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0日,锤子科技创始人、知名带货主播罗永浩在社交媒体发文炮轰西贝莜面村:“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太恶心了”,并呼吁国家立法强制餐馆标注预制菜使用情况。
一盘菜,两家争,十万赏金悬而未决——中餐标准化与消费者知情权的战争,正因一场名人探店风波被推向高潮。
9月10日,锤子科技创始人、知名带货主播罗永浩在社交媒体发文炮轰西贝莜面村:“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太恶心了”,并呼吁国家立法强制餐馆标注预制菜使用情况。
不到48小时,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新闻发布会正面迎战,不仅逐条反驳,更三度强调“一定起诉”,还晒出罗永浩当日消费账单反击:5人堂食50分钟,狂点15道菜,仅两道未吃完。
一石激起千层浪。罗永浩随即抛出10万元悬赏,公开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证据,并讽刺道:“能把现做的菜做得全是重新加热的味道,这肯定是高科技了。”
这场“预制菜罗生门”始于一顿五人午餐。
据西贝方面披露,9月10日下午2:40,罗永浩与同事五人进入包间用餐,共点13道菜,其中“牛肉土豆条”和“羊肉串配烤馕”点了双份,合计15份菜。用餐持续约50分钟,最终仅“葱香烤鱼”和“嫩烤羊排”两道菜未吃完。结账时,罗永浩还曾表示“听说挺好”。
但离店后,他在微博上留下了截然相反的评语。
西贝援引国家六部门联合发布的《预制菜定义标准》,强调现场制作的菜品不属于预制菜,并表示罗永浩所点菜品“没有一道符合预制菜定义”。
对此罗永浩毫不退让,发起“10万元悬赏令”,号召网友和行业人士提供西贝使用预制菜的实锤证据,并表示已准备好应对诉讼。
争议背后,是中国餐饮行业激烈的模式之争。
西贝作为拥有近400家门店的中餐领军品牌,一直试图通过“中央厨房+现场烹饪”的方式平衡效率与口味。贾国龙多次公开强调“西贝拒绝预制菜”,但消费者对“好吃”与“真实”的期待从未降低。
罗永浩的吐槽之所以引发强烈共鸣,正击中了许多食客的隐痛:支付现炒菜的价格,是否就应吃到现炒菜的体验?当餐饮工业化成为大势所趋,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又该如何保障?
法律界人士指出,此次争议焦点在于“预制菜”如何界定。若西贝确实符合现场烹饪标准,则罗永浩的言论可能涉及商誉损害;若消费者普遍认为西贝菜品呈现预制菜特征,则折射出行业标准与大众认知之间存在鸿沟。
截至目前,罗永浩的悬赏帖下已涌入数千条评论,有的晒出用餐小票声称“口感明显是预制的”,也有人支持西贝:“明厨亮灶看得到制作过程”。
这场始于名人吐槽、升级为法律威胁、悬赏征集证据的公共事件,已超越罗永浩与贾国龙的个人交锋,成为中餐标准化进程中一次标志性冲突。
您认为西贝是预制菜吗?愿意接受罗永浩的10万悬赏挑战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来源:朱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