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尔航空U62719航班伊尔库茨克遇“鸟击”,中止起飞有惊无险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2 16:58 1

摘要:莫斯科—伊尔库茨克联合报道——9月12日,乌拉尔航空公司发布公告称,原定由伊尔库茨克飞往塔什干的U62719航班在起飞过程中,因发动机内吸入鸟类,机组果断中止起飞。经过全面技术检查,未发现发动机损坏,航班随即恢复飞行。此次“鸟击”事件虽未造成损失,但再度引发外

莫斯科—伊尔库茨克联合报道——9月12日,乌拉尔航空公司发布公告称,原定由伊尔库茨克飞往塔什干的U62719航班在起飞过程中,因发动机内吸入鸟类,机组果断中止起飞。经过全面技术检查,未发现发动机损坏,航班随即恢复飞行。此次“鸟击”事件虽未造成损失,但再度引发外界对航空安全、鸟击危机与应急处置机制的关注。

据乌拉尔航空新闻处介绍,9月12日清晨,U62719航班(执飞机型为空客A320)按计划在伊尔库茨克国际机场执行伊尔库茨克—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定期航班。飞机正处于起飞滑跑阶段时,左侧发动机突遇鸟类撞击,驾驶舱警示灯随即亮起。机长根据训练与公司SOP(标准操作程序),立即决定中止起飞,并通过广播安抚乘客。

飞机安全减速并滑行至指定停机位,机组对乘客进行简短说明。机场消防、地服、技术团队迅速赶到现场,按照“鸟击应急预案”对发动机进行全面检查。

乌拉尔航空技术工程师对发动机各项部件进行详细排查,包括叶片、进气道、传感器等。检查确认未发现结构性损伤或性能异常,发动机无需更换。最终,航空公司决定恢复该航班的执飞任务,U62719延误后顺利飞往塔什干。全体旅客与机组人员安全无恙。

据国际民航组织(ICAO)统计,全球每年记录在案的鸟击事件数以万计。鸟类最易在机场周边、起飞/降落阶段与飞机相遇。鸟击虽极少导致严重事故,但对航空安全、运营效率和维修成本的影响不容小觑。

乌拉尔航空机组的果断中止起飞,体现出高水平的应急处置能力。根据国际与俄罗斯民航规定,鸟击后如有疑虑,必须中止飞行并进行全面技术检查。乌拉尔航空近年来高度重视飞行员培训与安全文化建设,为机组提供高频模拟鸟击、发动机失效等突发状况的处置演练。

机场与航空公司技术团队需在极短时间内对发动机进行专业检查,包括内窥镜检查、振动分析、数据下载等。伊尔库茨克机场具备较强的工程技术能力,是西伯利亚地区重要的航材与维修基地。

航空公司与机场地服部门及时为旅客提供信息说明、餐饮补偿、候机室休息等服务,最大限度稳定乘客情绪,减少因延误带来的不满与投诉。

现代机场普遍采用雷达鸟情监测、声波驱鸟器、激光器、无人机巡逻、猎鹰生态防控等多元措施。机场周边生态环境管理也成为新趋势,通过调整植被、清理垃圾、控制水域等手段减少鸟类聚集。

本次事件展现出俄罗斯民航系统“安全第一,零容忍”的运营理念。即使发动机无损,机组依然中止起飞,确保每一项安全疑点都被排查。俄罗斯近年来在国际民航安全评级中稳步提升,事故率持续下降。

鸟击事件虽属偶发,但带来的运营延误、检修成本和旅客赔偿压力不容小觑。航空公司需在安全冗余与运营效率间寻找平衡,通过持续投资安全管理、流程优化和新技术手段提升整体韧性。

乌拉尔航空与伊尔库茨克机场第一时间公开事件处置细节,展现出行业透明度与社会责任,有助于维护旅客信任与公众信心。俄罗斯民航业在应对突发事件、媒体沟通等方面正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

乌拉尔航空U62719航班的“鸟击”事件虽以安全结局收尾,却再次为全球民航业敲响警钟。随着航空交通量恢复增长、生态环境变化、鸟类活动范围扩大,鸟击风险短期内难以根除。航空公司、机场管理者、科研机构需持续投入新技术、新机制,提升防控和应急能力。同时,旅客对航空安全的高期望也推动行业不断进步。

一次看似普通的鸟击事件,背后凝结着技术、管理、文化与韧性的多重考验。乌拉尔航空与伊尔库茨克机场的专业处置,保障了每一位旅客的生命安全,也为全球民航业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有惊无险”范例。在飞行安全这条没有终点的路上,每一次成功应对,都是对生命的最高敬意。

来源:遗海拾星

相关推荐