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进华,不是因为你是冠军的哥哥,你说的都是对的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2 14:03 1

摘要:冠军光环不是 “免错金牌”,网友对全进华的“信任感滤镜”,来自于全红婵的个人成就,而全进华自己也误将这份 “连带光环” 当成了 “话语权资本”

冠军光环不是 “免错金牌”,网友对全进华的“信任感滤镜”,来自于全红婵的个人成就,而全进华自己也误将这份 “连带光环” 当成了 “话语权资本”

事件的起因是,全红蝉哥哥全进华因为参加浙江卫视《百厨大战》综艺节目时,制作的白切鸡,被评委认为口感偏老而被淘汰,本来事情到这里也没什么,比赛有输有赢,“厨艺比赛”,主要考验的是厨师的手艺,看的是这道菜好不好吃

但是全进华的发言却将评委周晓燕和岳云鹏推上了风口浪尖,听懂话真的太重要了!

在节目中,全进华选用自家果园散养 180 天的走地鸡制作白切鸡,并搭配了沙姜、姜蓉等三种酱汁,他认为这是最地道的湛江白切鸡配置。然而,评委周晓燕品尝后肯定了酱汁,但指出鸡肉口感偏老,没有那种 “嫩滑的、水分很足的感觉”,岳云鹏也表示鸡肉嚼起来很硬。

周晓燕和岳云鹏点评的是全进华做的这道白切鸡的口感,到了全进华这里,上升到了评委不是广东人,不了解广东白切鸡的特点,在广东就是要养到一定月份的鸡,皮才够脆,肉质才够紧实,用嫩鸡做白切鸡在广东会被投诉。

节目播出之后,浙江卫视的评论区被广东的网友攻陷了

广东网友出于对本土美食的捍卫,涌入浙江卫视评论区力挺全进华,将 “180 天走地鸡 = 正宗白切鸡” 的标准绝对化,更有极端声音把评委籍贯和地域文化绑定,调侃 “江浙沪算北方,不懂南方美食”。

周晓燕和岳云鹏被全网吐槽,甚至江浙沪一带都划给了北方

你说全进华说的有错吗?没错,但是人家评委说的也没错,问题是这是一件事情吗?就像你说这个人很黑,这个人黑,他说我们这个地区的人黑

从个人问题上升到了地域

不是只要是个两广的人,提着一只180天的走地鸡,去参加美食比赛都能成为美食冠军的,每个人的手艺都是不一样的,比赛要看厨师做的这道菜到底好不好吃,厨师到底专不专业

可事实上,白切鸡的 “正宗” 本就没有唯一答案,当地都有不同划分标准,粤西偏爱皮脆肉紧的老鸡,珠三角部分地区则追求嫩滑的嫩鸡,就连广东本地酒楼,也会根据客群调整食材和烹饪方式。

全进华所谓的 “广东标准”,本质上只是他个人认知里的 “家乡标准”,却被他包装成整个地域的 “绝对真理”,参加比赛评委是按照大众的,或者行业标准去判断

如果按照地域标准的话,北京豆汁在自己当地也是早餐必备

面对评价的态度,比 “输赢” 更重要

厨艺比赛的核心是 “菜好不好吃”,而非 “食材够不够正宗”;

接受评价的关键是 “找自身问题”,而非 “找外部借口”。

这场争议本可止于 “口味差异”,全进华后续的操作却让舆论彻底反转。9 月 2 日,他发布 “白切鸡教学视频” 试图证明自己,可视频里暴露的细节 ,水温把控模糊、浸鸡时间没有量化,反而让专业网友看出 “厨艺不扎实” 的问题。当质疑声增多时,他又删除视频,这种 “欲盖弥彰” 的行为,彻底击碎了之前 “捍卫地域美食” 的正面形象,“心虚”“输不起” 的评价开始占据主流。

更令人唏嘘的是,全红婵也因哥哥的风波受到牵连,部分网友将对全进华的不满转移到她身上,质疑全红婵家人整体的行事风格,认为全进华借助妹妹名气频繁露面,在争议事件中的不当表现,过度消费全红婵的荣誉

我们身处当今的网络时代,无论是谁,都该在喧嚣中保持清醒 —— 你的观点是否正确,从不取决于你是谁的家人,只取决于你的逻辑是否客观、你的态度是否真诚。

来源:大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