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0元15道菜,西贝怼罗永浩:贵的是饭,还是草原故事?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2 14:30 1

摘要:“贵”从来不是数字游戏,而是一场关于“值不值”的情绪拉锯。9月11日深夜,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把计算器直接拍到了直播镜头前:5个人、15道菜、830元,人均166元。他几乎带着哭腔喊冤:“这是中国餐饮近十年最大冤案!”话音未落,#830元15道菜到底贵不贵#冲上热

“贵”从来不是数字游戏,而是一场关于“值不值”的情绪拉锯。9月11日深夜,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把计算器直接拍到了直播镜头前:5个人、15道菜、830元,人均166元。他几乎带着哭腔喊冤:“这是中国餐饮近十年最大冤案!”话音未落,#830元15道菜到底贵不贵#冲上热搜,阅读破3亿。有人晒出自己中午刚点的同款“罗永浩菜单”,面筋39元、生菜29元,配图“啃的是草原情怀,还是智商税?”;也有人甩出北京国贸同类餐厅账单,羊排228元、清炒时蔬58元,反问“西贝哪里贵?”一夜之间,北上广的饭桌被撕成两半:一半在算账,一半在算情绪。

一、把830元拆成秒表:166元在一线城市能吃到什么? 周五晚7点,北京朝阳大悦城,排队叫号声此起彼伏。隔壁西北菜馆,一碗牛肉面38元,加一份酱牛肉48元,两盘菜没肉已近百;再走两步,商场里的连锁日料,炙烤三文鱼定食卖118元,还得另加10%服务费。如果把视角放到上海南京西路、深圳南山科技园,166元/位只能算“平民线”——同档次商场里,客家菜人均180元、越南菜人均200元、烤鱼人均160元。西贝的830元,羊排168元、烤鱼158元、草原牛76元,肉菜单价并未脱离商圈行情;真正刺痛网友的,是“面筋39元、生菜29元”——没有肉的菜,凭啥卖肉价?

二、预制菜阴影下的“草原故事”还值钱吗? 罗永浩此前炮轰西贝“使用预制菜”,虽被官方回怼“所有菜品均为门店现做”,但舆论的裂缝已经撕开。消费者发现:原来“现做”也能中央厨房统一配送、门店简单加热。当“草原羊”的故事遭遇“中央厨房”的现实,情绪的天平瞬间倾斜——“我花39元点一份面筋,还要听你讲草原?”餐饮业内人透露,西贝的供应链成本确实高于行业:羊肉来自内蒙古草原,面筋在北京工厂手工蒸制后冷链运输,生菜需通过供港标准农残检测。这些成本在会计科目里叫“供应链”,在消费者心里却叫“故事税”。故事一旦失真,税就沦为智商税。

三、贾国龙的“冤案”经济学:贵,是品牌最脆弱的护城河 西贝并非第一次被喊“贵”。2019年,涨价6%引发退单潮;2021年,“人均150+”被吐槽“吃不起”;2023年,莜面村悄悄把主力客单价压到110元,才止住下滑。贾国龙深知:在餐饮赛道,贵从来不是原罪,贵得“没理由”才是。于是,他选择把罗永浩的830元菜单做成“全国同款”,用“透明”对冲“质疑”。但市场给出的反馈依旧撕裂:一二线城市白领说“能接受”,三四线网友喊“割韭菜”。同一道菜,不同城市、不同收入、不同预期,汇聚成一条最原始的商业逻辑——品牌溢价能否被“心智”认可。西贝的护城河,是“草原”故事+商场区位+儿童友好+30分钟上齐菜;可当“商场餐饮”整体下滑、当“草原”故事被预制菜阴影稀释,护城河水面开始露出礁石。

四、166元背后,一场关于“消费升级”的拉锯战 过去十年,中国餐饮人均客单价从45元涨到98元,涨幅118%;同期,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涨幅仅73%。“吃”跑赢了“赚”,才有了“贵”的集体体感。但2024年,风向变了:拼多多市值反超阿里、奥莱店人山人海、1688平替笔记刷屏。消费进入“理性回归”周期,人们不再为故事无脑买单,而是掏出手机——比价、看原料、搜工厂。西贝的“830元”正好踩在转折点上:一边是“吃得起但不想乱花”的中产,一边是“价格敏感但想尝新鲜”的Z世代。前者要“值”,后者要“爽”,两者中间,隔着一道“是否愿意为你的草原付39元”的鸿沟。

五、餐饮的终局:不是便宜,而是“值得” 贾国龙说,西贝要“把价格打回十年前”,话虽夸张,却透露出一个信号:品牌溢价必须重新被“价值”定义。未来,消费者只会为三种价值买单——功能价值(好吃、安全)、情绪价值(打卡、社交)、资产价值(健康、投资)。西贝若想摆脱“贵”的原罪,要么把草原故事讲成“健康资产”,用检测报告、溯源系统、营养数据把39元面筋变成“高蛋白低负担”;要么把商场大厅升级为“亲子剧场”,让29元生菜成为“哄娃神器”;要么直接推出“莜面自助”子品牌,把客单价压到69元,用规模换口碑。贵与不贵,从来不是数字,而是“认知坐标系”的迁移。

结语: 830元15道菜,像一面镜子,照出中国餐饮最敏感的一根神经——当“消费升级”撞上“理性回归”,品牌如何自证“值得”?贾国龙喊冤,罗永浩较真,网友算账,本质上都是同一道题:在故事与成本之间,在情怀与钱包之间,在“想吃”与“敢花”之间,你愿不愿意为那盘39元的面筋,再信一次“草原”?答案,也许不在西贝的厨房,而在每个人手机里的外卖列表——下一顿,你是打开“罗永浩菜单”,还是默默滑向“9块9秒杀”?市场终究会用订单投票。毕竟,贵与不贵,吃完这顿,还有下顿。

来源:大卫行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