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检验医学作为现代临床诊疗的基石,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迈向精准化、高效化和多组学的新时代。本期杂志汇集了技术创新、方法学验证和标准化建设等方面的最新成果,旨在深入探讨免疫技术与临床质谱两大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融合应用。
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临床实验室》2025年第4期杂志的主要内容
本期主题为——“临床免疫技术进展与临床质谱”
检验医学作为现代临床诊疗的基石,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迈向精准化、高效化和多组学的新时代。本期杂志汇集了技术创新、方法学验证和标准化建设等方面的最新成果,旨在深入探讨免疫技术与临床质谱两大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融合应用。
“专论”栏目
本期“专论”栏目,带来编译文章《甲状旁腺激素检测的标准化与分析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系统综述了甲状旁腺激素(PTH)检测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及其当前面临的挑战,重点强调了PTH检测标准化问题的紧迫性,文章指出PTH存在多种循环片段和翻译后修饰形式,严重影响免疫测定的特异性,而第二代、第三代检测方法间缺乏标准化可能导致结果误读,同时详细讨论了分析前变量(如采样部位、时间、生物变异和季节性影响)、分析中方法学差异(包括免疫测定与质谱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分析后生物变异和参考区间确立的关键因素,呼吁推进PTH检测的标准化进程以提高结果一致性和临床实用性。
“实验室诊断技术导航”栏目
本期“实验室诊断技术导航”栏目,带来三篇最新的文献研究,《临床实验室中定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DT的监管与验证》、《4Ts评分与CLIA联合的诊断算法对诊断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准确性》和《化学发光法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诊断准确性的评估》。第一篇文章探讨了定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实验室自建检测(QntLCMS-LDT)在监管环境变化背景下的核心挑战与优化策略,文章指出,由于缺乏FDA统一监管和标准化培训,QntLCMS-LDT的验证实践在实验室间差异巨大,作者重点分析了方法验证中各环节(如精密度、准确度、基质效应)的常见缺陷与物流障碍,并提出了系统性解决方案,旨在通过行业自律与合作提升QntLCMS-LDT的可靠性与质量,而非单纯依赖外部监管;
第二篇文章通过一项大规模前瞻性多中心研究,评估了当前推荐的HIT诊断算法(4Ts评分结合CLIA抗体检测)在真实临床环境中的表现,这项研究发现,在临床实践中,只有大约一半的临床疑似HIT病例需要使用目前推荐的诊断算法进行抗体检测,然而,有相当数量的患者没有被正确分类,可能导致诊断延迟以及抗凝剂更换延迟;
最后一篇文章在一项大型前瞻性队列中,比较了化学发光法(CLIA)与传统放射免疫法(RIA)在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中的诊断性能,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测得的醛固酮浓度高度相关,但CLIA在低浓度范围存在一定高估。尽管CLIA测得的直接肾素浓度(DRC)与RIA测得的血浆肾素活性(PRA)在低值范围内相关性较弱,但最终计算出的醛固酮/肾素比值(ADRR vs. ARR)却显示出可比且优异的诊断准确性,研究表明,采用CLIA进行PA筛查是一种可靠且自动化程度更高的选择。
“典型病例分析”栏目
本期“典型病例分析”栏目,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的佘吉佳老师带来《血栓性微血管病临床诊断案例分析与启示》,通过案例分析,得出血栓性微血管病的早期诊断需要临床与实验室的密切配合,外周血形态学检查具有快速、经济的优势,在急症鉴别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临床实验室》2025年第4期目录
专论
甲状旁腺激素检测的标准化与分析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06
实验室诊断技术导航
临床实验室中定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DT的监管与验证 11
4Ts评分与CLIA联合的诊断算法对诊断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准确性 20
化学发光法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诊断准确性的评估 26
新技术与新产品
贝克曼库尔特DxAI数智化解决方案助力智慧实验室建设 33
典型病例分析
血栓性微血管病临床诊断案例分析与启示 —— 佘吉佳 36
检验与临床
两例儿童25-羟基维生素D假性升高的案例 38
实验室智慧管理
实验室商业智能工具与数据分析应用对临床诊疗绩效提升的意义 41
来源:云阳好先生做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