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钢城技能培训机构里,老师讲课声和学员操作声此起彼伏;在各个企业车间里,工人动作娴熟、片刻不闲;在每周四招聘会现场,企业招聘工作人员向前来求职的群众介绍岗位要求……
在钢城技能培训机构里,老师讲课声和学员操作声此起彼伏;在各个企业车间里,工人动作娴熟、片刻不闲;在每周四招聘会现场,企业招聘工作人员向前来求职的群众介绍岗位要求……
近年来,区人社局紧紧围绕区委“1364”工作思路,崇尚实干,狠抓落实,大力实施“1N67”人力资源服务提升工程,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创新实施四项举措,释放就业发展活力,推动“鲁中人力资源融合先行区”建设。
“强根固基”夯实行业发展基础
“入职很顺利,岗位很符合我的需求,薪资待遇和福利保障都挺满意。”今年7月,在钢城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30多岁的陈明没想到,轻而易举找到一份稳定且有保障的工作。同时,他入住配套的零工公寓,每月节省数百元住宿开支。
钢城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2023年正式开园运营,现已实现入驻人力资源企业23家、律师事务所1家,累计开展各类培训班230余期、培训学员12800余人 ;零工公寓入住11.8万余人次 ; 举办招聘活动221场次,发布各类招聘信息2.98万余条,达成就业意向8700余人次,组织各类考试面试活动290余场次,承办各类会议及活动120余场次,服务群众6.3万余人次。
“我们现在能为全区及周边务工人员提供就业创业、培训、住宿等一站式服务,积极引进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培训机构,为各类经营主体及社会组织提供市场化的人力资源全链条、一站式服务。 ”钢城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娄西伟说。
“集聚引领”建强产业平台载体
“这家电子厂的岗位月薪4000多元,还管午餐”“这家企业招包装工,离家近能照顾老人”…… 在汶源街道沙岭子村,村民们常围坐在电视机前,热烈讨论着屏幕上滚动的招聘信息。
2024年,钢城区在该村设立就业信息入户试点,通过电视播放就业招聘信息。如今,村民们每天打开电视,就能清晰看到周边企业的招聘岗位、薪资待遇等内容。
不止沙岭子村,钢城区新规划7个就业驿站,2025年率先试点打造集查询咨询、招聘就业、社保代办、银企合作等功能的沙岭子驿站3.0版,辐射周边12个社区 (村 ),覆盖人口近万人。主要是聚焦山区就业信息不畅、服务触角薄弱等痛点,进一步完善全区“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 街道便民服务中心 + 片区就业驿站 + 社区服务站”四级服务体系,深化“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双圈融合的创新示范工程 , 打造就业服务驿站新载体,构建“家门口就业”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就业服务“零距离、高效能”。
为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主体集聚,钢城区人社局积极与新泰、沂源、博山等周边区县达成合作协议,探索成立人力资源产业联盟,形成完整的市场化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目前,园区入驻天瑞集团、正兴劳务、中和管理等20余家人力资源企业,提供人才招聘、人才培训、人才测评、劳务派遣、人力资源外包等全方位、多层次的人力资源服务功能。2024年营业收入达7亿元,同期增长33.43%,2025年成功服务孵化新智人才、锦展人力、凤栖人力和亿鸿培训4家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区人社局2024年度荣获“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表现突出集体”称号。
在线上服务升级方面,引进小优快工零工市场服务平台,全面升级钢城人才超市,实现用工与求职的精准对接。今年以来,“小优快工”平台新注册各类人员5200余人、注册各类用工单位95家,达成交易5953笔,交易额计58万余元;“钢城人才超市”新注册人才444人、企业19家,人才访问量8624次,实现数智化就业服务升级。
“协同共进”实现六地资源共享
“原本以为要跑到钢城找工作,没想到在家门口的招聘会上就拿到了offer,薪资和发展空间都比预期好!”来自沂源县的大学毕业生张振,通过钢城区联合沂源县举办的招聘会,成功入职钢城区一家智能制造企业,实现了“就近就业、优质就业” 的目标。
产业的集聚与发展离不开区域的协同与共进。针对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薄弱环节,钢城区加强与新泰、沂源、莱芜区在人力资源领域的沟通与合作,建立“四地三方”招聘用工协调机制,搭建了异地交流合作平台,跨区域破解“就业难”“招聘难”问题。
钢城区抢抓求职“高峰期”和企业招聘“黄金期”,积极推动人才与企业的“双向奔赴”,联合四地人社部门,通过掌握的网站、媒体等,共同实时发布重点企业招聘信息,联合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大力吸引周边区县劳动者到钢城区就业。2025年以来,钢城区联合四地人社部门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70余场次,参与企业1000余家次,提供就业需求岗位2.3万余个,初步达成就业意向4000余人次。
“内培外引”持续推动人才融合
“揉面要揉到表面光滑,发酵时温度控制在30度左右,炸制时油温六成热最合适……” 在2025年钢城区乡村振兴小产业炸油条(中式面点)技能培训班上,专业面点大师正将油条制作的核心技巧倾囊相授,学员尚大姐认真记录要点,反复练习实操动作。
经过系统培训,尚大姐不仅熟练掌握了中式面点制作技能,还成功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工作人员的推荐下,顺利入职当地一家酒店的面点房,实现了从 “家庭主妇” 到 “技能从业者” 的转变。
像尚大姐一样,通过学习新技能获得工作机会的人不在少数。“我们瞄准热门需求,开设了炸油条(中式面点)、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公益性培训课程,2025年累计开展培训班66期、培训学员2203人。”区人社局党组成员、正处级干部朱渊哲说。
职业技能培训不仅是劳动者提技增收的重要途径,更是加强技能人才培养、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关键所在。钢城区深入开展企业“一对一”就业帮扶,建立健全企业用工诉求快速响应机制,通过社会化培训、企业自主评价、订单式技能培训等多种模式,扩大人才储备。
同时,积极与周边区县探索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两地互认机制,形成互认的高层次人才清单和人才服务项目同城化兑现清单,打通人才共享通道。
此外,钢城区还深化政校企合作,组织企业和毕业生参加各类双选会和专项活动,推行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承办“海右人才”职业技能大赛,营造技能竞争良好氛围,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一项项政策精准发力,一件件实事落地见效,钢城区高质量发展的民生之本愈发夯实。未来,钢城区将不断优化就业服务生态,持续完善人力资源融合发展的各项举措,吸引更多人才汇聚钢城,推动区域就业质量迈向新的高度,让钢城成为人才安居乐业、企业蓬勃发展的理想之地。(钢城融媒:张莉)
来源:幸福钢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