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2日,在广州设计之都设计殿堂,何镜堂等来自学界、建筑界、设计界与艺术界的百余位嘉宾共同见证,华南地区首个专注于“建筑模型”的公共文化空间正式启幕。
9月12日,在广州设计之都设计殿堂,何镜堂等来自学界、建筑界、设计界与艺术界的百余位嘉宾共同见证,华南地区首个专注于“建筑模型”的公共文化空间正式启幕。
该空间展陈面积超过2100平方米,设计采用了岭南地域当中四种典型的传统居住空间类型——围屋、竹筒楼、院宅和园林,经过抽象化和当代化的转译,打造成四个形态各异且与现场的四个分厅匹配的空间原型。
该空间集中展出展示了超300件建筑模型、图纸手稿与艺术装置,构建起了一座“可以走进的建筑百科全书”。来自全球多位知名建筑师及机构的经典作品模型,涵盖从概念构思到建成项目的多个阶段,全面呈现建筑生成的过程与艺术魅力。
首展以六大主题单元展开,选择将与“形”对应的“MODELS”作为关键词,并对其六个字母依次拆解,并转译为“纪念碑、绿洲、密度、大地、连结、岭南”六大主题,展示有纪念性的、与城市共生的、兼具多维度城市功能、展现乡村风土等方面的代表性建筑,借此展开一次兼具地域辨识度与全球视野的思想展演,构建一次关于建筑媒介的空间叙事与时代对话。
据了解,该空间由风语筑打造,致力于构建华南地区建筑文化传播与跨领域协作的核心平台。“设计之都追求思维的发散、创意的碰撞和跨界的融合,这和我们筹建该公共文化空间追求设计思想、空间概念交流的初衷相吻合,所以我们选择了落户在此。”上海风语筑负责人如是说。
建筑模型文化空间位于广州设计之都设计殿堂,免费对公众开放,观众在公众号预约后即可参观。开放后不仅为公众提供了理解建筑的窗口,更为粤港澳大湾区搭建起“设计共享”的新平台,成为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坐标与具有广泛学术影响力的公共空间。
设计是驱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广州设计之都自开园以来,已吸引超过300家优质企业,年产值突破800亿,并迎来何镜堂、计文波、柳冠中、俞孔坚等多位大师工作室落户,为广州设计之都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广州广播记者谢彩雯,通讯员蔡雯婷报道。
来源:广州交通电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