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大家都愿意跟着刘邦干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2 12:44 1

摘要:刘邦凭什么能让1群牛人死心塌地跟他混?真不是靠洗脑或者画大饼,而是一手“用仇人安人心”的顶级操作!你想想,刘邦这人,太史公司马迁直接盖章“好酒及色”,出身草根、文化不高,年轻时还被老爹骂“不如你弟会搞钱”……就是这么一个人,凭什么让韩信、张良、萧何这种绝世天才

刘邦凭什么能让1群牛人死心塌地跟他混?真不是靠洗脑或者画大饼,而是一手“用仇人安人心”的顶级操作!你想想,刘邦这人,太史公司马迁直接盖章“好酒及色”,出身草根、文化不高,年轻时还被老爹骂“不如你弟会搞钱”……就是这么一个人,凭什么让韩信、张良、萧何这种绝世天才甘心替他打工?难道真是靠所谓的“人格魅力”?别天真了。真正的高招,藏在《史记》里1场非常魔幻的“封仇人”大戏。

公元前201年,刘邦刚干掉项羽,称帝但还没坐稳。文武百官一个个眼巴巴等着分功劳、领赏赐。可这时候,宫中突然传出1个爆炸消息:刘邦要把“首功”封给1个叫雍齿的人!朝廷上下瞬间炸锅。雍齿是谁?那是刘邦沛县起兵后最早背叛他、带兵投敌、差点让刘邦集团彻底崩盘的二五仔啊!这种人不但没被秋后算账,反而要被优先重赏?

更难以置信的还在后面。当刘邦在未央宫宣布封雍齿为“什方侯”、赏食邑二千五百户时,台下那群跟着他刀口舔血的老部下非但没掀桌抗议,反而鼓掌叫好!连第一谋士张良都点头说:“陛下这一招,绝了。”当然,历史典故说封雍齿,其实就是张良给刘邦出的主意!这帮人是不是被PUA了?

这其实根本不是“分功劳”,而是一场“信心大营销”。《史记·高祖本纪》写得清清楚楚:刘邦后来在内部高管会议上直接摊牌:“你们知道我为啥先封雍齿吗?因为全天下都知道这货是我最恨的人!连他都能封侯,你们还怕轮不到自己吗?”就这1句话,全场秒懂。老板这不是在发奖,而是在发“定心丸”。他用天下最恨的人做参照物,告诉所有人:“我刘邦办事,不讲个人情绪,只看制度规则。”好比你们公司今年上市了,老板第1个给曾经抢你单、挖你人的对手分股权。你一看:“卧槽!这人都能按规则分钱,那我这种老功臣还不稳吗?”所以,人心瞬间就安定了。

能容仇人,才能稳团队。根据《史记》、《汉书》记载:西汉开国一共封了143个列侯,但第1批封侯的18个人中,有6个是曾经背叛过刘邦的!包括被司马迁点名“高祖至恨”的雍齿。结果呢?汉初诸侯叛乱非常少,远少于项羽分封后的动荡时期。刘邦用事实告诉我们:你能容忍多讨厌的人,就能赢得多少人心。

你也别以为刘邦是在胡乱封赏。根据湖北出土的《张家山汉简》真实记载:汉初列侯平均获封1530户食邑,而刘邦的真正心腹比如曹参实际拿了10600户!但大家都不吵不闹,为什么?因为雍齿这种二五仔都能按标准拿到2500户,谁还会怀疑老板的分配制度?所以,为啥大家都愿意跟着刘邦干?刘邦真正的高明,不是“大方”,而是把“公平”做成了可视化案例。就像1家公司公开宣布:“前对手都按规则拿到了期权,你呢?就只会更多。”这种说服力,比开会喊100句“我们不画饼”都管用。

《史记》中还有个细思极恐的细节:刘邦封雍齿那天,1群平时写战报都错字连篇的武将,居然在宫外齐声高喊:“陛下此策,虽尧舜不及也!”你细品,这帮大老粗平时大字都不认识几个,现在突然能精准引用尧舜的典故?这明显不是他们头脑发热,很大可能是是张良、陈平这些智囊提前写稿、安排排练的传播方案。作用只有1个:把“老板不记仇,只认制度”这句话,刻进所有人的认知里。

所以,刘邦的团队管理,根本不是什么玄乎的“人格魅力”,而是1套精准的算法:1、​用仇人做“信心锚点”​​,对最恨的人都守规则,优秀的人就更安心;2、​​把公平变成可感知的产品​​,不靠说教,而靠案例;3、​​情绪资产化​​,个人恩怨不值钱,能转化成组织资产才是真本事。真正的高手从不被情绪绑架,他们只思考1件事:​​怎么把一切资源哪怕是仇恨,都变成稳固江山的工具。​

来源:大话历史-说你不知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