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的 “罗永浩菜单”火了:吐槽能当营销?这波操作我看傻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2 14:26 1

摘要:最近餐饮圈上演了一出年度大戏,主角是“行业质检员”罗永浩和“西北菜扛把子”西贝。事情的起因是罗永浩在西贝吃完饭后发了条吐槽微博,说发现西贝“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没想到这条微博直接把西贝创始人贾国龙逼成了“暴躁老哥”,又是要起诉又是开放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最近餐饮圈上演了一出年度大戏,主角是“行业质检员”罗永浩和“西北菜扛把子”西贝。事情的起因是罗永浩在西贝吃完饭后发了条吐槽微博,说发现西贝“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没想到这条微博直接把西贝创始人贾国龙逼成了“暴躁老哥”,又是要起诉又是开放厨房,活生生把一场消费纠纷变成了全网围观的欢乐喜剧。

这场大戏的精彩程度堪比脱口秀大会。罗永浩同学不愧是当过相声演员的人,吐槽起来句句带梗:“微波炉现打,准备好的话术现读”,还形容西贝的菜有“浓浓的隔夜菜味儿”,怀疑对方掌握了“突破性的黑科技”。最绝的是他说临走时对服务员说“挺好”,其实是不想难为人家,这波情商操作让人想起上学时对老师说“这题我会”其实啥也不会的自己。

而贾国龙老板的回应更是充满戏剧张力,手持罗永浩当晚的菜单现场还原,强调“没有一道菜是预制菜”,还说要“一定会起诉他”。这场景像极了菜市场吵架时掏出购物小票证明自己没少给钱的大爷,只不过这次动静搞大了,直接把全国370家门店的厨房都开放了。网友们纷纷调侃:这下好了,以后去西贝不光能吃饭,还能参观“透明工厂”,说不定还能赶上厨师现场表演“预制菜变魔术”。

更有意思的是双方关于“预制菜”的定义之争。贾老板说他们那叫“预加工”不是“预制菜”,中央厨房切好的羊排不算预制菜,只有冷冻加热的才算。罗永浩则直接甩出行业报告,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早就指出西贝这类企业预制菜占比80%以上。这就像学霸吵架,一个说“我这叫预习”,一个说“你就是提前抄答案”,围观群众看得津津有味。

其实消费者真正在意的不是预制菜本身,而是“花现做的钱吃预制菜”的冤种感。就像网友说的:“我能接受预制菜,但不能接受花着现炒的钱,吃着微波炉加热的爱”。西贝人均一百多的价格,大家想吃的是“锅气”不是“冷气”,是“现做”不是“现热”。罗永浩悬赏十万征集证据的操作,更是把这种情绪推向高潮,搞得西贝员工估计现在见了举手机的都得紧张半天。

这场闹剧最妙的是西贝推出的“罗永浩菜单”,把人家吐槽的菜专门列出来展示,这波反向营销思路清奇。建议西贝不如顺势推出“罗永浩监督套餐”,每道菜旁边放个小牌子:“此菜经罗永浩认证,无隔夜味儿”。再邀请罗老师定期直播“厨房巡查”,既能平息争议又能搞活流量,说不定还能顺便卖卖他的质检设备。

说到底,预制菜本身不是洪水猛兽,就像贾国龙说的“预制菜未来一定是大趋势”。消费者反感的是被蒙在鼓里当冤大头,是花高价买低价体验的落差感。这次事件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餐饮行业的痛点:不是不能用预制菜,而是要用得明明白白,让消费者花钱花得心甘情愿。

目前这场大戏还在继续更新,罗永浩已经准备好应诉,西贝的厨房也还在开放参观。不管最后官司输赢,对消费者来说都是好事——至少以后去西贝吃饭,既能欣赏“现搓莜面表演”,又能参观“透明厨房”,说不定还能偶遇正在“质检”的罗永浩。建议双方不如就此和解,联合推出“吐槽大会主题餐厅”,肯定比打口水仗有意思多了。毕竟对干饭人来说,菜好吃、价公道,比什么都重要。

来源:董希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