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3日上午,百岁抗战老同志李明全神贯注地观看着阅兵仪式直播,眼眸迸发着光亮,思绪穿越岁月峥嵘,并动情唱出“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苦斗十年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她用深情的歌声唱出对祖国明天更美好的展望。就在几天前,李明刚刚获颁“中国人民
9月3日上午,百岁抗战老同志李明全神贯注地观看着阅兵仪式直播,眼眸迸发着光亮,思绪穿越岁月峥嵘,并动情唱出“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苦斗十年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她用深情的歌声唱出对祖国明天更美好的展望。就在几天前,李明刚刚获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
1945年,李明加入中国共产党。从那时起,她就确立了自己的终身目标:牢记党章,笃守初心,为党的伟大事业鞠躬尽瘁。为保护群众,她曾跌落黄河的滚滚激流,九死一生无怨无悔。北撤黄河后,为保障部队后勤工作,她也曾穿过枪林弹雨,将生死存亡置之度外。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她迅速转换身份,弃武从文,投身金融,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刻苦钻研,砥砺不懈。
图为浙江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杨仁荣为李明送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
从1944年投身革命,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到1983年从原中国人民银行舟山地区中心支行(现中国人民银行舟山市分行)副行长岗位上光荣离休。奋斗一生,荣誉满载。1995年、2005年和2015年,李明荣获中共中央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60和70周年纪念章。2009年、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70周年的纪念章同样熠熠生辉。2021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更是对她一生坚守初心的崇高礼赞。
为国舍家 前仆后继奔赴革命
在民族前行披荆斩棘的道路上,她默默聚起一点一点星火,在民族复兴一路高歌的奋进中,她又孜孜谱写一个一个音符。百岁人生,80年党龄,李明始终冲在前面,冲在党最需要她去的地方,用一生书写了忠诚与担当。
图为李明同志在百岁生日暨入党80周年“政治生日”会上与青年同志分享初心故事。
1926年4月25日,李明出生在山东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彼时,山河破碎,战火纷飞,她的四位哥哥毅然参加革命,两位姐姐和嫂子们也在默默从事着秘密工作。大哥作为党的地下工委书记,运筹帷幄,为革命事业殚精竭虑;二哥担任党的地下交通员,穿梭于危险之间,传递着重要情报。受家庭环境影响,李明从小便立下了投身民族解放事业的宏伟志向。
1942年,在抗日战争最为艰难困苦的时期。李明的两位哥哥在执行党的秘密任务时,不幸暴露身份,被日本鬼子抓捕。在狱中,鬼子对他们施以惨无人道的折磨。狼狗的獠牙狠狠撕咬着他们的后脖颈,鲜血汩汩流淌,颈骨清晰可见。然而,为了中国人民伟大的解放事业,两位哥哥宁死不屈。敌人用尽各种酷刑,却始终无法从他们口中得到半点有价值的信息。最终,大哥在狱中绝食明志,以生命捍卫信仰;二哥被鬼子残忍杀害,壮烈牺牲。
李明的母亲是一名深明大义的伟大女性,在连续痛失两位爱子后,她化悲痛为力量,毅然决定将李明和其姐姐送到抗日八路军部队,继续参加抗日救亡革命工作。1944年5月,年仅18岁的李明就投身革命,在民族危亡之际扛起救亡图存的重担,无论是打鬼子,还是组织游击队,李明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1945年5月,她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在党的旗帜下,李明踏上了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懈奋斗的光辉征程。
图为李明与青年干部代表共同观看阅兵仪式。
无畏牺牲 战火硝烟不负使命
在解放战争时期,面对敌人的大举进攻,李明所在的山东邢台地区部队须北渡黄河,撤退至渤海地区。李明接到了上级党组织的命令:负责带领部队家属北渡黄河。
1948年12月,朔风呼啸,黄河水裹着冰凌奔涌向前,天气异常寒冷,李明带领100多名家属渡河转移。当时队伍中有抱婴孩的年轻母亲,有拄拐杖的烈属大娘,还有即将临盆的孕妇,而他们所能依靠的渡河工具,只是一些摇摇晃晃的小破船。
李明望着眼前的队伍,心中思绪万千,仿佛有千斤重担压在心头。她深知,这些家属都是同志们的坚强后盾,是革命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革命火种得以延续的重要力量。她暗暗发誓:“我必须保护好他们每一个人,一个都不能少地让他们渡过黄河,只有这样,我才能无愧于党组织的信任,完成这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哪怕付出我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她对船工大声喊道:“先送待产女同志和大娘!”
