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八段锦练完别着急动!不少人刚收势就猛起身、急转头,看似小事,其实在耗气血、伤关节——养生变伤身,全因没避这3个坑。
八段锦练完别着急动!不少人刚收势就猛起身、急转头,看似小事,其实在耗气血、伤关节——养生变伤身,全因没避这3个坑。
一、气血没稳就猛动:头晕心慌是信号
八段锦靠动作引气血全身流,刚练完气血还没归位,这3种错最伤身:
- 错1:练完“背后七颠”就猛起身
腰杆一挺、大步走,气血在血管里晃得厉害,轻则头晕眼黑,重则心慌气短。
- 错2:立马换剧烈运动
刚收势就跑步、搬重物,身体从“慢节奏”突然切“快节奏”,心脏扛不住,气血堵在四肢,脏腑反而缺血。
- 错3:一屁股坐下不动
练完直接蹲坐,下肢血管像被掐住,血液回不去,代谢废物排不掉,第二天浑身酸得像被打。
稳气血就3步:
1. 调息:做3次深呼吸,吸鼓肚子、呼瘪肚子,让气血慢下来;
2. 调身:脚与肩宽、手自然垂,掌心朝内,感受肌肉从紧松下来;
3. 调心:闭眼静1分钟,注意力放脚底,杂念自然散。
二、经络没合就停:白耗能量还上火
八段锦每个动作都在通经络,收势没做好,等于白忙活:
- 错1:省掉收势直接停
练完“背后七颠”就走,没做“引气归元”,气血在体内乱撞,不光没效果,还可能上火、失眠。
- 错2:收势敷衍摆样子
手随便叠在肚子上,呼吸急促,气血聚不起来,等于白流一身汗。
- 错3:收势时张嘴说话
心神一散,气血归不了位,就像刚拼好的积木,一碰就散。
锁能量四步收势:
1. 叠掌固元:双手内外叠(男左女右),按在肚脐下3指关元穴,感受掌心温度;
2. 推脸梳头:手搓热,从鼻翼推到眉心,再梳头到后脑,通头部经络;
3. 磨耳敷面:搓耳廓,掌心敷脸,促循环;
4. 周身放松:从头皮到脚趾逐处松,像变成软面团。
三、关节没缓就折腾:韧带拉伤是常事
八段锦练完关节处于“打开”状态,猛动很容易伤:
- 错1:练完“摇头摆尾”就猛转身
转身拿东西时腰椎像被拧,容易间盘突出,得先站稳再慢转。
- 错2:刚收势就蹲起、爬楼梯
膝关节韧带刚拉伸完,突然用力会拉伤。
- 错3:立马快走、跑步
下肢肌肉还松着,突然动会抽筋、拉伤,得先让肌肉“醒一醒”。
护关节三步缓冲:
1. 原地踏步30秒,让关节预热,像汽车启动前暖机;
2. 转手腕、脚踝、膝盖、颈椎,每个关节顺逆各5圈,慢一点;
3. 慢走5分钟,每分钟60步,让关节肌肉慢慢回状态。
四、老辈传的3个“收尾小动”
1. 金鸡独立:单腿站、闭眼30秒,左右交替,每天早晚3组,1周稳气血、强平衡;
2. 抱膝提踵:抱一侧膝盖,踮脚尖停3秒,每侧10次,通肾经、缓腰酸,每天2组;
3. 再做次托天:收势后补1次“双手托天理三焦”,吸时抬手、呼时落手,重复3次,气血彻底归位。
结语:避错3天,效果翻倍
这3个禁忌改过来,变化很明显:
- 3天后:练完不头晕,能觉出气血顺;
- 1周后:收势能专注,睡眠变香;
- 1个月后:关节灵活,上下楼不费劲,精气神足。
八段锦的关键不在动作多花,而在收尾细节。别让错习惯毁了养生劲——避好这3坑,才是真养身。
来源:清醒三分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