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老干妈到毛血旺,从麻辣火锅到剁椒鱼头,无辣不欢,成为这个时代中国美食的象征。辣椒,被称为中国人的第一口味,中国辣椒无论种植面积、产量、销量、出口量,乃至食用人数,都是无可争议的世界第一。
从老干妈到毛血旺,从麻辣火锅到剁椒鱼头,无辣不欢,成为这个时代中国美食的象征。辣椒,被称为中国人的第一口味,中国辣椒无论种植面积、产量、销量、出口量,乃至食用人数,都是无可争议的世界第一。
在中国,一说到辣,你是先想到四川的麻辣,还是先想到湖南的香辣,又或者是贵州的酸辣?谁是中国第一辣,这个一直有争议,但没有争议的是,中国乃至全球辣椒的话语权,并不在这些地方,而是在青岛的胶州——全世界一半的辣椒来自中国,而全国七成辣椒加工贸易、八成辣椒出口产生在胶州,业内素有“世界辣椒看中国,中国辣椒看胶州”的说法,这个看似跟辣不沾边的海滨小城,凭什么成了世界辣椒之都?
1
说到辣椒的历史。还要源于6000多年前,全世界公认的辣椒发源地是墨西哥,当地的印第安人开始栽培辣椒,称之为“诸神之美食”。他们没有想到,6000多年后,辣椒成了全世界超过25亿人口中的美食;他们更没有想到,辣椒后来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如今的青岛小城胶州,成了全球辣椒的话事人。
根据历史记载,辣椒在明朝末年被引进到了中国,而且就是在山东有了辣椒的最早记录。最初,辣椒是被当作观赏植物,后来慢慢进入国人饮食,成了舌尖上不可或缺的调味品,西南地区更是逐渐食辣成性,以至于成为中国第一口味——有针对国人的调查表明,在各种口味中,辣位于榜首,而且遥遥领先。
胶州与辣椒的缘分,要从上世纪60年代说起。1964年,胶州为增加出口项目,引进了羊角椒试种,辣椒产业开始起步,之后胶州的辣椒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到上万亩。1978年,胶州被确定为山东省辣椒生产出口基地,山东辣椒以胶州为中心迅速扩展到各地,先是平度、即墨、高密、诸城,后来是冠县、武城、宁津、广饶等,都是由胶州引进品种后大面积种植辣椒,上世纪90年代,胶州的辣椒年种植面积最大可达15万亩。
当然,真正让胶州成为辣椒之都的,不是种植面积大,而是交易数量大。位于胶州市胶东街道的于家村辣椒交易市场,建立形成于1986年,最初只是自发形成,而且以胶州周边企业为主。但由于胶州地缘优势突出,曾是长江以北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与全国五大商埠齐名,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随着各地出口辣椒的需求量攀升,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待辣椒成熟晒干后,带到胶州进行销售、加工和出口。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辣椒市场以几何倍数增长,到九十年代后期,胶州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出口型干制辣椒加工交易集散地——全国各地的辣椒都会先来到胶州,在这里分发到全国乃至全球,于家村辣椒交易市场不仅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辣椒产业的地标。
2
胶州并非辣椒的主产地,但经过3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种植在外、加工贸易在内”的独特模式,从而掌握了全世界辣椒的定价权。
别看胶州本地种植辣椒数量在全国不算多,但通过“飞地辣椒”和“订单辣椒”的模式,其种植基地辐射新疆、河南、河北、山西、内蒙、甘肃、东北等产区,累计在全国建立300多万亩种植示范基地,毕竟有订单才有生产,胶州的市场交易量大,自然在全国各地有了话语权。当地经济结构也由此完成由简单的小规模种植到生产、加工、物流、劳务等全链条的革新转变,据统计,这些胶州辣椒的全国各地种植基地,已解决80余万人就业,让100余万农民受益,每年为当地农民增收48亿元。
青岛辣椒产业协会商会、胶州辣椒产业协会会长王勇介绍,胶州由此产生了一种新的职业,叫辣椒经纪人,他们将万里之外的种植户胶州本地辣椒加工企业进行连接,将辣椒从产地运到胶州进行销售,既是辣椒种子的播撒者,也是成熟辣椒的搬运工,助推辣椒产业形成闭环。时至今日,胶州已有4000多名辣椒经纪人。
而在交易方面,胶州形成了线上线下的双向交易平台。线下以于家村辣椒交易市场为主,该市场占地160亩,每年市场交易量达到百万吨。与此同时,在线上,胶州搭建了环球辣椒网,每天早上六点半开始,上百种辣椒品种网上交易,成交价格迅速传向世界各地,成为全球辣椒交易的晴雨表——胶州掌握了全世界辣椒的定价权,根源就在这线上线下的交易平台中。
3
胶州辣椒对世界的影响力,不止于定价,走出去的胶州辣椒,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拓展出种子研发、机械生产等新产业链。
举个例子,都知道韩国人爱吃辣酱,上世纪90年代,我国食品加工的辣椒依赖于韩国进口,但2006年,胶州的青岛三禾农产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填补了国内自主育种的空白,培育出来的“红龙13号”终于成功,仅凭这一个品种,胶州在4年时间内迅速扭转了韩国干制辣椒品种的垄断地位。目前,中国每年出口韩国辣酱10万吨,一半来自胶州的青岛柏兰集团有限公司等加工企业。
再比如,来自胶州的璐璐农业装备有限公司,首创世界第一台拥有自主产权的自动辣椒除柄机,产品加工能力每小时可以达到1吨,辣椒柄剪净率超过96%,其产品远销印度、巴基斯坦、缅甸等国家。尤其是在印度,其自动辣椒加工设备被政府列为购置补贴产品,这是印度首次对国外农机具产品进行补贴。
近年来,有了上合组织这个平台,胶州辣椒有了新的腾飞翅膀。去年7月,上合国际绿色农产品博览交易中心一期投入运营,这个基于胶州辣椒产业优势、上合示范区平台优势建设的交易中心,是全国首个获批的国家级香辛料省部共建市场。而且,该交易中心除了辣椒外,还将触角伸向了芝麻、胡椒、八角等更多香辛料品类交易,毕竟中国作为调味品消费大国,孜然、八角、香叶、芝麻领域的进出口额同样巨大。“香辛料是一个非常庞大、重要的行业市场,我们计划以辣椒为引子,借上合示范区建设的良好契机,打造在全球具备一定影响力的香辛料交易中心。”负责运营该项目的胶州建发集团项目负责人刘雷表示。
借助一带一路、上合峰会的机遇,近年来,胶州市新增一批面向印度等上合组织国家的辣椒加工出口企业,借助上合示范区平台深入开拓世界大市场。为此,胶州市升级“飞地辣椒”模式,变“国内飞地”供给为“上合跨境”供给模式,到2025年底,在上合组织国家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设5个跨境农业“订单种植”基地,种植规模1万公顷以上,推动胶州市辣椒产业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时至今日,胶州市有辣椒加工企业365家,其中72家具有出口权,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25家,农业产业龙头企业7家,辣椒粉、辣椒酱、辣素等产品出口量占全国的70%,胶州的辣椒市场,就是这么热辣滚烫。
来源:做一个没有感情的磕糖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