李明严密部署,维护秩序,细致入微地照顾家属们的每一寸每一步。她一心只想让部队家属优先渡江,却忘了自己的安危。突然,李明脚下一滑,整个人栽进激流。瞬间,冰冷刺骨,吸饱冰水的棉衣,像铅块般拖着她下沉。万幸的是,在危急时刻,一位老船工救了她。当李明醒来时,发出的第一句问话却是:“王排长家的娃儿可平安?”在得知全体家属一个不落顺利渡过黄河后,她一颗悬着的心总算落了下来。
安顿好部队家属后,当地老乡把李明带到自己家里,给她烤火,把自己仅有的衣服给李明换上。李明由衷地感慨:“解放军是为人民服务的,村民也把我当自己的女儿一样爱护”。李明同志爱护百姓,感恩人民,时刻秉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理念。
北撤黄河后,李明凭借着出色的工作能力和坚定的革命信念,先后担任山东省新泰县石放区、青龙区妇联会会长,在渤海地区帮助当地工作。当时莱芜战役即将打响,李明带领妇女从事部队后勤保障工作,负责催鞋子、催粮食和催担架等工作。她回忆说,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时不时对她所在的部队进行轰炸,他们随时都有为革命工作牺牲的可能,但为了解放事业,大家的胆子出奇地大,从来不怕死,革命斗志也异常昂扬,每天有使不完的劲。当听到飞机轰鸣声,大家迅速卧倒;飞机一过,就起来继续投入战斗。那时生活条件很艰苦,每天吃的是窝窝头、糠煎饼、榆树叶和花生渣饼。一年之中,只有等麦子打下来时,才能吃上一顿面食,那是最幸福的时刻,也是顶好的福利。
坚守初心 百端待举投身金融
1948年12月1日,华北银行、北海银行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成立中国人民银行。1949年2月,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李明同志担任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腾县分支机构出纳股出纳员、业务股副股长等职务,投身到新中国金融事业中。
1952年8月起,李明先后担任中国人民银行台州、温州地区中心支行人事股副股长、股长等职。那时,我国正处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和大规模经济建设即将全面展开的重要时期。李明怀着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每天提前到岗,最后一个下班。她学文化、钻业务,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同志,帮助开展业务工作,培训专业人才,使得台州、温州地区中心支行平稳开展工作,得到了省分行领导的肯定。
1957年12月起,李明随爱人调到舟山工作,担任舟山地区中心支行人秘股股长。当时,物资匮乏,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夏天热得满头大汗,冬天冷得浑身哆嗦。舟山地区更是百业待兴,工作任务繁重,专业人才紧缺。面对困难重重的工作,无论是担任人秘股长还是政治处副主任,她始终冲在最前面,发挥表率作用,团结同志,因势利导,努力为青年成长成才创造条件。在她的努力下,一批年轻金融干部逐步成长为舟山市金融业中坚力量。因政治素质过硬、工作出色,1973年10月,李明被提任为人民银行舟山地区中心支行党组成员、副行长职务,直至1983年10月离休。
离休后,李明依然心系党和国家,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关心下一代成长,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发挥余热,为青年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李明始终以忠诚为底色,以奉献为追求,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人民福祉紧紧相连。她见证了中华民族从苦难深渊迈向复兴辉煌,亲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金融事业从筚路蓝缕走向蓬勃发展。她用生命诠释自己矢志不渝、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信念。“一百岁歌颂党恩 八十载初心如磐”,她的一生是忠诚与信仰的史诗,是奉献与奋斗的丰碑!
来源 :金融时报客户端
记者:沈杭
通讯员:陈海燕
编辑:刘能静
邮箱:fnweb@126.com
来源:金融时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