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安门广场上,东风-61洲际导弹缓缓驶过,外媒记者们的镜头疯狂闪烁,一位澳大利亚退役将军却在电视机前皱起眉头,连夜写下分析报告,最后不得不承认:中国军队早已不是西方想象的样子。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天安门广场上,东风-61洲际导弹缓缓驶过,外媒记者们的镜头疯狂闪烁,一位澳大利亚退役将军却在电视机前皱起眉头,连夜写下分析报告,最后不得不承认:中国军队早已不是西方想象的样子。
九三阅兵结束已近一周,但它在国际舆论场引发的冲击波仍在持续扩散。西方媒体一改往日居高临下的姿态,用“不可思议的精准”、“机械般完美”等词汇形容中国受阅部队的表现。
全球范围内,关于这次阅兵的信息量较2015年增幅高达1355%。日本成为除中国外关注度最高的国家,相关信息量甚至是排名第二美国的两倍以上。
往年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阅兵时,常常带着有色眼镜。这次却出现了明显转变,报道中少了偏见,多了尊重。
英国《卫报》用“令人震撼的军事科技展示”作为标题,对阅兵装备的数量和质量给予高度评价。美国《华盛顿邮报》则认为阅兵式传递了明确信息:“军事胁迫中国绝无可能”。
就连一向强硬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被问及中国阅兵是否是对美国的挑战时,也罕见地连用三个“不”字否认。他特别强调中美关系良好,并称阅兵“非常美丽、令人印象深刻”。
2025年3月5日上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阅兵式上展示的武器装备真正让西方军事专家感到震撼。东风-5C洲际导弹需要3辆卡车才能拉走,其射程能够覆盖全球。
更令人惊讶的是东风-61的亮相,这款导弹直接跳过了东风-51的编号,成为新的压轴武器。一位德国记者在接受电视媒体连线时承认:“中国已经在部分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
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的资深分析师马尔科姆·戴维斯直言,中国在无人作战系统和导弹部署方面的表现,已经走在西方前面。中国在A2AD战略下混合部署的各种导弹,不仅数量多,部署速度也快,形成了对美军的强大压制力。
面对中国军事实力的展示,部分西方人士的反应显得颇为复杂。澳大利亚退役陆军少将米克·瑞安在阅兵后连续多日发表评论,称中国正在开展“极为复杂的宣传攻势”。
这位前澳大利亚堪培拉国防学院院长拒绝给予解放军正面评价,声称“更新的并不总是意味着更好”,并质疑中国新装备缺乏实战测试。
然而观察人士指出,真正搞历史修正主义的恰恰是那些批评中国的国家。二战时期日本侵略菲律宾,如今菲律宾却与日本勾结,而日本至今未彻底认罪,甚至修改教科书淡化罪行。
中国在军事科技上的进步已经迫使美国重新评估自己的军事战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布的评估报告指出,93阅兵展示的DF-17高超音速导弹,其突防速度达到10马赫以上,现有“宙斯盾”系统的拦截成功率不足20%。
更令美方担忧的是,阅兵中出现的无侦-8高速侦察机和攻击-11隐身无人机,已经构建起完整的“侦察-打击”作战链条。前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哈里斯在参议院听证会上坦言:“在西太平洋特定区域内,美军传统的海空优势正在被系统性抵消”。
这种技术代差直接反映在美军的兵力调整上。原定部署在横须贺的“里根”号航母战斗群已被重新编入第三舰队,五角大楼正在论证将60%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转场至大西洋舰队的可行性。
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在通过这样的国际盛事得到更广泛的认同。全球网友对阅兵的反响同样热烈。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来自世界各地的网友纷纷留言赞叹。
一位阿拉伯网友写道:“这才是真正的力量展示,希望能有机会亲临现场感受。”韩国网友则评价道:“这是一场令人叹为观止的阅兵式,中国的强大源于她团结的人民”。
巴西247新闻网从阅兵式中读出“鼓舞人心和强有力的信息”:一个大国可以不诉诸战争而崛起,可以不侵犯任何国家而维护主权。
针对西方所谓“中国武器未经实战检验”的说法,实际战场表现已经提供了有力回答。
近年来中国出口的军事装备在实战中表现出色,简单一套体系,即使不是中方人员操作,也能有效发挥作战效能。这些实战成绩单,无疑是对那些质疑声音的最好回应。
中国近些年的确没打大仗,但出口的武器装备在实战中的表现已经证明了其可靠性。
九三阅兵首先是一场纪念活动,旨在庆祝二战胜利、展示中国保卫主权和人民的实力与决心。这与寻求霸权而不断膨胀军力的西方国家,存在根本性的不同。
中国通过这次阅兵向世界传递了多重重要信息。是一张闪亮的“和平名片”,向国际社会明确表达了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来源:吃瓜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