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手机里装了87个APP,结果昨天想订个生日蛋糕,先打开美团比价,又切到饿了么看配送费,最后在支付宝领了张券,折腾了20分钟!你说这日子是不是过得跟打仗似的?”上周朋友聚会时,95后小林摔着手机吐槽的场景,让在场所有人疯狂点头。可谁能想到,就在2025年9月
“我手机里装了87个APP,结果昨天想订个生日蛋糕,先打开美团比价,又切到饿了么看配送费,最后在支付宝领了张券,折腾了20分钟!你说这日子是不是过得跟打仗似的?”上周朋友聚会时,95后小林摔着手机吐槽的场景,让在场所有人疯狂点头。可谁能想到,就在2025年9月10日上海外滩大会上,蚂蚁集团CEO韩歆毅直接扔出一颗“数字炸弹”:“可能以后没有APP了,AGENT把活都干了!”
这话一出,现场记者差点把话筒戳到他脸上。毕竟咱们这代人,谁不是被APP“驯化”出来的?从早上睁眼刷微信,到睡前刷抖音,连拉个屎都要打开知乎看两页“如何优雅地擦屁股”。但韩歆毅说的AGENT,可不是现在那种“你说‘播放周杰伦’,它给你放《青花瓷》”的弱智语音助手。
举个真实发生的例子:杭州的王阿姨最近成了小区“科技明星”。她女儿在支付宝内测的“智能生活管家”里存了句语音:“小帮手,明天我老姐妹来家里打麻将,你帮我订个川菜馆,要能送外卖,人均不超过80,再买箱矿泉水和三副新麻将。”结果第二天中午,外卖、麻将、矿泉水全准时送到,连麻将牌都贴心地换成了大字版,这事儿要是搁以前,王阿姨得在5个APP之间来回切换,光是找“大字麻将”就能把她急出高血压。
现在科技圈都在传,蚂蚁集团内部把AGENT叫做“数字分身”。它就像你脑子里的另一个自己,能同时跟微信、美团、滴滴、银行客服打架,不是,是同时调用这些平台的数据。比如你说“帮我订张下周三去成都的机票,要靠窗,价格不超过1500”,它不光会对比携程、飞猪、航司官网的价格,还能自动用你支付宝里的里程抵扣,最后用微信跟你确认行程,整个过程你只需要盯着手机傻笑就行。
但最狠的还是百度那波操作。他们今年6月悄悄上线了“文小言2.0”,有用户测试时说了句:“我想带爸妈去北京玩五天,他们腿脚不好,预算两万。”结果这个AGENT直接生成了包含无障碍酒店、故宫轮椅租赁、全聚德外卖预订的完整方案,连爸妈爱听的京剧演出票都买好了,更离谱的是,它居然知道用户爸爸爱喝二锅头,特意在回程前安排了牛栏山专卖店优惠券。
不过这事儿也炸出了不少争议。有网友翻出韩歆毅三年前的采访,当时他说“支付宝要成为超级APP”,现在却要“干掉APP”,被吐槽“科技公司的话比渣男承诺还不靠谱”。更有人担心隐私泄露:“要是AGENT把我所有消费记录、聊天记录、定位信息都串起来,那它比我自己还了解我,细思极恐啊!”
这种焦虑不是没道理。今年3月,某智能音箱品牌就被曝出,工程师能通过后台查看用户家庭对话录音,连夫妻吵架内容都被当成“优化语料”传到了服务器。现在AGENT要整合的数据量是智能音箱的100倍,万一被黑客攻击,后果简直不敢想。
但商业世界的齿轮从来不会因为担忧就停止转动。腾讯这边刚被爆出在微信内测“元宝AGENT”,用户可以直接用语音完成转账、缴费、点外卖;苹果那边就被供应链透露,iPhone17将取消所有物理接口,全面转向语音+手势交互,据说库克在内部会议上拍桌子:“要么成为AGENT时代的苹果,要么成为下一个诺基亚!”
最魔幻的是,连路边摊都开始卷了。北京五道口有个煎饼果子大爷,最近花3000块买了个“AGENT收款机”。顾客只要说“加俩蛋多放葱”,机器就能自动识别方言,算出价格后同步到支付宝、微信、云闪付三个平台,还能根据顾客消费记录推荐“老顾客套餐”。大爷乐呵呵地说:“现在年轻人付钱比我还快,以前排长队,现在三分钟搞定!”
现在整个科技圈都在等一个答案:当AGENT真的取代APP,我们的生活是会变得更轻松,还是更失控?或许就像2007年第一代iPhone发布时,没人想到手机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但可以肯定的是,那场改变所有人命运的革命,已经悄悄拉开了帷幕。
来源:智科穹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