困扰即将得到解决。近日,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信访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为期半年的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工作,旨在遏制汽车行业网络水军、黑公关、数据造假等突出问题。
乱象丛生:从“灌水”控评到恶意引战
随着汽车行业竞争加剧,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争夺战白热化,一些企业采取不正当网络营销手段,衍生出大量行业乱象。
“某品牌新车发布后,我们发现各大平台突然涌现大量内容雷同的‘好评’,明显是有组织的水军行为。”一位汽车垂直平台内容审核负责人透露。这些水军通常以“车主”身份发布虚假体验帖,制造“热销”假象,同时恶意抹黑竞品车型。
更隐蔽的是数据造假行为。某新能源汽车厂商曾被曝光通过技术手段伪造驾驶数据,在评测视频中夸大续航里程。还有企业购买“黑稿”恶意攻击竞争对手,甚至故意制造虚假维权事件进行炒作。
这些乱象不仅误导消费者,更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每次我们推出新品,网络上就会冒出大量毫无根据的质疑声,明显是有组织的抹黑。”某自主品牌车企市场负责人无奈表示。
重拳出击:六部门联合整治行业痼疾
根据部署,本次专项整治将聚焦以下重点:
一是打击“网络水军”造谣引流、虚假营销;二是整治编造夸大车辆故障、事故等负面信息实施敲诈勒索;三是查处操控消费者评价、屏蔽真实反馈等行为;四是规范直播带货中的虚假宣传、数据造假问题。
公安部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依法打击相关违法犯罪活动,对涉嫌非法经营、敲诈勒索、损害商业信誉等行为的组织和个人追究刑事责任。”
网信部门将重点清理一批违规内容、处置一批违规账号、查办一批典型案例,督促平台压实主体责任,加强内容审核。
行业响应:车企联合承诺诚信经营
整治消息发布后,多家车企迅速响应。国内15家主要汽车企业联合签署《汽车行业网络营销自律公约》,承诺杜绝“水军”营销、数据造假、恶意竞贬等行为。
“这次整治非常及时,有助于让竞争回归产品和服务的本质。”比亚迪品牌负责人表示。理想汽车则宣布升级内部合规审查机制,严禁合作伙伴从事任何形式的水军营销。
专家认为,整治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汽车行业正处转型关键期,只有清除这些网络毒瘤,才能让企业专注技术创新,让消费者获得真实信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
长效机制:构建清朗网络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六部门强调将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市场监管总局将完善汽车行业网络营销监测体系,国家信访局将建立相关投诉举报专项处理通道。
消费者维权渠道也将更加畅通。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消费者遇到涉嫌虚假宣传、数据造假等情况,可通过12315平台举报。
随着整治行动深入推进,汽车网络营销生态有望迎来一次彻底净化,让市场竞争更加公平透明,让消费者能够真正基于真实信息做出购车选择。
来源:你说的都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