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了!看了人大附中给孩子的开学书单,才明白什么叫降维打击…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2 09:18 2

摘要:上个月清华出版社的老师突然找到我,说他们出了一套书,请我帮忙看看。

01

上个月清华出版社的老师突然找到我,说他们出了一套书,请我帮忙看看。

当我才看了简介,就不由得被惊艳了!

因为它的名字叫做“人大附中探索课堂丛书”,是人大附中校长主编的!

而清华的老师再三强调,要我好好看看这书,因为它真实还原了人大附中课堂,可以让全国各地的孩子足不出户,就能体验全国最好学校的教学精髓。

这一番话把我说得心里痒痒的。

等啊等,等了一两个礼拜,我终于收到了他们的样书。这是一个精致的盒子,上面印着“人大附中探索课堂”八个大字。

里面包含了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道法一共7本书。

随便翻开一本,扉页上印着作者的名字,果真清华的老师诚不欺我!

你看物理这本,上面的作者是卢海军和杨艳艳老师,都是人大附中的名师,而且卢海军老师更是人大附中副校长,北京物理学会理事。

这么牛的顶级学校名师,亲自给学生创作书籍,真是孩子们的幸运!

02

于是我在拜读的同时,也采购了一些书籍,在我们社群做起了试读活动。

过了一个多礼拜,孩子和家长们的试读反馈纷纷都来了,而里面的评价好的让我难以相信!

比如有个小女孩才2年级,试读的是“地理”这一本。

前几天不是刚发生“血月”的现象吗,其实它就是一种月全食,而人大附中的地理分册里,恰好就有讲月食、月相的内容。

孩子正好借着这个机会,了解了关于月亮的很多知识,什么是月食,什么是月相,月食和月相又有什么关系……

看着这么多父母和孩子的好评,我也对人大附中这套书充满了信心!

03

那么为什么人大附中想到编写这么一套书呢?

其实这是源于人大附中校长的一个决定。

人大附中新任校长叫做宓奇,他特别年轻,今年才45岁,从2003年开始任教于人大附中,曾任物理教研组副组长、研究型学习教研组组长,如今升任人大附中的校长。

而在前年,国家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强调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这一政策强调,中国未来的教育重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帮助他们提升思维水平,培养主动探索精神。

说白了,要想考出好成绩,死记硬背不管用了,得教会学生通过探索,解决实际问题。

那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由于人大附中一直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是全国从事科学探索教育最好的学校之一了。

于是人大附中老校长刘小惠老师,和新校长宓奇老师,决定响应国家号召,把学校里科学教育的课堂都编写成书籍,手把手教会孩子怎样培养“探索性思维”。

因此当我们读这套书的时候,可以翻一翻序言,正是讲述了人大附中老师们创作这套书的初衷。

下面这个就是我在阅读时,书里标注的笔记。目睹老师们花了2年时间创作的心血,以及背后的情怀,真是挺感动的!

04

这套书最大的特色,就是人大附中官方出品的,由校长亲自担任主编,然后各学科的教研组长、特级教师担任各分册主编。

下面这两位老师,就是人大附中的刘小惠校长和卢海军副校长,她们是这套书的主编。

而下面这几位都是人大附中各个学科的教研组长,她们联合起来,分别负责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道法各个分册的创作。

那么在创作的时候,老师们首先遇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

这套书面向的读者到底多大?

因为老师们在多年教学中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孩子升入初中后会很不适应,就是因为初中多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很多学科,而这些学科孩子小学时候没有接触过,学起来就很费劲。

因此大家一致决定,要为小初衔接的孩子写一套书,帮助她们提前熟悉初中学的数理化生等各科内容。

书的内容不能像漫画书一样太容易,需要有一定的文字阅读,但是也不能像初中课本那么难。

因此最终她们创作了这套“人大附中探索课堂”,而面向孩子的年龄是3~7年级。

内容贴近课内框架,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道德与法治7个分册。

涵盖初中阶段通识教育的所有内容。

05

那具体这书该怎么呈现给孩子看呢?

