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新时代全国老年人体育银龄行动”志愿服务启动仪式暨山西省第七届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开幕式在省城举行,现场千人共同演唱的歌曲《银龄颂》引发热烈反响。这首歌曲由山西省老年人体育协会主席苏亚君作词、著名作曲家臧云飞作曲,经山西广播电视台精心制作成MV后,被央视频
近日,“新时代全国老年人体育银龄行动”志愿服务启动仪式暨山西省第七届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开幕式在省城举行,现场千人共同演唱的歌曲《银龄颂》引发热烈反响。这首歌曲由山西省老年人体育协会主席苏亚君作词、著名作曲家臧云飞作曲,经山西广播电视台精心制作成MV后,被央视频等主流媒体相继转发,不仅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更深受广大银龄群体喜爱。
作为一首聚焦银龄群体的作品,《银龄颂》内涵丰富,感情真挚。从歌词来看,以诗化语言勾勒出银龄群体的生命历程与时代价值,实现了从传统老年题材创作“温情抚慰”到“价值重构”的突破。开篇“岁月镌刻年轮凝成勋章、汗水滋润山河铸就脊梁”,直抒胸臆间便将时光的厚重感与银龄群体过往的奉献精神相融合,让平凡岁月焕发出不平凡的意义。
“勤劳的双手播种万里麦浪、智慧的皱纹珍藏青春诗行”以“双手”“皱纹”为微观切入点,通过具象化描写追忆银龄群体的人生轨迹,让他们的岁月风光鲜活地跃然纸上。最具深意的是,歌词打破了“退即休”的陈旧观念,“老有所为大路展翅任我翱翔、喜看世间风雨幸福谱写华章”这句,清晰展现出银龄群体的积极姿态——他们并非社会发展的“旁观者”,而是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参与者”、银龄经济的“创造者”,巧妙呼应了“积极应对老龄化”的国家战略。“银龄沐浴朝阳”既是当今银龄群体生活的真实写照,也彰显了他们的时代风貌,“初心飞扬”“再启新航”更书写了老年人壮心不已的情怀。它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核心主题转化为生动的艺术表达,既是对个体生命历程的深情礼赞,更把银发群体的价值追求嵌入时代语境,成为老龄化社会中连接代际、凝聚共识的文化纽带。
在作曲方面,臧云飞以娴熟的技巧与饱含的深情,为这首主旋律歌词插上了优美旋律的翅膀。在音乐设计,通过旋律线条的起伏、节奏的变化、色彩的对比,用音符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生活图景,将新时代银龄群体的风貌气质巧妙寓于优美曲调之中——既表现出时光流逝的深邃感,又凸显了生命不息的张力,让歌者从歌谱里能看见“皱纹里藏着的故事”,让听众从歌声里能感受到“银发里闪烁的智慧”与内心深处涌动的活力。歌曲以4/4拍为基本框架,营造出悠扬抒情的氛围;采用大调式,凸显出开阔、明朗的风格;以“欢快、昂扬”为基本情绪,通过附点音符与切分节奏的交替使用,在规整、平稳的旋律中注入灵动气息,增强了音乐的动感,既生动表现出银龄群体“沉稳中不失活力”的特点,也为旋律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主题音乐以五声音阶为基础,既保持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品格,强化了叙事感与民族性,又不失时代性与新颖性;同时考虑到银龄群体的学唱需求,乐曲音域不宽,多在中音区运行,没有复杂的音型与频繁的转调,节奏明快、曲调悦耳,为歌曲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
在演唱形式上,歌曲开篇由女声、男声先后演绎“岁月故事”,随后转为男女齐唱呼应“银龄荣光”,这种交替领唱加齐唱的形式,美妙模拟出银龄群体“个体叙事”与“集体发声”的互动场景,寓意深刻且妙趣横生。作品以音乐为媒介,将个体意愿升华为群体认同,把“积极应对科学养老”的理念转化为可唱、可听、可感的悦耳旋律,用音符抒发了银龄群体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继续发光发热的信心与意愿。
歌曲本就是词与曲的结合体,优秀歌曲必然是二者的完美融合,《银龄颂》恰恰做到了这一点——歌词以生动语言“言志”,展现银龄群体的价值追求;乐曲以优美旋律“抒怀”,传递银龄群体的精神风貌,词美曲妙、珠联璧合,相互辉映、相得益彰,实现了双向赋能的艺术效果。愿《银龄颂》这首优秀之作能持久回荡在华夏大地,成为激发 “银发力量” 的动员令与助推器,成为银龄群体活动的“主题曲”,更成为传递社会正能量的重要载体。(杨志刚)
来源:老冯看山西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