这就要说到人大附中的教学特色了。她们教学有一个特点:

就是从生活场景入手,引导孩子探索和思考。

因此书里每一篇文章都是从生活场景入手,通过常见的问题,引发孩子兴趣。

比如:

A4 纸是怎样裁切出来的?

用纸锅真能烧开水吗?

为什么根不会向上生长?

你看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可是每个问题背后都藏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很多奥秘。

而老师就会结合这些现象入手,开始引导孩子一步步得到答案。

06

那老师又怎么引导孩子思考呢?

这就涉及到人大附中教学的第二个特点:

用苏格拉底提问法,去引导孩子去思考和提问。

这本书的每一个章节,都是用师生问答、对话的形式展开,轻松还原课堂学习中的探讨过程。

比如讲初中代数的一元二次方程,这个概念对刚上中学的孩子很难。

没关系,老师可以给孩子讲故事,她先讲了古巴比伦的泥板上记载的数学,说的是“正方形面积加上边长等于3/4”,然后抛出问题,让孩子把这个表达式写出来。

这时候孩子就要思考了,正方形边长是x,那么面积就是x^2,那么面积加上边长就是x+x^2……

你看这么一步步引导下去,她们就得到了一个一元二次方程。

而这时候老师再给孩子讲解一元二次方程里,什么是“元”,什么是“次”的概念。

你看,这么一来,孩子对一元二次方程就建立了基础的认知。

在引导的时候,老师也会特别注意方法,会不断给孩子正向反馈,激发孩子自驱力。

比如在讲到“比萨斜塔为什么会倾斜”这个问题。

说实话,这个问题对绝大多数孩子都一头雾水,不晓得怎么回答。

没关系,老师会把问题进行拆解,先从简单问题入手,比如“木板和沙滩上搭城堡,哪个容易倒”,先吸引孩子兴趣,把她带入到场景里。

然后给孩子提示,讲讲“地下水”,引导孩子慢慢探索出答案。

这使孩子在阅读时能够始终保持着积极的情绪,一本书在不知不觉中就读完了。

07

那这套书又怎么和初中知识点结合呢?

这就是人大附中教学的第三个特点:严谨而完整的教学体系。

老师们把课堂里的教案都整理出来,然后分散到书的各个章节里。

每篇文章围绕1个核心知识点讨论,从最重要的3个角度出发,通过环环相扣的多组对话,将知识点相关的细节要点串联起来。

比如,物理里有一个核心知识板块——声音。

于是书里从“声音的产生”谈起,讲到“影响声音传播的因素”,再到“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这些都是初中物理的“声学”板块必修的知识点。

过程里还穿插“魔法实验”,让孩子用不同长度的钢尺来做个小实验,听听钢尺发出的声音。

08

这书还有一个神奇的地方,你肯定想不到!

那就是人大附中专门为这套书创作了一个AI智能体!

在“道德与法治”这本书的封底,有一个附带涂层的二维码。

通过这个二维码进去,能看到全书的配套音频,可以还原课堂讨论的真实场景。

这还不是最神奇的!最身体的是那里还有一个专为本书创建的AI智能体。

其中包括“可以怎样问?”“还能怎么答?”“实验动起来”“考考我自己”4个智能体。

在“实验动起来”这个智能体中,孩子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可以观察到不同的实验结果。

比如下面这个“参照物选择实验”,改变参照物、物体运动速度,观察两车的运动变化。

比如“杠杆平衡实验”改变力的大小和作用位置,观察杠杆倾斜情况。

有了这些AI智能体的帮忙,可以更进一步帮助孩子理解书中的知识点!

09

这套“人大附中探索课堂”一共7册,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道理、道法共7门课程,每本书大概200页左右。

如果您的孩子是3~7年级,那么这套书值得好好读一读,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

如果您的孩子是8、9年级,如果数理化这类学科的基础不够好,那么这套书也值得读一遍,帮孩子打下好的基础,提升对理科的兴趣。

来源:憨爸在美国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